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经验研究成果 1
第一章 研究范围 1
第二章 总的理论框架 4
2.1 货币数量论:名义货币量与实际货币量 5
2.2 货币数量方程 7
2.2.1 交易方程 8
2.2.2 货币数量方程的收入形式 11
2.2.3 剑桥现金余额说 13
2.2.4 传导机制:从货币到收入、价格及产出 16
2.2.5 国际传导机制 18
2.2.6 第一轮效应 20
2.3 名义单位的货币供应 23
2.4 货币需求 27
2.4.1 财富最终持有者的货币需求 27
2.4.2 企业的货币需求 30
2.5 凯恩斯主义对货币数量理论的挑战 32
2.5.1 长期均衡 33
2.5.2 短期价格刚性 34
2.5.3 绝对的流动性偏好 40
2.6 调整过程 49
2.6.1 名义收入变化分解成价格变化和产出变化 50
2.6.2 名义收入的短期调整 52
2.6.3 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函数 53
2.6.4 利率的决定 54
2.6.5 预期值的决定 55
2.7 实例说明 56
2.7.1 长期均衡 57
2.7.2 调整过程 58
2.1 时间t0之前和之后货币存量的时间路线 59
2.2 时间t0之前和之后名义收入的均衡路线 59
图 59
2.8 结束语 62
2.3 名义收入变化率可能的调整路线 63
第三章 总的统计框架 81
3.1 作为观测单位的参照周期阶段基准 81
3.1.1 阶段参照日期 82
3.1.2 阶段基准的计算 83
表 84
3.1 美国和英国的阶段参照日期 84
3.1.3 统计计算中阶段基准的加权 86
3.1.4 参照阶段基准可能遇到的难题 87
3.1 滞后于参照周期四分之一的特定周期的图示说明 88
3.2 扩张和收缩阶段偏离趋势的平均值和标准离差,收缩阶段为开始和结束期间 90
3.2 根据阶段基准计算变化率 94
3.3 连续阶段基准之间变化率的序列相关:美国,1869--1975年,英国,1874--1975年 95
3.4 年份参照周期阶段的分布 美国1867--1975年,英国1874--1975年 96
3.2.1 变化率的权数 98
3.2.2 由连续的三阶段组平均值计算出来的变化率与由重叠的周期基准计算出来的变化率之间的关联 101
3.2.3 根据阶段基准计算变化率可能遇到的困难 103
3.5 高于或低于平均数的变化率数,按变化率类型划分,用的是经选择的数列 104
3.6 美国和英国变化率的序列相关 110
第四章 基本资料 114
4.1.2 收入 115
4.1.1 货币 115
4.1 美国资料 115
4.1.3 价格 118
4.1 美国价格(p)对名义收入(Y)的回归统计数字,以此表示5年趋势的离差,在趋势期内按顺序年分组:第一次大战前、两次大战之间、第二次大战后、整个时期 121
4.1 美国内含价格各重叠的5年的趁势离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后每个时期两个中间年离差的散点图 124
4.2 美国1943--1946年价格指数的估算数 125
4.3 对1971年第3季度到1974年第二季度,美国价格管制的矫正 126
4.4 美国价格和实际收入年份估算数:1971--1974年价格管制时期的统计报告数字和经矫正数字 126
4.1.4 利率 127
4.1.5 人口 129
4.2 英国的资料 130
4.2.1 货币 130
4.2.2 收入 135
4.2.3 价格 136
4.5 从英国的价格对名义收入的回归计算出的统计数字,以8年的趋势离差来表示,按下列趋势时期的年份先后分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次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这三个时期总和(括号里为标准误差) 138
4.2 英国内含价格和名义收入在各重叠的8年时期的趋势离差: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次大战之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三个时期中的三个之间年份的离差散点图 139
4.6 1940--1946年英国统计报告的价格指数,以及排除了价格管制影响的价格指数 140
4.7 1965--1975年英国统计报告的和经矫正的价格及实际收入数列 140
4.2.4 利率 141
4.2.5 人口 141
4.3 美国和英国的综合资料 142
4.2.6 南爱尔兰除外 142
4.4 附录:基本的年度资料 143
4.8 1867--1975年用来计算阶段平均数的美国年度数据 144
4.9 1868--1975年用来计算阶段平均数的英国年度数据 152
