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化学分析的一般规定 1
目录 1
第一章 酸碱滴定法在钢铁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3
第一节 钢铁中硫和氮的酸碱滴定 3
第二节 当量定律及有关计算 14
第三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2
第四节 酸碱指示剂 32
第五节 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36
习题 44
第一节 用过硫酸铵法测定钢中铬的实验及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的实验 45
第二章 氧化还原法在钢铁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45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52
第三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当量 58
第四节 氧化势 61
第五节 氧化还原法概述及氧化还原标准溶液的配制和 77
标定 77
第六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90
第七节 氧化还原指示剂 95
第八节 氧化还原法中的有关计算 97
习题 101
第一节 用EDTA络合滴定法快速测定高炉渣中钙、镁的实验 103
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 103
第二节 络合物和络合滴定 107
第三节 氨羧络合剂及其电离平衡 110
第四节 络合滴定指示剂 117
第五节 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 130
第六节 络合物的平衡常数 134
第七节 络合滴定曲线 145
第八节 缓中溶液 149
第九节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和络合滴定的有关计算 158
第十节 掩蔽作用和破蔽作用 165
习题 170
图法 172
第四章 容量分析中的各种简化计算式及其作 172
第一节 用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进行结果计算的简化式及其作图法 173
第二节 用标准试样进行结果计算的简化式及其作图法 196
第三节 选择简化式的原则及方法 202
第四节 溶液特定浓度的标定及调整 206
习题 209
第五章 比色分析法在钢铁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212
第一节 普通碳素钢中硅、锰的比色测定以及比色分析的特点 212
第二节 比色分析的原理 217
第三节 光电比色计 231
第四节 在比色分析中某些因素的影响 237
第五节 硅钼蓝比色法测定钢中硅的条件实验和酸度计算 240
第六节 拟定用抗坏血酸法测定钢中磷的操作规程 246
第七节 示差比色法 253
习题 258
第六章 重量分析 260
第一节 用重量法测定矿石中的硫及二氧化硅 260
第二节 溶度积原理、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267
第三节 沉淀的生成和沉淀的纯净 273
第四节 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 279
第五节 重量分析的结果计算 282
习题 285
第一节 碳的测定 287
第七章 操作规程实例 287
第二节 硫的测定 308
第三节 硅的测定 315
第四节 锰的测定 331
第五节 磷的测定 342
第六节 铜的测定 348
第七节 普通碳素钢及生铁中四元素(硅、锰、磷、铜)联合测定 353
第八节 镍的测定 361
第九节 钼的测定 369
第十节 铬的测定 374
第十一节 钒的测定 379
第十二节 钨的测定 384
第十三节 钛的测定 388
第十四节 稀土总量的测定 394
第十五节 稀土球墨铸铁中稀土总量和镁的联合测定 399
第十六节 低合金钢中硅、锰、磷、铬、镍、钼、钛、钒、稀土总量的联合测定 400
第十七节 高合金钢中锰、磷、铬、镍、钼、钛、钒、稀土总量的联合测定 405
第十八节 铁的测定 406
第十九节 钙的测定 416
第二十节 镁的测定 419
第二十一节 铝的测定 424
第二十二节 铌的测定 437
第二十三节 硼铁及高硼钢中硼的测定 441
第二十四节 氮的测定 443
附录 448
附录一 化学基础知识 448
附录二 国际原子量表 471
附录三 酸和碱的百分浓度和比重 473
附录四 常用酸和碱的近似当量浓度 477
附录五 气体容量法测定碳的气压温度校正系数表(P=760mmHght=16℃K=1) 478
附录六 钢铁中常用元素分析结果的允许误差(按年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规定) 482
附录七 GB国家标准的钢号表示方法 487
附录八 常见钢铁(铁合金)牌号与化学成分对照表 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