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物质技术基础 1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 1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政治前提 4
三、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殊历史条件 6
四、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必要性 8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10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建立 10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的建立 17
第三节建立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23
一、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3
二、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内容及其特点 27
三、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29
第二章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41
第一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41
一、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41
二、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50
第二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54
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含义 54
二、我国的基本国情 56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 57
第三章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多种经济形式 63
第一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63
二、我国长期存在多种经济形式的客观必然性 66
第二节社会主义公有制 69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69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74
三、社会主义联合体所有制 77
第三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形式 79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乡个体经济 79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80
三、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82
第四节社会主义经济的多种经营方式 83
一、发展多种经营方式的客观必要性 83
二、我国当前的多种经营方式 84
第四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效益 88
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 88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 88
相结合的特点 88
二、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90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性 93
第二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93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 94
三、弄清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重大意义 98
第三节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100
一、增加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总量 100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101
第四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和作用 104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04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社会 108
再生产中的作用 108
第五节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111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一般概念 111
二、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 112
三、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113
一、物质利益的含义 116
第六节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 116
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特点 117
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 119
第五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123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24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 124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点 126
三、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作用和意义 129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 134
一、社会主义经济中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必要性 134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作用的特点 135
三、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37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竞争 141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竞争 141
二、社会主义竞争与资本主义竞争的区别 142
三、竞争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44
第六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147
第一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147
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47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150
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 152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与运用价值规律 155
一、计划调节与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的统一性 155
二、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社会主义经济 157
第三节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 160
一、我国原有计划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 160
二、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的格局 161
三、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 162
划体制的依据 162
四、社会主义计划管理形式 163
第七章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166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 166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性质和特点 166
二、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68
三、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形式 171
四、我国的商品流通体制 176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178
一、社会主义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78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性质和特点 183
三、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 184
四、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规律 187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 188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的形成 188
二、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 190
三、稳定物价和价格体系改革 192
四、我国的价格管理体制 193
第八章社会主义企业和经济核算 196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 196
一、社会主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 196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作用 198
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与诸方面的经济关系 200
一、社会主义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200
二、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关系 203
三、社会主义企业内部的关系 206
四、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09
第三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 213
一、社会主义实行经济核算的客观必然性 213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经济核 216
算的内容和要求 216
三、社会主义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经济核算 218
第九章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盈利 221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 221
一、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 221
二、企业资金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 222
三、企业资金畅通无阻地循环的条件 224
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 227
一、企业资金周转的时间和速度 227
二、企业生产资金的构成及其对资金 228
总周转的影响 228
三、固定资金的周转 231
四、流动资金的周转 235
五、资金的周转时间 238
一、社会主义产品成本的实质 239
第三节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和盈利 239
二、降低产品成本的意义和主要途径 240
三、社会主义企业盈利的实质 242
四、影响企业盈利的因素 243
第十章社会主义的信贷和银行 246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信贷关系 246
一、社会主义信贷的必要性 246
二、社会主义信贷的特点和作用 247
三、社会主义信贷资金的来源和利息 250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银行 255
一、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和特点 255
二、社会主义银行的职能和作用 256
三、我国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 260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263
一、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263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263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268
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272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税收、财政和预算 275
一、社会主义税收的本质和作用 275
二、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职能 280
三、社会主义国家预算的特点和构成 284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积累和消费 287
一、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和用途 287
二、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289
三、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291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 296
第一节按劳分配规律 296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296
二、按劳分配的质的规定性 299
三、按劳分配的量的规定性 300
四、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 303
第二节社会主义劳动报酬形式 306
一、社会主义工资制 306
二、社会主义的奖金和津贴 308
三、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的浮动工资制 309
四、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劳动报酬形式 311
第三节反对平均主义,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313
一、平均主义是贯彻按劳分配的最大障碍 313
二、一部分人先富与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 315
三、实行按劳分配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318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的消费 321
第一节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作用 321
一、消费的本质 321
二、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特点 322
三、消费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24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消费结构 327
一、社会主义消费结构的内涵和类别 327
二、社会主义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328
三、合理的消费结构和我国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330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 333
一、社会主义的个人消费和集体消费 333
二、社会主义的消费水平 335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再生产和产业结构 339
第一节社会主义再生产 339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本质和特征 339
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341
三、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 343
第二节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主要比例关系一、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45
二、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主要比例关系 349
第三节社会主义产业结构 353
一、农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53
二、工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55
三、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 357
四、各个地区之间生产发展的比例关系 359
第四节综合平衡 360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及其主要任务 360
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主要内容 361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 365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365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368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371
一、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性质和特点 371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作用 373
三、我国发展外贸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375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380
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380
二、利用国外资金 383
三、对外经济援助与国际合作 386
第四节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 388
一、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性质和特点 388
二、经济特区的成就和作用 391
三、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393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 395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395
一、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395
二、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 397
三、正确发挥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399
一、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管理经济 401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诸种手段 401
二、以经济手段为主管理经济 403
第三节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管理经济 406
一、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406
二、建立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 408
三、城市政府机构的主要职责 408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411
第一节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411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 411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414
三、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417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420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422
三、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