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部分 中国社会主义商业 1
对调整公私商业关系的基本认识 1
西北贸易干部学习业务政策改进工作 4
贸易公司团结小商贩的榜样——记宁夏的城乡贸易 6
按照政策办事成绩很大单纯任务观点损害严重——西北贸易部检查工作结果证明 8
国营贸易减低商品流转费用的正当途径 11
商业工作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变化的要求 13
贯彻政策,做好棉布计划供应工作(评论) 16
青年营业员怎样做好工作? 19
论商业工作的集中统一问题 22
市场繁荣物价稳定 30
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变化——改变南粮北调的初步胜利 38
我国物价为什么稳定 41
光荣的事业崇高的工作——谈社会主义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商业工作的意义(连队讲话材料) 46
消费技术经济的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52
尊重客观规律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 59
吸取历史经验安排好社会主义市场 65
三十年来商业工作的若干问题 78
对个体商业和集体商业的重新认识 92
我国革命根据地的商业 101
提高商业经济效益的两个重要问题 108
当代中国商业的六大经济关系——在天津商学院讲课稿(1983年3月9日) 114
关于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 128
医治“肠梗阻”是发展商品经济的迫切要求 134
整顿流通秩序与发展区域经济 138
内外贸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应当改革 142
第二部分 民族贸易 146
少数民族地区贸易工作研讨 146
解放后的藏民生活——青海省贵德牧区访问记 150
贵德县市场特点——藏民交易市场调查 153
活跃在天山南北的一百个流动贸易小组 155
我国少数民族喜爱哪些特殊商品 158
注意供应少数民族的服装 168
民族贸易的长期性和重要性 171
开展民族贸易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18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流通 187
帮助少数民族人民经营商业 209
发展少数民族商人搞活民族地区的商品流通——兼谈对民族贸易的再认识 214
新时期民族贸易工作的指导思想 218
民族贸易 225
从民族地区的商品逆流看流通与经济的特殊关系——兼谈拓宽民族贸易视野 248
帮助少数民族人民经营商业的政治意义 255
改革模式的异同与民族贸易的兴衰——民族贸易体制改革综述 260
为经济发展和民族进步献三策 273
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环境革新民族贸易照顾政策 274
民族地区市场特色和培育市场体系的思考 288
少数民族商人的崛起对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促进 297
民族贸易多重作用的再认识 314
中国民族贸易经济研究会的创建及十年活动特点 320
第三部分 边境贸易 326
新疆对苏贸易的创办 326
在全国边境贸易会议上的总结发言 329
全方位开放边境贸易的战略设想 342
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347
联合开发边境贸易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开发边境贸易座谈会上的讲话 367
开发边境贸易座谈会小结 375
跨出国门设点经商的兴起 379
边境贸易与大市场 385
边境贸易优化机制、拓宽内涵初探 390
从边境贸易看人民币的跨越国境到自由兑换 396
热冷交融创毁俱存——1993年边境贸易述评 400
1994年边境贸易大观 407
边境易货贸易正向现汇贸易转变 413
近年来中国对外经贸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举措 417
边境贸易走出低谷并有新的进展——1995年各地边贸纪实 422
1996年边境贸易通过调整与规范走向有序发展 429
我国跨国企业四年增加近两倍 438
面对21世纪的边境贸易,专家学者提出战略性调整建议 443
第四部分 陕甘宁边区商业 450
一、公营商业的创立和发展 450
(一)中央贸易局成立,向外采购党政所需物资为惟一任务 450
(二)第一个公营商店——光华商店成立,积累资金和扶助生产任务的提出 453
(三)边区贸易局和盐业、土产两公司成立,实行对外贸易的相对管理和食盐专卖 456
(四)贸易局改为物资局,加强对外贸易管理,食盐改专卖为统销 459
(五)物资局改为贸易公司,对外贸易由部分管理到全面管理 462
(六)贸易公司在自卫战争时期采取特殊的形式坚持贸易,在战争结束后为医治战争创伤并为开辟新区工作做准备 465
二、公粮的征收与整顿 476
(一)救国公粮的征收 476
(二)粮食工作的危难时期 479
(三)粮食工作的整顿,农业统一累进税的试行 480
(四)废除按收入累进的征粮办法,实行无累进的按常年产量比例征粮办法 483
三、机关商业的建立、发展、整顿和停办 485
(一)以供给为主的机关消费合作社的建立 485
(二)以营利为主的机关商业的兴起到大发展 486
(三)机关商业的整顿 487
四、消费合作社的创办、整顿和发展 494
(一)消费合作社的创办 494
(二)消费合作社的危机和官办 497
(三)消费合作社由官办到民办官助,推广延安南区合作社的经验,合作事业蓬勃发展 501
五、私营商业的兴衰变化 510
(一)城镇私商少而小,农村集市从无到有 510
(二)中心城市私营商业兴旺发达,口岸市场南盛北衰 510
(三)私营商业大户遭到困难,中小户发展较快,农村集市成交活跃 513
六、金融、物价变动概况和经验 517
结束语 524
附:陕甘宁边区商业大事记(1935年~1949年)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