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价值·经验·选择 1
——当代文学中价值观念的一个初步描述 1
文学的冲突 20
陈村:才华与境界 34
《红高粱》印象 49
双重的对立 53
——读李杭育的《流浪的土地》 53
相反相成:《奔丧》与《瀚海》 62
语言的戏弄与语言的异化 72
——评王蒙的《要字8679号》 72
场外的对话 82
——读《夏天的审美触角》 82
小说中的当代意识 87
文学:审美与审丑 96
我们创造力哪里去了? 114
未来的文学 117
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124
轻松的代价 131
论文与专著 135
理论·摹仿·创造 139
颠倒的宽容 143
变革:叙述与符号 148
——《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大系·小说艺术分 148
卷·导言》 148
小说意识的解放 168
——评《城疫》、《黑马群》、《平安夜.平安 168
夜》 168
小说的虚构——“可能”的选择 177
——读杨少衡的《慧星岱尔曼》 190
象征与氛围 190
象征:虚实之间 196
——评《小鲍庄》、《透明的红萝卜》、《爸爸 196
爸》 196
寓言的构成 207
——读何立伟的《天下的小事》 207
小说语言:功能的开发与实验 212
小说与感觉 217
现实主义:涵义、范围与突破 219
作家,还是公民? 234
对话的可能 239
读者是什么? 243
专家与大众读者 249
先锋文字与大众文字 253
卦》 269
——评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 269
媚俗:艺术的倾斜 269
批评之径 284
批评:审美反应的阐释 287
批评自述 296
理论的阅读障碍 309
否定的效应 312
——关于一种批评方式的对话 312
方法与模式 318
诗与诗论 323
“诗味”的探寻 324
——评蔡厚示先生的《诗词拾翠》 324
个性:理论模式的选择 326
——评吴亮的《文学的选择》 326
文艺社会学的当代轮廓 334
——读《现当代西方文艺社会学探索》 334
跋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