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精神教育读本》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华女子学院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315863
  • 页数:1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讲述了“四自”的内容,“四自”的意义,“四自”的培养,对“四自”的再思考,“四自”与健全人格,“四自”与恋爱、婚姻、家庭等。

第一讲 “四自”的内容 1

一、“四自”的基本内容 1

二、“四自”提出的背景 3

(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妇女素质提出新要求 3

(二)妇女运动发展中的新情况 5

(三)妇女自身素质出现了新的变化 6

(四)儿童、青少年得以健康成长的新需求 7

三、“四自”与“四有”、“五爱”、“五种精神”的关系 8

第二讲 “四自”的意义 12

一、“四自”是女性成才的需要 12

二、“四自”是女性就业的需要 18

三、“四自”是女性参政的需要 24

四、“四自”是女性自我完善的需要 29

第三讲 “四自”的培养 33

一、家庭教育应重视“四自”的培养 33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原则、内容 33

(二)培养女童“四自”的家庭教育方法 37

二、学校教育应增加“四自”的内容 39

(一)小学、中学对“四自”的培养 39

(二)高等学校应加强“四自”的教育 40

(三)女子院校教育应突出“四自”特色 41

三、公民教育应包括女性“四自” 43

(一)女性扫盲教育 44

(二)女性的职业教育 45

(三)女性自我教育 4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四自”的理论基础 47

第四讲 对“四自”的再思考 47

(一)“四自”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48

(二)“四自”的理论出发点在于女性的主体能动性 49

二、“四自”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体现 52

(一)“四自”体现了中华民族“自省”、“自律”精神 52

(二)“四自”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54

三、“四自”与社会性别的关系 55

(一)对社会性别的认识 55

(二)“四自”与社会性别的联系与区别 59

四、“四自”与社会转型期的挑战 60

(一)以“四自”精神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61

(二)以“四自”精神构建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 62

(一)“四自”的心理学涵义 65

一、“四自”呼唤健全人格 65

第五讲 “四自”与健全人格 65

(二)心理学意义上的健全人格 66

(三)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67

(四)“四自”是对女性健全人格的诠释 68

二、“四自”倡导女性塑造优良的性格品质 71

(一)人格与性格 71

(二)塑造优良的性格品质 72

三、健全人格的培养过程 75

(一)社会化与个性化 76

(二)影响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77

四、克服心理弱点,迈向健全人格,做“四自”的新女性 81

(一)克服自卑感 81

(二)消除嫉妨心 82

一、恋爱期的女性“四自” 84

第六讲 “四自”与恋爱、婚姻、家庭 84

(一)自尊——婚恋交友时的根基 85

(二)自信——展现女性的魅力 87

(三)自立——现代女性的特色 89

(四)自强——在恋爱中汲取人生动力 90

二、婚姻中的女性“四自” 92

(一)性别角色分工与女性付出的代价 93

(二)新型婚姻关系的特点 94

(三)婚姻中女性的主体意识 95

三、家庭中的女性“四自” 97

(一)追求平等的夫妻关系 97

(二)自强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 99

一、我国宪法、法律对妇女权益的保障 101

第七讲 “四自”与维权 101

(一)《宪法》 102

(二)我国法律对男女平等、保护妇女的规定 103

(三)《妇女权益保障法》 105

二、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106

(一)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促进妇女自身发展 106

(二)把党的中心工作、妇女群众的实际需求、妇联的职能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07

(三)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108

(四)建立信访网络,为妇女提供有效的法律咨询和帮助 110

(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维权工作 111

三、发扬“四自”精神,依据维护自身的权益 114

(一)在促进社会发展中促进妇女权益的保护 115

(二)学法、懂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 118

(三)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119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关于妇女发展的主要观点 122

第八讲 “四自”与妇女发展 122

(一)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受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所制约 123

(二)妇女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24

(三)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为全球妇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26

(四)妇女自身发展是妇女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长期战略任务 126

(五)妇女要与男性携手并肩,共同发展 127

二、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发展道路 128

(一)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发展道路 129

(二)有中国特色妇女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 129

三、以“四自”促妇女发展 134

(一)以“四自”为目标,激励妇女发展进步 134

(二)以“四自”为动力,推动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135

(三)以“四自”为手段,解决现实问题,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 135

一、男女不平等对女性人格素质的缺陷负有历史责任 137

第九讲 “四自”与男女平等 137

(一)伴随私有制的产生,女性被压迫地位形成 138

(二)男女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构成要素 139

(三)传统文化对女性人格的塑造和对女性角色的定型 140

二、男女平等是“四自”的理论出发点 142

(一)男女平等的涵义 142

(二)中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143

(三)关于“四自”的理论出发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阐释 146

(四)法律上的男女平等是促进妇女“四自”保证,事实上的男女平等对于妇女“四自”更为重要 148

三、“四自”是对男女平等的实践 150

(一)“以男性为准则的男女平等”给女性带来的困惑 150

(二)“女性意识”走向极端使女性步入误区 151

(三)“四自”带来男女两性平等和谐的发展 152

后记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