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1
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生 1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产生的必然性 1
二、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途径 4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
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1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1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4
第三节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形式 17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17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1
三、社会主义经济联合体 26
第四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形式 27
一、多种经济形式存在的必然性 27
二、个体经济 28
三、私营经济 29
四、 中外合营经济 30
五、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31
第五节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32
一、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32
二、我国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建设 34
第二章社会主义的生产实质和物质利益 37
第一节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 37
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37
二、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 40
第二节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42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性 42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容 44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目的和企业生产 46
目的的一致性和差别性 46
第三节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50
一、生产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的统一性 50
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途径 51
第四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4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特点和要求 54
二、社会主义生产和需要的关系 55
三、社会主义市场的特点 (1 57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地位和作用 57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本质 60
第五节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 60
二、 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61
三、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 63
第三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 65
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 65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 65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70
第二节社会主义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72
一、社会主义商品的二因素 72
二、社会主义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73
三、局部联合劳动和整个社会联合劳动的矛盾 74
一、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作用的特点 75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 75
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77
一、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79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82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3
第四章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和经营机制 88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和素质 88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 88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素质和活力 90
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形式 95
一、企业的责任、权利和利益 95
二、企业的经营责任制 97
三、企业股份制 101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必要性 103
第三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机制 103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内容 105
第五章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核算 112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效益 112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质 112
二、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 113
三、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114
第二节企业资金和产品成本 118
一、企业资金 118
二、产品成本 119
三、降低产品成本的意义和途径 120
第三节企业利润 122
一、社会主义企业利润的实质 122
二、利润率 123
三、生产价格 125
第四节企业经济核算 125
一、企业经济核算的必要性 125
二、企业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 126
第六章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130
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130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特点 130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 132
三、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 134
四、商品流通费用和商业利润 139
第二节社会主义货币流通 143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 143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渠道 144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流通规律 146
第三节社会主义信贷和银行 147
一、社会主义信贷 147
二、社会主义银行 150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和价格 153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的性质 153
一、市场的含义 153
二、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地位 156
一、市场体系的含义和特点 158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58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 160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68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 169
一、市场机制的含义和特点 169
二、市场机制的功能、作用及其局限性 171
三、供求机制与供求调节 174
四、竞争机制与竞争调节 175
五、价格机制与价格调节 176
第四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价格 177
一、价格的形式 177
二、价格体系 179
三、价格管理体制与价格形式 182
第八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财政 184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184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含义 184
二、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185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189
一、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189
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191
第三节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196
一、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 196
二、 正确处理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比例关系的基本原则 201
第四节社会主义财政 204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职能 204
二、社会主义税收 207
三、社会主义国家预算 209
第九章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消费 212
第一节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212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212
二、按劳分配规律的要求和作用 215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特点 218
第二节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220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工资的本质和基本形式 220
二、正确处理工资问题的基本原则 223
三、 农材集体经济按劳分配的形式 225
四、其他分配形式 226
一、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作用 228
第四节社会主义消费 228
二、社会主义消费的结构 232
三、社会主义消费的方式 235
四、社会主义消费的水平 238
第十章社会主义再生产 242
第一节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涵和特征 242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涵 242
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征 245
三、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 246
第二节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产业结构 248
一、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含义 248
二、合理产业结构的作用及其标准 249
三、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251
四、 农业内部的结构和工业内部的结构 254
五、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 256
第三节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经济增长 259
一、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经济增长模式 259
二、经济增长的因素 260
三、社会主义经济增长速度、比例和效益的关系 262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266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66
的必要性和原则 266
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266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269
三、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271
一、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性质和特点 272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272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作用 274
三、发展对外贸易必须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76
四、我国外贸体制改革 278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280
一、利用国外资金 280
二、引进先进技术 283
三、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286
四、对外经济援助 287
第四节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289
一、我国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 289
二、 我国沿海的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 294
第一节 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297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 297
一、 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98
二、 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 300
第二节 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 302
一、宏观调控的目标 302
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内容 304
第三节 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形式和手段 311
一、宏观调控的基本形式 312
二、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 317
第四节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320
一、综合平衡的主要内容 321
二、速度、比例和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 324
发展阶段 326
一、共产主义社会经历两个阶段的客观必然性 326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326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 326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28
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和区别点 330
第二节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333
一、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333
二、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334
第三节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 338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38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要经过人们努力实践才能实现 340
三、必须坚定信心,树立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340
后记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