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 1
第一节 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 1
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 1
实施大国否决权和主权平等原则的联合国 7
民族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发展 17
第二节 世界经济的深刻变化 24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24
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和国际经济的重组 31
布雷顿森林会议和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形成 40
围绕五国和约的斗争 52
第一节 意、罗、保、匈、芬五国和约的缔结 52
第二章 对战败国及有关问题的处理 52
五国和约的缔结 57
第二节 对德国问题的处理 64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64
美苏在德国问题上的初步较量 70
第三节 对日本问题的处理 74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74
美国在日本推行的改革 79
第三章 美苏 冷战 和杜鲁门主义 85
第一节 美苏矛盾的发展 85
美苏在东欧、中欧的对抗 85
美苏在中东北部的冲突 94
第二节 杜鲁门主义 102
凯南的遏制理论 102
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 108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111
第四章 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和大西洋联盟的形成及德国的分裂 122
第一节 马歇尔计划 122
西欧联合的种种方案 122
美国复兴西欧的方案 125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128
欧洲经济会议的召开和 欧洲复兴计划 131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37
第二节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 140
英法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140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建立 143
第三节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148
美、英、加探讨北大西洋安全和美国会通过《范登堡决议》 148
布约五国和美加讨论建立北约 152
北约主要条款和缔约国范围之争 156
北约的签署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160
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163
第四节 徳国的分裂 166
西方六国伦敦会议决定成立西德 166
柏林封锁 171
两个德国的成立 176
第五章 战后初期苏东关系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181
第一节 二战引起的苏东领土调整 181
苏联割占欧洲邻国领土 181
东欧各国间的领土变迁 191
第二节 东欧政治体制的苏维埃化 195
短暂的人民民主阵线时期 195
捷克 二月事件 与东欧政治体制的变动 206
第三节 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军事合作的加强 212
经互会的建立 212
苏联和东欧各国军事关系的加强 214
情报局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 216
第四节 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与苏南冲突 216
苏南关系的破裂 218
第五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225
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225
社会主义阵营的诞生 235
第六章 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237
第一节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形势 237
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利条件 237
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241
殖民主义国家的对策 243
蒙巴顿方案和印巴独立 247
第二节 南亚和东南亚人民的独立斗争 247
缅甸和锡兰人民的斗争 250
马来亚人民的斗争 253
印尼人民的反帝斗争 255
第三节 中东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与巴勒斯坦战争 260
中东民族独立运动 260
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 265
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271
第四节 拉丁美洲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 275
拉美人民维护独立的斗争 275
阿根廷和巴拿马人民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 279
战后美国独霸中国的政策 282
第七章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82
第一节 雅尔塔体制下的美苏对华政策 282
马歇尔调停 287
雅尔塔体制下的苏联对华政策 299
第二节 冷战 爆发后的美苏对华政策 307
魏德迈使华报告与美国《1948年援华法》 307
冷战 爆发后的苏联对华政策 316
第三节 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21
美中关系白皮书的发表 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30
附录:大事年表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