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国教育需要一场革命[杨东平] 1
一、关于教育的实话实说 1
我们的孩子太累了[一家长] 3
哀小丹[鄢烈山] 6
别让我累死在起跑线上:中小学生的八大烦恼[卜卫] 10
惩罚性作业:严重摧残学生健康的违法行为[叶辉] 16
我的星期天 几个中学生 19
诊断“学校恐怖症”[陈筱红] 25
一个学生的呼喊 一学生 33
学校也能出“大款”?[杨帆] 39
中学生过得还好吗?[蒙晓平 金磊] 42
两代人关于文革的对话[善子] 49
夏令营中的较量[孙云晓] 54
素质教育何日走进课堂[冯瑞] 59
高等学府:请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熊树民] 63
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堪忧[章城民] 66
重了洋文,轻了中文[陈志文 张秋梅] 69
警惕高校人才断层[刘春香] 74
瞧,这一类冒牌货![肖雪慧] 78
丑陋的大学生[余杰 张海欧] 82
北大:魂兮归来[郑煾允] 90
二 我们的教育在干什么 115
我们的教育在干什么?[余秀兰] 117
我们的创造精神哪里去了?[王东成] 120
培养栋梁之材,还是制造考试机器?[胡守钧] 124
教育的评价标准是否适应现代社会?[吴国珍] 130
政治课定位在何处?[刘学红 王跃 徐梅] 134
知识经济不是“学历”经济[陈志文] 138
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王岱] 141
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对话[于漪 程红兵] 144
谁来影响当今中国教育[侯定凯] 150
没有灵魂的教育[李政涛] 153
三 救救孩子 159
倾斜的金字塔[杨东平] 161
自杀,并不能改革教育[陆小娅] 165
解放,素质教育才有希望[王晋堂] 168
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顾明远] 172
让胃口小的吃饱,胃口大的吃好[顾明远] 175
陈独秀的四大主义[古清生] 178
中小学师生关系新探[郭扶庚] 182
为了孩子的心[徐浩渊] 186
呼唤个性[康健] 191
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柳斌] 198
四 教育怎样才能兴国 207
深化改革,办出能兴国的教育[钱伟长] 209
谁的义务?[鄢烈山] 213
依法落实科教投入 全国政协 217
科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全国政协 224
怎样才叫落实“科教兴国”[杨东平] 230
知识分子与知识价值[包国庆] 233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应从哪里突破[李里特] 237
中国的未来在于教育[钟青] 242
中国的发展呼唤新教育理想[叶澜] 245
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袁振国] 248
考试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关键[谢小庆] 252
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孙绍振] 257
再论“重点学校”政策可以休矣[钟启泉] 269
造就面向21世纪的新型人才[林黎] 277
五 解放高等教育 281
高等教育是适度发展,还是大力发展[何祚庥 兰士斌] 283
高等教育的集权式管理体制应当彻底改变[顾海兵] 294
改革高校招生体制的可能性己经出现[谢小庆] 300
解放思想,形成教育发展的多元思路[袁振国] 304
政府办学应“抓住两头放开中间”[陈永明] 308
要用办产业的思想来办学[马和民] 311
扩大教育是推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李培林] 314
我国应积极稳妥地发展民办大学[杨德广] 319
我看高教改革[叶春生] 324
部委院校体制改革走向何处[杨东平] 329
创造新职业--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新职能[朱国仁] 332
沉重的“教改”话题[孙美堂] 336
六 守望大学精神 343
大学围墙不能拆[岭南] 345
也谈北大与清华[无风] 348
大学的“学”与“用”[王岳川] 352
人文主义的大学理念与现代社会[张汝伦] 356
何谓“大学”[郭汾阳] 364
大学精神的诗情守望[杨海文] 370
呼唤教育家[谢志浩] 374
校长三昧[樊洪业] 378
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钱理群] 384
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大学教育[谢泳] 394
七、教育的海外视角 403
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高钢] 405
美国中小学每周用多少时间做家庭作业[吴宗健] 411
访问美国的一所小学[丁培海] 413
对美国初等教育的观察与思考[朱芝教] 418
十位博士比较中外高等教育[方奕] 423
与总理谈心[胡学华] 433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田长霖] 444
杨振宁教授谈教育[宋晓梦]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