第五章 货币、收入和价格的变动 162
5.1 在这一百年的起点和终点,美国与英国的货币余额 162
5.1 美国(1873--1975年)和英国(1874--1975年)货币存量、收入、货币流通速度、价格和人口的长期变动 164
5.2 一百年期间美国和英国的货币持有倾向 166
5.1.1 统计误差 168
5.1.2 金融业的发展 169
5.1.3 实际收入 171
5.1.4 持有货币的成本 171
5.3 在起始阶段和终止阶段的美国及英国的利率 173
5.2 货币、收入和价格水平的长期波动 177
5.1 美国和英国名义货币存量的阶段值 178
5.4 美国和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个时期,货币、收入、价格和产出的变化率 182
5.2 美国和英国名义收入、名义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各阶段值 183
5.3 美国和英国的人口、人均实际收入、人均实际货币、价格和单位产出的货币存量的各阶段值 189
5.3 货币、收入和价格的变化率 191
5.5 货币存量和收入的趋势成分和趋势波动 美国:1873--1975年、1873--1914年1914--1975年;英国:1874--1975年、1874--1914年和1914--1975年 192
5.4 美国和英国的名义收入、名义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率 197
5.5 美国和英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水平和变化率 204
5.6 美国和英国的人口、人均实际收入和货币以及价格和单位产出的货币存量的变化率 205
5.7 美国和英国的货币、价格及实际收入的变化率 207
5.6 货币、收入和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的标准离差和相关系数 210
5.4 结论 211
5.5 附录:基本阶段资料 212
5.7 美国,1867--1975年各参考阶段经选择的一些名义量和实际量的平均值 213
5.8 英国,1868--1975年各参考阶段经选择的一些名义量和实际量的平均值 219
5.9 美国:1869--1975年从三阶段一组的参考阶段平均数(年百分率)计算的变化率 224
5.10 英国:1870--1975年从三阶段一组的参考阶段平均数(年百分率)计算的变化率 229
第六章 货币的流通速度和需求 242
6.1 流通速度:是捉摸不定吗? 244
6.2 流通速度:是一个数值常数吗? 245
6.1 由不变流通速度需求曲线说明货币和收入变异性的原因 250
6.3 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52
6.4.1 水平值 256
6.4 实际人均收入的影响 256
6.2 不断变化的金融业的发展完善对货币和流通速度变异性的影响 257
6.3 美国和英国流通速度对数的标准差,美国的流通速度根据不断变化金融业的发展完善(调整和未调整)的货币计算 258
6.1 实际人均收入水平值的散点图和实际人均货币及回归直线 263
6.4 根据实际人均货币和收入水平值计算的收入弹性和相关系数 264
6.2 实际人均收入的水平值和实际人均货币的散点图和分离需求移动影响的回归直线 268
6.5 考虑到战后调整和移动虚拟变量对方差和回归之间差异的影响 269
6.6 实际人均货币与实际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考虑到了两次大战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初期货币需求向上移动的影响以及战后的移动 272
6.3 美国和英国的实际人均货币对实际人均收入的回归,限定所有弹性是相等的,以消除共同偏移 280
6.4.2 变化率 281
6.4 实际人均收入和实际人均货币变化率的散点图及回归直线 283
6.7 从实际人均货币和实际人均收入变化率计算出来的不同时期收入弹性和相关系数不考虑或考虑包括非零常数项的趋势 284
6.5 人口和价格的影响 288
6.8 实际人均货币变化率和实际人均收入变化率之间的关系:考虑到需求偏移和战后偏移的影响,常数项为零或非零 289
6.9 实际人均货币和实际人均收入水平值之间的关系:考虑需求偏移和战后偏移对人口和价格影响的估算 292
6.10 实际人均货币和实际人均收入变化率之间的关系:考虑到需求偏移和战后偏移对人口和价格影响的估计数 294
6.6 手持货币成本的影响 295
6.6.1 名义资产的收益率 299
6.6.2 存款的利息 303
6.11 短期(Rs)和长期(RL)利息率作为货币需求方程变量的比较 305
