上篇 妇产科学 1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
第一节 外生殖器 1
一、阴阜 1
二、大阴唇 1
三、小阴唇 1
四、阴蒂 1
五、阴道前庭 2
六、前庭大腺 2
七、会阴 2
第二节 内生殖器 2
一、内生殖器 2
二、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 4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5
一、血管 5
二、淋巴 5
三、神经 5
第四节 女性骨盆及骨盆底 5
一、骨盆平面 5
二、骨盆轴 6
三、骨盆倾斜度 6
四、骨盆底 7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8
第一节 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8
一、新生儿期 8
二、幼年期 8
三、青春期 8
四、性成熟期 8
五、更年期 8
六、老年期 8
第二节 卵巢周期性变化及其激素 8
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8
二、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功能 9
第三节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与月经 10
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1
二、月经 11
第四节 性周期的调节 11
一、下丘脑对垂体的影响 11
二、垂体对卵巢的影响 11
三、卵巢的反馈作用 11
第三章 妊娠生理 13
第一节 受精、受精卵的植入和发育 13
一、受精 13
二、受精卵的发育与着床 13
第二节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14
一、胎盘 14
二、胎膜 16
三、羊水 16
四、脐带 16
第三节 胎儿 16
一、胎儿各期发育的特征 16
二、胎头 17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17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17
二、乳房的变化 18
三、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18
四、呼吸系统的变化 18
五、消化系统的变化 18
六、泌尿系统的变化 18
七、其他变化 19
第四章 妊娠诊断 20
第一节 早期妊娠的诊断 20
一、临床表现 20
二、辅助检查 20
第二节 中、晚期妊娠的诊断 21
一、临床表现 21
二、辅助检查 21
第三节 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 22
第五章 孕期保健 24
第一节 产前检查 24
一、初诊检查 24
二、复诊检查 27
第二节 孕期卫生 27
第六章 正常分娩 28
第一节 决定分娩的因素 28
一、产力 28
二、产道 28
三、胎儿 29
第二节 分娩机转 29
第三节 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31
一、分娩先兆 31
二、临床征象 31
三、第一产程 31
四、第二产程 33
五、第三产程 35
第七章 正常产褥 37
第一节 产褥期母体的变化 37
一、生殖器官的变化 37
二、乳房的变化 37
三、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37
四、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 38
五、月经及卵巢功能恢复 38
第二节 产褥期临床表现及处理 38
一、一般护理 38
二、会阴护理 38
三、乳房护理 38
四、观察子宫复旧与恶露 39
五、指导产后锻炼及计划生育 39
六、产后检查 39
第八章 新生儿的处理及护理 40
一、观察一般情况 40
二、喂养 40
三、保暖与沐浴 40
四、脐部护理 40
五、臀部护理 40
六、五官护理 40
七、产瘤与胎头血肿护理 41
八、预防接种 41
第九章 妊娠病理 42
第一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42
第二节 妊娠早期出血性疾病 44
一、流产 44
二、异位妊娠 46
第三节 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 49
一、前置胎盘 49
二、胎盘早期剥离 51
第四节 早产 53
第五节 多胎妊娠与羊水过多 54
一、多胎妊娠 54
二、羊水过多 55
第六节 过期妊娠 55
第七节 死胎 56
第八节 高危妊娠 56
第十章 妊娠合并症 58
第一节 心脏病 58
第二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 59
第三节 贫血 60
第十一章 异常分娩 62
第一节 产力异常 62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62
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64
三、子宫收缩过强 64
第二节 产道异常 64
第三节 胎儿异常 66
一、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 66
二、臀位 67
三、横位(肩先露) 68
四、胎儿发育异常 69
第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 71
第一节 胎膜早破及脐带脱垂 71
一、胎膜早破 71
二、脐带脱垂 71
第二节 子宫破裂 72
第三节 产后出血 74
第十三章 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 77
第一节 胎儿窘迫 77
第二节 新生儿窒息 78
第十四章 产褥感染 80
第十五章 妇科病史及检查 82
第一节 妇科病史和体格检查 82
一、妇科病史 82
二、体格检查 83
第二节 妇科常用特殊检查 85
一、白带检查 85
二、卵巢功能检查 85
三、防癌脱落细胞检查 87
四、输卵管通畅检查 88
五、超声波检查 88
六、内窥镜检查 89
第十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90
第一节 外阴炎及前庭大腺炎 90
一、外阴炎 90
二、前庭大腺炎 90
第二节 阴道炎 91
一、滴虫性阴道炎 91
二、念珠菌性阴道炎 92
三、老年性阴道炎 93
第三节 慢性子宫颈炎 93
第四节 慢性盆腔炎 95
第五节 生殖器官结核 96
第六节 性传播性疾病 98
一、淋病 98
二、尖锐湿疣 99
第十七章 月经失调 100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00
第二节 闭经 102
第三节 痛经 103
第四节 更年期综合征 104
第十八章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106
第一节 子宫颈癌 106
