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引言 1
第一章 社会交往+商业活动=互连 3
IBM的互连不灵活 3
开放的世界和人人的世界 4
网络与局域网 4
市场的层次结构 5
互连的前景 6
第二章 计算机的各种连接方法 8
互连=共享 8
电子邮件外的有关内容 9
距离所引起的差别 11
多用户DOS技术 12
介质共享局域网 12
与外部的连接 14
连接局域网 15
局域网的管理工具 15
正确选择 16
第三章 利用PC机互连实现打印机共享和文件交换 17
简第接线器 17
介质共享局域网 18
零?局域网、缓冲器和交换机 19
零?局域网 21
打印机共享缓冲器 23
数据交换机 25
小结 28
第四章 共享多用户DOS 386系统 29
纵览介质共享局域网 29
分时系统 30
共享处理器 30
多用户DOS系统 30
能做多少工作 33
快速发展 34
网络必需的硬件 35
第五章局域网安装指导 35
软件方面 38
发展前景 43
有关组网方面的名词术语和协议 43
第六章 局域网的核心硬件—线缆和适配器 52
网络适配器 52
网络连接电缆 60
拓扑 71
小结 75
第七章 三大局域网标准—以太网、令牌环网和ARCnet 76
各标准是如何形成的 76
“老资格”的以太网 77
IBM令牌环 83
低价的ARCnet 87
组网方案 90
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 91
局域网软件的功能 91
客户PC机中的软件 91
服务器的类型 97
网络操作系统是一个系统 105
第九章 最好的局域网操作系统 106
网络工业发展趋势和演变 106
NetWare系列 108
VINES 118
LAN Manager 120
Digital和AT T公司 127
POWERserve 131
LANtastic 132
选择服务器硬件 139
选择网络软件产品 141
第十章 网络管理和控制 143
告警和缩写词 144
现实的管理 146
协议分析器 155
在服务器上收集统计信息 158
局域网计量软件 162
网络管理的结果 165
第十一章 组群工作增效软件 166
调度困境 166
用以提高效率的电子邮件软件 169
第一次就要决策正确 176
第十二章 电话系统中的Modem通信 177
Modem基础 177
通信软件 185
小结 190
大型机和小型机系统 191
第十三章 PC与大型计算机系统互连 191
多平台连网的TCP/IP 201
第十四章 连接局域网 207
粗缆与管道连接 207
网络的扩展和分段 208
连接媒体 220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228
X.25—通用、有效、必要的国际协议 231
连接LAN—崭新的技术领域 235
附录A 产品和厂商目录 237
附录B 本书配套磁盘的说明 279
词汇表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