6.12 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本身收益的影响 306
6.6.3 实物资产的收益 307
6.13 名义收入变化率(gy)和价格变化率(gp)在货币需求方程中作为代表实物资产的名义收入变量的比较 311
6.7 所有变量的综合影响 312
6.14 货币需求方程:实际人均货币对其它变量的回归的最终估计值 315
6.15 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货币的不同收益与实物资产的替代收益的半对数斜率的上、下限 317
6.16 美国、英国在三个收入水平上货币需求水平值的差异 317
6.8 附录A:使用汇率汇集美国和英国数据时存在的问题 318
6.5 1868--1975年美元和英镑之间的购买力平价汇率与市场汇率的每年比率 324
6.9 附录B:把利率的期限结构结合到美国的货币需求方程中 326
6.9.1 美国期限结构数据 326
6.9.2 期限结构收益参数的估算 328
6.9.3 货币需求和利息率的期限结构 328
6.17 按偿还期计算的1873--1975年--→美国公司债券的估算收益(年百分数)和偿还期的年数 330
6.18 每个阶段观察值的收益曲线参数 332
第七章 货币流通速度和美国与英国之间的相互关系 356
7.1 参照年度资料 358
7.1 1867--1975年英国和美国周期转折点的关系 360
7.2 美、英两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相关系数及其决定因素 361
7.1 根据美国和英国资料计算的两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水平值和变化率 364
7.3 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决定因素的作用 366
7.2 美国和英国货币流通速度和它们的决定因素的相关系数以及价格、名义收入和货币的水平值与变化率的相关系数,根据美国日期 366
7.4 货币和收入 367
7.3 各种决定因素在导致美国和英国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变动中的作用 368
7.4.1 两国的综合货币存量 371
7.4.2 本国货币、别国货币和别国流通速度 372
7.4 美国和英国收入和价格的水平值和变动率对本国、另一国以及两国合计的货币的水平值和变动率以及别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回归:美国日期为整个时期 373
7.5 美、英两国收入水平值和变动率对本国和另一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水平值和变化率的回归,各个时期为美国日期 377
7.6 美、英两国价格水平值和变动率对本国和另一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水平值和变动率的回归,各个时期为美国日期 378
7.5 结束语 384
7.6 附录:美国和英国流通速度差异对设定的决定因素差异的回归 385
7.7 美国、英国流通速度对数之间的差异与它们的变动率之间差异的回归 386
7.8 设定的决定因素影响的估算值:根据两国各自的数据回归的结果与美国和英国差异之间进行的比较 386
第八章 货币对名义收入的影响 396
8.1 从余额需求到名义收入行为 398
8.1 名义收入对货币和其它变量的名义数量的回归 403
8.2 考虑到资产收益对货币名义数量和名义收入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407
8.2 用前期的收入和货币代替收益 408
8.3 名义收入和其它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估算的标准误差 414
8.4 从名义收入和其它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择一方程的结构参数的估计数 416
8.3 用前期货币代替前期收入 417
8.5 现阶段和早期阶段名义收入和货币之间的关系 420
8.3.1 收入弹性 421
8.3.2 瞬时效应 422
8.3.3 非单位弹性和瞬时效应对b的和影响 423
8.3.4 瞬时效应的估计值 425
8.6 b系数的总和:考虑趋势效应和瞬时效应:单位值差异的明显性 425
8.7 根据趋势项估算的收入弹性 427
8.8 瞬时效应的估算和它们统计上显著性的检测 428
8.3.5 概要 429
8.9 在t阶段开始的货币增长率保持一个百分点增长的名义收入增长率累计效应,消除和包括瞬时效应 430
