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
目录 1
第二节 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审计的职能与作用、审计的任务和审计的定义 16
第二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标准 27
第一节 审计证据 27
第二节 审计标准 33
第三章 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和审计准则 39
第一节 审计机构 39
第二节 审计人员 48
第三节 审计准则 53
第四章 审计的分类 63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分类 63
第二节 审计的其他分类 65
第一节 审计方法的意义及其选用的原则 73
第五章 审计的方法 73
第二节 审计的一般方法 75
第三节 审计的技术方法 81
第四节 各种审计方法之间及其与审计分类之间的相互关系 90
第六章 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 96
第一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96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 101
第三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 106
第四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 112
第七章 审计程序 121
第一节 审计程序的意义 121
第二节 准备阶段 124
第三节 实施阶段 128
第四节 终结阶段 134
第五节 审计程序的延续 136
第一节 审计工作底稿 140
第八章 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和审计档案 140
第二节 审计报告 149
第三节 审计档案 159
第九章 财务审计(一) 163
第一节 供应业务的审查 163
第二节 产品成本的审查 166
第三节 销售业务的审查 178
第十章 财务审计(二) 188
第一节 货币资金的审查 188
第二节 库存物资的审查 195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审查 199
第四节 其他财产物资的审查 203
第十一章 财务审计(三) 212
第一节 结算业务的审查 212
第二节 银行借款的审查 216
第三节 基金的审查 220
第四节 税利的审查 226
第十二章 财经法纪审计 241
第一节 财经法纪审计概述 241
第二节 财经法纪审计的内容和特征 246
第三节 财经法纪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249
第四节 财经法纪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58
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审计 266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概述 266
第二节 管理审计 285
第三节 业务经营审计 295
第十四章 内部审计 310
第一节 内部审计的意义、职能和任务 310
第二节 内部审计的地位及其独立性 314
第三节 内部审计的特点及其应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 319
第四节 单位内部审计 323
第五节 部门审计 327
后记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