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材 蒋学模等编 第5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学模等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208001359
  • 页数:406 页
图书介绍:《政治经济学教材(第11版)》内容简介:在从第十版到第十一版的两年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都有较大进展。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被日新月异的社会实践证实着。常常有这样的情况,马克思主义的某一理论观点,在刚提出的时候,还不能为人们深刻理解,但随着时间的进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使人们对这一理论观点的认识日益深化。两年来,我们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是有这样的感受,这就是促使我们进行第十一版修订工作的动力。这一版,全书的体系结构没有多大变动,但在资本主义部分的第八、第九章的现代资本主义部分,就新经济和经济全球化问题,增加了新的论述。社会主义部分的第十章到第十七章,都有不少变动。除了在理论分析上更加扣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之外,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除了坚持一贯的规范分析以外,更加强了实证分析。

目 录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历史例证——政治经济学要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16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强烈阶级性的科学——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意义资本主义部分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22

第一节 商品 22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创造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二节 货币 32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第三节 价值规律 42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47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47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劳动力的买和卖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52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57

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的新条件和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变化——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第四节 工资 66

工资的本质——工资的形式——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斗争第四章资本积累 73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73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77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88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92

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92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产业资本的三种形式——产业资本三个循环的统一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96

资本周转时间与周转次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和年剩余价值率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00

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第六章剩余价值的分割 110

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 110

利润和利润率——决定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利润率平均化和生产价格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15

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商业利润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118

借贷资本——利息和利息率——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第四节地租 121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29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土地价格和地价、地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七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2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第二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132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二次大战以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作用和意义 137

经济危机加速资本集中——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第八章资本社会化和垄断 140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现代化 140

生产技术的新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商品化的加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业的新趋势第二节 私人资本的社会化和垄断 150

股份公司和金融资本——资本的社会化与生产集中和垄断——大资本统治下的中小资本——垄断利润——垄断和竞争第三节 国家资本和国家调节 165

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国家所有制与国有企业——国家对私人资本再生产的参与——国家调节经济的实质和手段第四节 资本社会化对经济发展的两种作用 174

第九章资本国际化和国际垄断 179

第一节 生产的国际化 179

国际分工、殖民制度及其战后的新特征——世界市场的新变化——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第二节 资本的国际化 186

资本输出与货币资本的国际化——生产资本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资本国际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资本国际化与国际垄断利润第三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体化 197

经济一体化倾向——经济多极化趋势第四节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的现代世界经济 200

两种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竞赛共处——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社会主义部分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导论 20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的阶段性 204

社会主义经济代替资本主义经济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 211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下的多种经济成份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23

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内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步骤和任务第十一章社会主义生产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 22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中新型的经济关系 229

社会主义劳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互助互利关系——社会主义的协作和联合——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240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历史进步性——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49

社会主义生产服从于劳动者的需要和利益——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机制 26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有计划发展 260

社会主义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必然性——有计划发展规律起调节作用的特点——计划机制起作用的两种形式及其优缺点第二节 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作用 269

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生产的必然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起作用的两种形式——市场调节的长处和短处第三节 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 277

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计划管理中三个层次的平衡——价格杠杆和价格形式——社会主义竞争第十三章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机制和资金运动 289

第一节宏观间接调控的微观基础 289

同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素质——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的实质——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的形式——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和经济核算制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 299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和构成——提高固定资金的使用效果——加快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和赢利 304

降低成本保证赢利是经济核算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赢利的本质和形式——社会主义赢利率和企业留利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31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 313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特点——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体制——自觉利用价值规律调节商品流通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322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总水平——货币流通的计划调节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信贷 327

社会主义信贷的必要性、形式和作用——社会主义银行和社会主义的资金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息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再生产和社会主义分配 337

第一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作用 337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物质生产部门及其内部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及其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社会主义的生活服务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347

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358

按劳分配及其客观必然性——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多层次的按劳分配和波浪式的共同富裕——按劳分配的形式——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形式同时并存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371

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组织者——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保证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378

第一节 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 378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382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作用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技术、资金交流 386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技术交流——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资金交流——我国的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地区结束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而奋斗 396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高理想的社会 396

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98

怀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01

五版后记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