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劳动价值论的变革和发展 1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伟大变革 1
一、价值的决定 2
二、价值的实体 5
三、价值量 7
四、价值形式 9
五、价值规律 10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与现代化生产 12
一、问题的提出 12
二、现代化生产中的劳动 13
三、科学技术知识与价值创造 17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与当代资本主义 20
第一节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20
一、古典经济学对剩余价值诸形态的理论考察 21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23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31
一、当代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新变化 31
二、剩余价值规律仍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37
第三章 资本主义分配和消费 40
一、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41
第一节 资本主义工资 41
二、战后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 43
第二节 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福利制度 46
一、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 46
二、战后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原因 48
三、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实质和发展趋势 49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分配 53
一、利润和平均利润 53
二、商业利润、利息和资本主义地租 55
三、战后剩余价值分配的新特点 57
一、资本主义的消费关系 59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消费 59
二、工人阶级的消费 60
三、资本家阶级的消费 61
第四章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 63
第一节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特点及其兴起的原因 63
一、近代科学的形成与迄今为止的三次科技革命 63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 65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68
四、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 69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的具体形式更趋多样化 71
第二节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71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73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77
四、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 79
五、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80
六、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更为深刻 80
第五章 战后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 82
第一节 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节的理论依据 82
一、凯恩斯理论产生的条件 82
二、凯恩斯的政策思想 83
第二节 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节的目标和手段 86
一、资本主义宏观调节的目标 86
二、资本主义宏观调节的手段 88
第三节 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节的新变化和作用 94
一、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节的新变化 94
二、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节的作用 97
第六章 跨国公司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00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100
一、什么是跨国公司 100
二、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101
三、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 104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 107
一、从全球战略出发,安排生产经营活动 107
二、全球性的组织结构 108
三、高度集中统一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108
四、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 109
第三节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14
一、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总的影响 114
二、跨国公司对本土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17
三、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18
一、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形成及其作用 121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际贸易 121
第七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121
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122
三、战后国际贸易的新特点及其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124
第二节 生产的国际化 126
一、国际分工 127
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128
第三节 货币资本的国际化 130
一、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130
二、战后货币资本国际化的特点 132
三、跨国银行的蓬勃兴起 134
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 136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南北矛盾 136
二、南北问题的由来与现状 138
三、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140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 142
一、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的理论形态 142
二、东欧著名经济学家的计划与市场理论 145
三、我国对计划与市场理论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1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3
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15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156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158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途径 158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60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计划与市场 162
第一节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162
一、资源配置及手段 162
二、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形式 163
三、计划经济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170
四、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机制 176
一、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180
二、宏观调控的根本任务和具体内容 181
三、宏观调控的形式和手段 182
第十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实践 185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 185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原理 186
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对所有制理论的发展 189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所有制结构 19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 195
二、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发展的新格局 196
三、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发展趋势 198
第三节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202
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203
二、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 205
第十一章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9
第一节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经营机制 209
一、企业的性质和作用 209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211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 216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及特征 216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 219
三、我国国有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差别及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2
第三节 企业的联合与破产 226
一、企业的联合 226
二、企业的破产 227
第十二章 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228
第一节 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28
一、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28
二、推进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233
第二节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 235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235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通货膨胀 238
第三节 社会主义流通体制改革 241
一、市场流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41
二、我国流通体制的改革 243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关系 246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创造与分配 246
一、衡量国民经济总量的三个指标 246
二、国民收入的创造 248
三、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 249
四、正确处理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经济关系 251
一、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 2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25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256
第三节 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60
一、多种分配方式及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60
二、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62
三、我国现阶段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64
四、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 265
第十四章 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 268
第一节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268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268
二、对外开放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270
第二节 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273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 273
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275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和应清除的思想障碍 277
第三节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280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践与特点 280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地位 284
第十五章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87
第一节 坚持以尽快的速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87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88
二、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选择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