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早期实践 1
一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蓝图 1
二 列宁的实践 7
三 继承者们的抉择 11
四 斯大林模式的兴衰 14
五 我国的认识和实践 19
第二章 中国式社会主义模式的雏形 24
一 早期探索 24
二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30
三 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出 39
第三章 建国后的新思考 51
一 国民经济的恢复 51
二 经济恢复后的新思考——从一致到分歧 56
三 原因何在? 68
一 坚决反攻 74
第四章 开始转向“左”倾 74
二 染上“急性病” 79
三 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88
第五章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更加完整的新格局 95
一 个体经济是补充 96
二 自由计划是补充 100
三 自由市场是补充 103
一 早期的启示 108
第六章 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108
二 否定“八大”决议 116
三 针锋相对 121
第七章 幻想的破灭 129
一 “爬行”,还是“冒进”? 129
二 公社化运动 132
三 自食苦果 137
第八章 历史性的论战 144
一 纠“左”成了反右 144
二 庐山正义之声 147
三 双重不幸结局 154
第九章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161
一 卓越的理论贡献 161
二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175
三 究其原因 179
第十章 “妙论”百出 183
一 鼓吹“政治决定论” 183
二 批判“唯生产力论” 187
三 批判“利润挂帅” 191
四 批判“物质刺激” 193
第十一章 改革的曙光 201
一 从严冬到解冻 201
二 正式启动 203
三 确立总纲 206
第十二章 发展与开拓 216
一 初级阶段论 216
二 特色论 226
三 一部分先富论 229
第十三章 南巡讲话的丰碑 235
一 惊世之言 235
二 姓“资”姓“社”论 241
三 根本性突破 244
第十四章 基本经济特征 250
一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250
二 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263
三 多种经济运行机制并存 265
第十五章 新的科学论断 282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概念 283
二 公有制经济的新含义 285
三 对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新认识 292
四 对市场机制作用的新理解 297
结束语——当代中国经济理论演变综述 302
后记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