第二节 子宫肌瘤 108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 111
第四节 卵巢肿瘤 111
第十九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 115
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115
第二节 子宫腺肌病 116
第二十章 滋养细胞疾病 118
第一节 葡萄胎 118
第二节 侵蚀性葡萄胎 119
第三节 绒毛膜癌 120
第二十一章 不孕症 122
第二十二章 妇科急腹症 124
第二十三章 妇产科常用治疗方法 126
第一节 常用局部治疗方法 126
一、坐浴 126
二、阴道冲洗 126
三、阴道、子宫颈上药 126
四、会阴部冷、热敷法 127
第二节 物理疗法 127
一、红外线疗法 127
二、激光疗法 127
三、传导热疗法 128
四、冷冻疗法 128
第二十四章 妇女保健 129
第二十五章 计划生育 131
第一节 工具避孕法 131
一、宫内节 育器 131
二、阴道隔膜 134
三、避孕套 134
第二节 药物避孕 135
第三节 绝育 136
第四节 人工终止妊娠 137
一、人工流产 137
二、中期妊娠引产 138
第二十六章 优生咨询及产前诊断 140
课间实习指导 142
实习一产前检查 142
实习二正常分娩及处理 142
实习三妊娠出血性疾病、妊高征 143
实习四妇科检查 143
实习五生殖系统肿瘤 143
实习六计划生育手术 144
下篇 儿科学 145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 145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145
一、胎儿期 145
二、新生儿期 145
三、婴儿期 146
四、幼儿期 146
五、学龄前期 146
六、学龄期 146
七、青春期 147
第二节 生长发育 147
一、生长发育的特点 147
二、体格发育和测量法 147
三、神经精神发育 150
四、心理发育 151
第三节 小儿疾病的临床诊治特点 152
一、临床特点 152
二、诊断特点 152
三、药物治疗特点 153
四、小儿液体疗法 155
第四节 儿童保健 159
一、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任务 159
二、儿童保健组织及工作范围 159
三、儿童保健具体措施 163
第二章 小儿症状鉴别诊断和处理 167
第一节 婴幼儿哭闹 167
第二节 发热 169
第三节 腹痛 171
第四节 厌食 174
第三章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 176
第一节 新生儿总论 176
一、新生儿分类 176
二、新生儿特点及护理 177
三、早产儿特点及护理 179
第二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 181
一、新生儿颅内出血 181
二、新生儿硬肿症 183
三、新生儿败血症 184
四、新生儿黄疸 186
五、新生儿破伤风 188
第四章 营养缺乏性疾病 191
第一节 营养不良 191
第二节 维生素D缺乏症 194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95
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201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 201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04
第二节 口腔炎 205
第三节 小儿腹泻 206
第四节 急性坏死性肠炎 213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215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15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16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 218
第四节 小儿肺炎 220
第七章 先天性心脏病 226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26
第二节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228
一、房间隔缺损 230
二、室间隔缺损 231
三、动脉导管未闭 232
四、法洛四联症 234
第八章 血液系统疾病 236
第一节 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236
第二节 小儿贫血 237
第三节 营养性贫血 238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38
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40
第四节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 242
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 244
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44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245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 248
第四节 尿路感染 252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 255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55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256
第三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260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262
第一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262
一、散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262
二、地方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264
第二节 生长激素缺乏症 265
第十二章 小儿急症 267
第一节 小儿惊厥 267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 270
附录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表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