8.1 名义收入对货币变化的反应模型 431
8.4.1 名义收入与人均实际收入和各种收益的关系 432
8.4 附录 名义收入同其它变量之间关系的推导 432
8.4.2 名义收入对当前和先前的货币和收入的关系 434
8.4.3 名义收入对当前和先前的货币的关系 441
8.4.4 考虑瞬时效应 449
第九章 收入的变化对价格和产出的影响 461
9.1 可供选择的一些简单解释 463
9.1 实际收入变化率(每年百分比)1873--1975年美国和英国实际收入及综合价格变化率的散点图 465
9.1 货币、名义收入、价格和产出阶段变化率之间的相关 467
9.2 1880--1975年美国和英国实际收入与价格变化率的时间序列 469
9.2 货币、名义收入、价格和产出的阶段变化率的变异性 470
9.2 价格和产出的相关 470
9.3 1937年以后各阶段实际的和预期的名义收入变化率 474
9.3 延长时期的影响 475
9.4 美国1870--1975年,英国1881--1975年分别由3个阶段和9个阶段平均值计算的货币、名义收入、实际收入和价格的变化率 478
9.3 从不同的阶段数中计算变化率:货币、名义收入、价格和实际收入的各种统计特点 482
9.4 进一步分析的框架 483
9.5 货币与收益的影响 487
9.4 非战争阶段名义收入、价格与产出对货币与收益的相关 490
9.5 在考虑货币与趋势,及货币、趋势与收益之后.在价格和产出之间的相关 496
9.6 在对趋势,或对趋势和收益进行同样考虑之后,同被价格吸收了的货币变化有联系的名义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497
9.7 美国和英国在名义收入、价格和产出同名义货币与收益之间相关的差别的显著检验 498
9.6 现期和前期货币与前期收入的效应 498
9.8 货币数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价格累积效应,和由使价格变化同现期的和前期的货币(直接)或现期的和前期的货币和前期的收入(间接)发生关系的方程式所做的估计吸收的收入变化的百分比;非战争阶段,美国、英国,对美国而言也排除两次大战之间的阶段 502
9.5 价格与产出对货币变化的反应模型:美国,英国以及美国和英国 505
9.9 对收入与价格的瞬时效应的估计和对价格的瞬时效应的显著检验:非战争阶段,美国和英国,以及就美国而言也排除两次战争之间阶段 506
9.10 在考虑货币效应之前和以后,价格与产出的易变性;货币与收益;现期的和前期的货币;现期的和前期的货币与前期的收入;以及趋势 508
9.11 在t阶段中开始的货币增长率维持一个百分点增长的价格与产出的增长率的累积的效应;剔除和包括暂短效应:不包括两次大战之间时期的美国整个非战争时期;英国,整个非战争时期;美国加英国,不包括美国两次大战之间时期的整个非战争阶段 511
9.7 产出能力与预期的效应 513
9.12 对非战争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 518
9.13 对非战争时期价格与产出的变化率同前期的价格变化与产出比率之间的相关的估计 522
9.8.1 选择性的假设 524
9.8 产出能力与预期的影响 524
9.8.2 选择性假设的比较 527
9.14 对预期的选择性假设的比较:考虑预期后产出的剩余变异性 529
9.15 对两种可供选择的假设的参数估计 531
9.9 结论 534
9.10.1 价格与产出对实际人均收入与收益之间的相关 537
9.10 附录:价格与产出相关的推导 537
9.10.2 价格和产出同现期的及前期的货币和收入的关系 542
9.10.3 价格和产出同现期的和前期的货币之间的相关 544
9.10.5 预期的选择性的假设 547
9.10.4 瞬时效应 547
第十章 货币与利率 564
10.1 理论分析 566
10.1.1 货币干扰 566
10.1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函数 568
10.2 货币增长率对利率提高的纯流动效应 570
10.3 货币增长率对利息率提高的纯第一轮可贷基金效应 571
10.4 货币量变化率函数的流动偏好曲线 573
10.5 联合的冲击效应:流动性加可贷基金对利率的效应 575
10.7 对名义收入的冲击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结合 577
10.6 对利率的冲击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结合 577
10.8 货币增长率上升对名义收入均衡轨迹的影响 580
10.9 货币增长率上升对名义利率的充分影响 583
10.10 完全与不完全预期的价格变化对利率的影响 586
10.1.2 实际的干扰 587
