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要释难 1
1.脏象与脏象学的含义 1
2.脏象学的基本内容 1
3.脏象学的形成和发展 2
4.脏象学的基本特点 2
5.脏腑的含义 3
6.肝的生理功能 3
7.肝在人体生殖机能活动中的作用 3
8.肝藏血的含义及与疏泄的关系 4
9.胆主“决断勇怯”的含义 5
10.肝为“罢极之本”的含义 5
11.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含义 5
12.肝主疏泄的含义及其生理作用 6
13.心主血的含义及心气的主要生理作用 7
14.心藏神的含义及心神的重要生理作用 8
15.心主血与心藏神在生理机能上的联系 8
16.小肠的主要功能及与心的关系 8
17.心其华在面,气应虚里的含义及意义 9
18.“舌乃心之苗”的含义及舌的主要功能 10
19.心之液为汗的含义及意义 10
20.心为阳脏而恶热的含义与意义 11
21.脾的生理功能 11
22.脾主运化的含义及其生理作用 11
23.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含义 12
24.脾统血的含义及机理 12
25.脾藏意、主思的含义 13
26.脾与胃的生理特性 13
27.脾与胃的生理关系 14
28.肺的生理功能 14
29.肺主气的含义 14
30.肺主通调水道的含义 15
31.肺朝百脉的含义 15
32.肺藏魄、主悲的功能 16
33.肺与大肠的表里关系 16
34.皮毛、鼻窍与肺的关系 17
35.肺为娇脏的含义 17
36.肺气宣发肃降与肺主体功能的联系 17
37.肾藏精的生理意义 18
38.肾为“先天之本”的含义及意义 19
39.肾主水的含义 19
40.呼吸与肾的关系 20
41.肾为胃之关的含义 20
42.肾为“水火之宅”的含义 21
43.三焦的功能 21
44.女子胞的功能 22
45.经络的含义 23
46.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 23
47.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 23
48.十二经脉的体表循行和所属脏腑 24
49.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 26
50.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26
51.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27
52.十二经脉的主要生理功能 27
53.“头为诸阳之会”的含义 27
54.奇经八脉的含义 28
55.奇经八脉的作用 28
56.冲、任、督、带四脉的循行概况及其生理功能 28
57.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和“血海”的含义 29
58.“任主胞胎”的含义 29
59.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各自生理功能 30
60.十二经脉在四肢、躯干及头面部的分布 30
61.与舌联系的经脉 31
62.循经感传的特点 31
63.气的含义及其生成来源 32
64.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2
65.气的运动形式 33
66.元气的生成、分布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33
67.宗气的生成、分布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34
68.营气的含义、生成与生理功能 34
69.卫气的含义、生成与生理功能 34
70.营气和卫气的关系 35
71.卫气的生成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 35
72.血的含义及其生成 35
73.血液运行与脏腑的关系 36
74.血液的生理功能 36
75.津液的含义及其生成和作用 37
76.津液的输布、排泄与脏腑的关系 38
77.神的含义 39
78.五神、五志与五脏的关系 39
79.形与神的关系 40
80.形神统一观的意义 40
81.气、血、津液、神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41
82’“气为血帅”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 42
83.“血为气母”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 42
84.气与津液的关系及其实际意义 43
85.血与津液的关系及实际意义 43
86.“血汗同源”的含义及意义 44
87.气与神的关系及意义 44
88.血与神的关系及意义 44
89.脾在气、血、津液生成中的重要作用 45
90.体格气质的含义 45
91’体格气质学的主要内容 46
92.体格气质形成的主要因素 46
93.体格气质相对稳态的主要表现 46
94.体格气质变易的主要因素 47
95.《内经》对体格气质分型的主要认识 48
96.历代医家对体格气质分型的主要认识 49
97.现代临床对体格气质分型的概况 49
98.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50
99.脏与脏之间的功能配合反映 50
100.脏与腑相互联系的基础及其相为表里在生理病理上的意义 51
101.人身的整体结构概要 52
102.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脏腑的综合功能 53
103.人身局部整体缩影的意义 53
104.“四时五脏”说的理论及意义 54
105.人与自然相应的基础 55
106.脏象理论现代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开展脏象实验研究的意义 55
问题探讨 57
1.经验综合思维与中医脏象学 57
2.“藏象”与“脏象” 59
3.心藏神 61
4.心主汗液 66
5.肺主一身之气 67
6.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69
7.脾主统血 71
8.肝主疏泄 73
9.肾精小议 77
10.肾主纳气 78
11.肾为生命之本 81
12.肾阴肾阳理论的形成 83
13.肾与命门 87
14.三焦 90
15.心肾相交 94
16.肺肾相生 97
17.脾肾互济 99
18.乙癸同源、肝肾同治 102
19.“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105
20.“气需血(津)载”辨析 112
21.“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114
22.“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16
23.“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118
24.“肝为阳中之少阳” 121
25.中医的脏器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