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正任,王恩荣主编;王翠霞等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117009721
  • 页数:165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篇 免疫学基础 1

第一章 免疫的概述 1

第一节 什么是免疫 1

一、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1

二、免疫的类型 2

第二节 人体的天然抵抗力 2

一、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 3

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3

三、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3

第三节 补体 4

一、什么是补体 4

二、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4

一、抗原物质的性质 5

第一节 什么是抗原 5

第二章 抗原 5

二、抗原的特异性 6

第二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6

第三章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8

第一节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8

第二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8

第四章 免疫系统 10

第一节 免疫器官 10

一、中枢免疫器官 10

二、外周免疫器官 10

第二节 免疫细胞 10

一、淋巴细胞 11

二、单核吞噬细胞 12

三、集落刺激因子 13

二、干扰素 13

一、白细胞介素 13

第三节 细胞因子 13

四、肿瘤坏死因子 14

第五章 免疫应答 15

第一节 体液免疫 15

一、抗体的产生过程 15

二、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5

三、抗体的免疫效应 16

第二节 细胞免疫 16

一、细胞免疫的产生过程 17

二、细胞免疫的功能 17

第六章 变态反应 19

第一节 Ⅰ型变态反应 19

一、发生机理 19

二、常见的疾病 20

一、发生机理 21

三、防治原则 21

第二节 Ⅱ型变态反应 21

二、常见的疾病 22

三、防治原则 22

第三节 Ⅲ型变态反应 22

一、发生机理 22

二、常见的疾病 22

三、防治原则 23

第四节 Ⅳ型变态反应 23

一、发生机理 23

二、常见的疾病 24

三、防治原则 24

第五节 变态反应的皮肤试验 24

一、人工自动免疫 25

第一节 免疫学防治 25

第七章 免疫学的应用 25

二、人工被动免疫 26

三、预防接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7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 28

一、凝集反应 28

二、沉淀反应 29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章 细菌学总论 31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31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31

二、细菌的结构 32

三、细菌的染色性 36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 37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37

三、细菌的代谢产物 38

二、细菌的繁殖方式与速度 38

四、细菌的人工培养法 39

第三节 细菌的分布 40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40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41

三、正常菌群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42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42

一、温度对细菌的影响及热力灭菌法 43

二、干燥和光线对细菌的影响 44

三、滤过除菌法 44

四、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44

第五节 细菌的致病性 47

一、细菌的致病物质 47

二、细菌的致病条件 48

三、传染概述 49

一、细菌变异的现象 50

第六节 细菌的变异性 50

二、细菌变异在医学实践上的意义 51

第七节 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51

一、病原菌的检出 51

二、血清学诊断 52

三、皮肤试验 53

第九章 常见的病原菌 54

第一节 化脓感染病原菌 54

一、葡萄球菌 54

二、链球菌 56

三、肺炎球菌 57

四、脑膜炎球菌 57

五、淋球菌 58

六、绿脓杆菌 58

第二节 肠道病原菌 58

二、沙门氏菌属 59

一、大肠杆菌 59

三、痢疾杆菌 61

四、霍乱弧菌和埃托弧菌 62

第三节 呼吸道病原菌 62

一、结核杆菌 62

二、白喉杆菌 64

三、百日咳杆菌 65

四、麻风杆菌 65

第四节 创伤感染厌氧芽胞杆菌 65

一、破伤风杆菌 65

二、气性坏疽病原菌 66

第五节 动物源性感染病原菌 66

一、鼠疫杆菌 66

二、炭疽杆菌 67

三、布氏杆菌 68

第十章 病毒学总论 69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70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70

二、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 70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和培养方法 71

一、病毒的增殖 71

二、病毒的培养方法 72

第三节 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72

一、病毒的致病性 72

二、机体的抗病毒免疫 75

第十一章 常见的病毒 77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77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77

二、其它呼吸道病毒 79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80

第二节 肠道病毒 80

二、其它肠道病毒 82

第三节 虫媒病毒 83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83

二、其它虫媒病毒 84

第四节 肝炎病毒 84

一、甲型肝炎病毒 84

二、乙型肝炎病毒 85

三、其它肝炎病毒 87

第五节 其它病毒 87

一、疱疹病毒 87

二、狂犬病病毒 88

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89

四、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89

五、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 89

二、沙眼衣原体 91

一、衣原体的主要特性 91

第十二章 其它微生物 91

第一节 衣原体 91

第二节 立克次体 92

一、立克次体的主要特性 92

二、立克次体所致疾病 92

三、微生物学检查 93

四、防治原则 93

第三节 螺旋体 93

一、钩端螺旋体 93

二、梅毒螺旋体 94

第四节 支原体 94

第五节 真菌和放线菌 95

一、真菌的主要特性 95

三、放线菌 96

二、常见的病原性真菌 96

第三篇 人体寄生虫学 98

第十三章 绪论 98

一、人体寄生虫与寄生虫病 98

二、人体寄生虫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99

三、寄生虫的发育过程及其要点 99

四、寄生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方式 100

五、人体对寄生虫寄生的免疫应答 101

六、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102

第十四章 蠕虫学 104

第一节 线虫类 104

一、钩虫 104

二、蛔虫 106

三、鞭虫 108

四、蛲虫 109

五、丝虫 110

六、旋毛虫 113

第二节 绦虫类 114

一、猪肉绦虫 114

二、牛肉绦虫 118

三、细粒棘球绦虫 118

第三节 吸虫类 121

一、血吸虫 121

二、肝吸虫 123

三、肺吸虫 125

四、姜片虫 128

第十五章 原虫学 131

一、痢疾阿米巴 131

二、蓝氏贾第鞭毛虫 134

三、隐孢子虫 135

四、阴道毛滴虫 136

五、杜氏利什曼原虫 137

六、疟原虫 139

第十六章 医学昆虫 144

第一节 医学昆虫的特征及主要虫种 144

一、蚊 144

二、蝇 145

三、白蛉 146

四、蚤 146

五、虱 146

六、蜱 147

七、恙螨 147

八、疥螨 148

九、蠕形螨 148

二、化学防制 149

一、环境防制 149

第二节 医学昆虫与虫媒病 149

第三节 医学昆虫的防制措施 149

三、物理防制 150

四、生物防制 150

第十七章 常用寄生虫学实验诊断技术 151

第一节 粪便检查 151

一、直接涂片法 151

二、厚膜涂片法 151

三、沉淀法 152

四、浮聚法 152

五、肛门污物检查法 152

八、驱绦虫后头颈节的查找 153

第二节 痰、尿、胆汁和阴道分泌物的检查 153

一、痰液 153

六、孵化法 153

七、带绦虫孕节检查法 153

二尿 154

三、十二指肠液和胆汁 154

四、阴道分泌物 154

第三节 穿刺物的检查 154

一、骨髓检查 154

二、肝包虫症的确诊 154

第五节 寄生虫标本的固定、保存和寄送 155

一、虫卵与包囊的处理 155

第四节 血液检查 155

二、疟原虫的检查 155

一、微丝蚴的检查 155

二、蠕虫成虫的处理 156

三、昆虫的处理 156

四、血片或其它玻片标本 156

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