10.1.3 结论 590
10.2 平均收益 590
10.1 名义的和实际的事后收益:对所有阶段和所有非战争阶段的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 592
10.3 收益测算的其他一些问题 596
10.11 美国1926--1974年每年持有期及到期的名义资产的名义收益 597
10.4 分时期的收益 600
10.12 对1926--1974年美国有形资产收益率的三种测算 601
10.2 1929--1969年美国有形资产收益的三种测算的年度资料 602
10.4.1 美国对英国 603
10.3 1873--1975年各时期名义的和实际的事前事后收益 604
10.4 1873--1975年各个时期美国--英国收益差异 606
10.4.2 名义资产和有形资产的收益 609
10.13 从1867--1914年,每年美国商业票据利率超过英国银行票据利率的百分点 610
10.5 与价格变化率有关的有形资产收益与名义资产收益之间的差异 612
10.14 有形资产收益率超过名义资产对价格变化率的收益率 614
10.5 名义资产收益和有形资产收益之间的关系 615
10.15 有形资产收益对名义资产收益超过额,和价格变化率,阶段平均数 620
10.6 名义收益、价格水平和价格变化率 621
10.16 有形资产的名义收益对名义资产的名义收益,阶段平均数 624
10.17 1870--1975年短期名义利率与价格变化率,阶段平均数 627
10.18 1870--1975年短期名义利率与价格水平值 628
10.6 名义利率与价格变化率和价格水平值之间的相关 631
10.7 有关名义利率同价格水平值对数的方程式 632
10.19 1913--1975年短期名义利率与价格变化率,6个月移动平均值 636
10.20 美国和英国1965--1979年每月利率与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 638
10.7.1 费雪解释 639
10.7 对吉布森悖论的其他解释 639
10.8 β的估计值:根据利率和价格变化率之间的回归所做的较高和较低的估计值;从简单相关和多重相关计算的标准差 653
10.7.2 维克塞尔--凯恩斯的解释 654
10.7.3 其他实际收益解释 655
10.9 对实际收益的吉布森现象的检测 656
10.21 1870--1975年美国和英国的价格水平及有形资产的实际收益率 658
10.7.4 对其他名义收益的解释 660
10.8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结构性变化 662
10.10 利息要求的名义利率,按6%或10%通货膨胀率,并按表10.1记录的纳税后实际收益,平均事后收益 666
10.11 对冲击效应和中间收入效应的衡量:利率水平同货币与趋势的相关 667
10.12 对冲击效应和中间收入效应的衡量:利率变化率同货币变化率与趋势的相关 668
10.9.1 冲击效应与中间效应 670
10.9 同货币的相关 670
10.9.2 价格效应 672
10.13 利率同现期的与前期的货币变化及价格变化的相关 674
10.14 现时的与过去的价格和货币变化的联合效应和对实际利率的估计 676
10.10 结论 678
10.15 对名义的与有形的资产实际收益的估计,事后与事前的,所有非战争时期 679
10.10.1 名义资产收益和有形资产收益 680
10.10.2 利率与价格 682
第十一章 增长率的长期波动 705
11.1 过去有关长期波动的著作 705
11.1 长期波动:美国可选择的年度资料 706
11.1 从美国和英国3,5,7和9个重叠阶段的平均数计算的货币存量、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的变化率 708
11.2 长期波动:英国可选择的年度资料 718
11.2 这些波动是偶然性的还是周期性的? 719
11.3 战争阶段的平均变化率,附加的特殊的及其他的阶段观察值 724
11.4 对战争期间变化率的方差分析,附加的特殊的及其他阶段的观察值 725
11.2 美国和英国实际的和假设的货币与名义收入以及价格和实际收入的变化率 727
11.3 货币在长期波动中的作用 735
11.5 总结 736
11.4 传导机制 736
第十二章 货币的作用 742
12.1 菲利普斯曲线 743
12.2 两种极端的理论 744
12.3 货币需求 745
12.4 共同的金融体系 747
12.5 名义收入的动态效应 748
12.6 价格和产出的动态效应 749
12.7 利率 750
12.8 合理的预期 752
12.9 费雪和吉布森 753
12.10 长期波动 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