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
北洋政府时期 2
皖系军阀与段祺瑞 4
直系军阀与吴佩孚 6
奉系军阀与张作霖 8
北洋军阀混战 10
陈独秀、李大钊与《新青年》 12
新文化运动与蔡元培 14
新文化运动与胡适 15
新文化运动与鲁迅 17
巴黎和会与中国拒约 19
五四运动 21
“新思潮”之涌起 22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24
中国共产党之创建 25
二十年代初的文学社团 28
苏兆征与早期工人运动 29
彭湃与早期农民运动 31
华盛顿会议与中国 32
“武力统一”和“联省自治” 34
“好人政府” 36
苏联的对华政策 37
陈炯明叛变 39
阎锡山与山西“村政建设” 40
科学与玄学之争 42
瞿秋白与《国际歌》 44
临城劫车案 45
曹锟贿选 47
中国国民党改组 48
黄埔军校 50
农民运动讲习所 52
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54
冯玉祥与“北京政变” 55
国民会议运动和善后会议 58
三一八惨案 59
全国劳动大会 61
广东国民政府 62
廖仲恺被刺 64
郭松龄倒戈 65
戴季陶主义 67
西山会议派 68
蒋介石夺权活动 70
唐生智与湖南兵变 71
北伐战争 73
叶挺与“铁军” 75
迁都之争 77
江浙财团 78
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与商会 80
十里洋场 81
青红帮 83
四一二事变 84
七一五分共 86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88
十年内战时期 89
南昌起义 91
八七会议 92
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路 94
“第二次北伐” 97
“北京人”的发现 98
“训政纲领” 100
张学良易帜 101
改订新约运动 103
邓演达之死 105
编遣会议 106
中原大战 108
约法之争 109
四行二局 111
杜重远与新生事件 113
庐山军官训练团 114
新生活运动 116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117
红军长征 119
长城抗战 122
福建事变 124
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化运动 126
“红中社”和《红色中华》报 127
科技之光 128
汪精卫被刺 130
华北事变 131
“一二·九”运动 133
1935年的币制改革 135
五五宪草 137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38
中国社会性质的论争 140
梁漱溟与乡村建设运动 141
京剧四大名旦 143
荣氏企业之发迹 144
九一八事变 146
伪满州国的建立 147
国联调查团来华 149
东北抗日联军 151
宋庆龄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5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154
“围剿”与反“围剿”战争 156
“中统”和“军统” 157
青年党和国社党 159
保甲制度 160
七君子事件 162
西路军的悲壮历程 164
两广事变 166
西安事变 167
现代作家茅盾 170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 171
现代出版家邹韬奋 173
现代画家齐白石和徐悲鸿 175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176
抗日战争时期 178
卢沟桥事变 179
庐山谈话 181
淞沪抗战 183
苏联援华 184
中国军队的战区划分 186
红军改编 188
战时工厂内迁 190
国民参政会 191
南京惨案 193
平型关之捷 195
台儿庄之捷 197
文艺界抗敌协会 199
敌后抗日根据地 201
三次长沙保卫战 204
新县制 206
三次近卫声明 208
日本“中国派遣军” 209
伪国民政府 211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213
国防最高委员会 215
国民精神总动员 216
民主宪政运动 218
皖南事变 220
陈嘉庚与南侨总会 221
《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 223
陈纳德与“飞虎队” 224
百团大战 226
民盟成立 227
战时经济体制 229
英美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 231
中国远征军 232
史迪威事件 234
美军在延安设观察组 235
青年军之建立 237
一次国共谈判 238
豫湘桂战役 240
中美合作所 242
新疆三区革命 243
《雅尔塔协定》 245
中国战区受降 247
解放战争时期 249
经济劫收 251
重庆谈判 252
民主党派的竞起 254
李、闻血案 256
《中美商约》 258
马歇尔调处 259
制宪国大与《中华民国宪法》 261
中国人民解放军 263
全面内战的演进 264
第二条战线 266
“戡乱总动员” 269
蒋经国上海“打虎” 271
行宪国大与总统竞选 272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274
金元券与银元券 275
李宗仁代理总统 277
北平和平谈判 279
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 28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84
开国大典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