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邹贤敏 1
引言 1
序二 张永健 4
外国篇:语词化石新花 4
对象:非传统的“人本”探照 4
本我 6
A 生理的本我人格 6
a 生存本能 6
b 死亡本能 11
B 心灵的本我人格 15
a 自爱本能 15
b 对象依恋 19
A 矛盾的自我人格 24
自我 24
a 本能与意识的矛盾 25
b 社会与自我的矛盾 28
B 思考的自我人格 32
a 对“必然”的思考 32
b 对“设计”的思考 37
超我 40
A “良心评判”的超我人格 40
a 异化的悲哀 41
b 绝望 44
B “自我理想”的超我人格 48
a 孤独 49
b 超绝 54
思维:非理性的深度觉识 57
梦幻 59
a 意义暗示 61
A 重构性暗示 61
b 心象暗示 68
B 解构性暗示 73
a 缩略暗示 73
b 错接暗示 79
对应 82
A 人与物同一 85
a 主体现出 86
b 主体逃避 89
B 物与物同一 93
a 具象到具象 93
b 具象与抽象互换 97
直接的真实 99
a “自在”直取 101
A 穿透性直取 101
b 心态直取 105
B 惟象性直取 111
a “自为”直取 111
b 生命直取 117
表现:失范的创格书写 122
意象 122
A 意象静态观 123
a 荒诞 124
b 解体 129
c 不定性 134
d 冷调子 136
B 意象动态观 140
a 特写 140
b 叠印 144
c 裂变 147
d 迭加 150
语言 152
A 从搭配方式看 153
a 排斥 153
b 类比 157
c 推进 158
d 断行 160
B 从内在功能看 162
a 造型 162
b 动作 164
c 思想 166
d 异趣 168
结构 171
A 从空间结构看 172
a 跨跳 172
b 压缩 175
c 多层次 178
B 从时间结构看 180
a “四维” 181
b “赋格” 185
c 镜头组接 187
结语 190
中国篇:关涉存在的诗筑 196
“人”:作为整体还原的重提 196
A 着重个人自身世界的 196
a 人的生命:“虚无”与“健康” 197
b 人性:非理性的本能 200
c 个人:自由本质的与自负其责的 214
B 着重个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 216
a 面对自然的人:栖息其间与孤寂之境 216
b 面对社会的人:理想的与个性的 219
c 面对“他人”的人:冲突的与共在的 222
感受:人生之画后象 226
A 着重客在世界的 226
a 荒谬感:拒绝对世界虔诚与接受本真实在 227
b 异化感:来自社会的或来自天性的 229
c 神秘感:本体的与具体的 234
B 着重我在世界的 237
a 生存空虚:厌世的、屈从的 237
b 焦虑感:生存的、价值的、道德的 240
c 流浪感:无居、寻找、还乡 244
方式:恒在的本源对抗 250
A 着重建设性的 250
a 良心之声:内在标准的与外在标准的 250
b 希望:是“获得”,也是“献上” 253
c 设计:“梦”的营造与实践介入 260
B 着重破坏性的 265
a 道德否定:对传统世俗的与神意的 265
b 反叛:既说“不”,也说“是” 269
c 逃避:自欺与放弃 273
归宿:当神缺席与在场之时 278
A 着重无神论的 278
a “超人”:鄙弃“末人”,做现实中的强者 278
b “自由地选择自己”:意识的与本质的 284
c “诗意人生”:回到生命本真与宇宙本源 288
B 着重有神论的 291
a “人是有罪的人”:做弃恶向善的人 292
b “在上帝之中的人”:做“最初”的与“终极”的深度的人 295
c “超越上帝之上帝”:做无惧无碍的人 297
结语 304
后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