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企业分析 3
1 引言:企业分析的信息需求和结构框架 3
1.1 企业分析的主体及其目的 3
1.2 如何分析 5
1.3 凭何分析 9
1.4 分析什么 15
1.5 企业分析的位置和框架 18
2 外部环境分析 19
2.1 分析外部环境--外部审查 19
2.2 政治和法律影响因素 20
2.3 经济影响 21
2.4 社会和文化影响 23
2.5 技术影响 25
2.6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27
2.7 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28
3 内部资源分析 33
3.1 组织结构 33
3.2 财务 34
3.3 市场营销 36
3.4 生产与操作 37
3.5 研究和开发 39
3.6 人力资源 40
3.7 系统和程序 41
3.8 关系 43
3.9 管理 43
3.10 企业优势和弱点的评价步骤 44
3.11 内部因素养评价(IFE)矩阵 45
3.12 价值链分析 46
3.13 企业内部的资源的平衡 50
3.14 利益相关分析 51
4. 竞争战略分析 54
4.1 行业竞争分析 54
4.2 竞争战略分析 61
4.3 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 64
4.4 确定企业的竞争地位 65
4.5 战略管理与战略评价 68
5 财务报告分析之一:会计分析 71
5.1 财务报告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71
5.2 管理人员的会计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75
5.3 会计分析步骤 76
6 财务报告分析之二:财务分析 80
6.1 资金流动偿债能力比率分析 81
6.2 资产周转营运能力比率分析 91
6.3 资本增值获利能力比率分析 94
6.4 财务比率综合分析 99
6.5 财务报告分析的局限及财务报告的改革 109
7 成长战略分析 117
7.1 基本选择 117
7.2 成长战略 119
7.3 产品生命周期对战略及其财务的影响 126
7.4 选择战略的准则 128
8 企业风险分析 132
8.1 “A记分”法 132
8.2 “Z记分”法 136
8.3 风险因素和风险指标 141
8.4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 157
9. 财务审慎调查 169
9.1 什么是财务审慎调查(Due Diligence) 169
9.2 财务审慎调查的程序 172
9.3 分析与诠释 173
9.4 财务审慎调查的范围和内容 175
9.5 企业并购的审慎调查 179
下篇:业绩评价 191
10 业绩评价的理论框架 191
10.1 确立评价目的与评价参照系统 191
10.2 获取评价信息 194
10.3 形成价值判断 196
10.4 选择资本保全观念 200
10.5 确立资本保值增值目标 207
11 业绩评价系统的确立 214
11.1 业绩评价系统要素 215
11.2 评价系统设计要求 216
11.3 控制系统的选择 219
11.4 业绩目标定位--以控股公司为例 220
11.5 业绩评价目标原则 228
12 业绩评价的演进与改革 235
12.1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演进 235
12.2 传统的财务评价系统明显不适应信息时代的业绩评价 242
12.3 非财务性业绩评价的必要和可能受到普遍关注 245
12.4 业绩评价的革命性改革必将来临 250
13. 业绩评价指标的计量 256
13.1 财务评价指标 257
13.2 客户评价指标 277
13.3 过程评价指标 290
13.4 研究与开发(R D)评价指标 307
13.5 质量评价指标 312
13.6 员工评价指标 321
13.7 业绩评价指标的质量特征与设计要求 328
14 评价标准的确定 332
14.1 确定评价标准,掌握关键成功因素 332
14.2 标杆瞄准(Benchmarking) 338
14.3 预算 350
14.4 资本成本 373
15 业绩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 397
15.1 综合评价(CE)的方法 397
15.2 业绩评价的复杂性 400
15.3 影响业绩评价的因素 404
15.4 绩效报告的编制 409
16 企业价值评估 413
16.1 价值评估概念 413
16.2 价值评估的内容 414
16.3 现金流量贴现价值评估 416
16.4 经济增加值及其修正值 422
16.5 控股权价值 425
17 企业资信评价 428
17.1 公司信用现状评价 429
17.2 公司信用预期评价 435
17.3 资信评级 439
18 项目业绩后评价 446
18.1 财务业绩评价 446
18.2 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评价 450
18.3 综合评价方法 453
19 跨世纪的业绩评价 455
19.1 全方位绩效看板 455
19.2 顾客定位、雇员驱动、数据为基础的原则管理评价 459
19.3 综合平衡记分卡 464
附录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