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矿内大气 1
第一节 矿内空气的主要成分 1
第二节 矿内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 3
目录 7
第三节 放射性气体 9
第四节 矿内气候条件 13
第二章 矿内风流的基本性质 22
第一节 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状态变化 22
第二节 矿内空气压力及测定 29
第三节 矿内风流的流动(运动)状态 40
第四节 矿内风流的流速及测定 41
第五节 矿内风流的流动(运动)型式 50
第一节 理想流体能量方程式 54
第三章 矿内风流运动的能量方程式 54
第二节 矿内风流的压缩性 57
第三节 不可压缩性实际流体能量方程式及其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 60
第四节 能量方程在通风阻力测定中的应用 62
第五节 能量方程式在分析通风动力与阻力关系时的应用 66
第六节 有分支风路的能量方程式 74
第七节 可压缩性实际流体能量方程式 77
第四章 井巷通风阻力 80
第一节 概述 80
第二节 摩擦阻力 81
第三节 局部阻力和正面阻力 88
第四节 降低井巷通风阻力的方法 95
第五节 等积孔与井巷风阻特性曲线 96
第一节 矿井自然通风的基本概念 100
第五章 矿井自然通风 100
第二节 矿井自然风压的计算 104
第三节 矿井自然风压的测定 111
第四节 矿井自然通风的特性 112
第五节 矿井自然通风的利用与控制 116
第六章 机械通风(矿用扇风机及其应用) 119
第一节 扇风机的构造与分类 119
第二节 扇风机的个体特性曲线 123
第三节 扇风机参数的比例定律 131
第四节 扇风机的类型特性曲线 135
第五节 扇风机联合作业 138
第七章 矿井通风网路中风量自然分配 149
第一节 概述 149
第二节 串联、并联通风网路的基本性质 151
第三节 角联通风网路 156
第四节 复杂通风网路解算 160
第八章 矿井风量调节 171
第一节 并联网路的风量调节 171
第二节 矿井总风量的调节 183
第九章 应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解算矿井通风网路 186
第一节 应用计算机解算通风网路所依据的数学模型 186
第二节 扇风机特性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188
第三节 通风网路解算程序设计概要 191
第十章 矿井通风系统 202
第一节 概述 202
第二节 统一通风与分区通风 204
第三节 进风井与回风井的布置 207
第四节 主扇工作方式与安装地点 210
第五节 中段通风网路结构 214
第六节 采场通风网路结构及通风方法 217
第七节 矿井通风构筑物 224
第八节 通风系统的漏风及有效风量 235
第十一章 局部通风 240
第一节 局部通风的方法 240
第二节 局部通风计算 246
第三节 长巷道、天井掘进时的通风 255
第十二章 矿井通风设计 262
第一节 矿井通风设计的任务与内容 262
第二节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的原则 264
第三节 全矿所需风量的计算 265
第四节 风量分配 272
第五节 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274
第六节 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277
第七节 通风井巷经济断面的选择 278
第八节 通风设计经济部分的编制 280
第十三章 矿井通风检查与管理 282
第一节 矿井通风检查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282
第二节 全矿风量和风速的检查 283
第三节 矿井通风阻力的测定 285
第四节 矿井主要扇风机工况的测定 292
第十四章 矿井通风的几个补充问题 294
第一节 高山矿井的通风 294
第二节 使用柴油机设备的矿井通风 299
第三节 含铀金属矿山的排氡通风和防氡措施 303
第四节 深热矿井降温措施 306
第五节 空气预热 311
第一节 矿尘的产生及危害 316
第十五章 矿山防尘 316
第二节 通风除尘 323
第三节 湿式作业 330
第四节 密闭抽尘及净化 339
第五节 个体防护 356
第六节 测尘技术 359
第十六章 矿山防火 367
第一节 矿山外因火灾的预防 367
第二节 矿内内因火灾的预防 371
第三节 矿内火灾的消灭 383
第十七章 矿山防水 390
第一节 概述 390
第二节 矿井充水条件 390
第三节 地面防水 393
第四节 井下防水 394
第五节 发生透水事故时应采取的措施 403
第十八章 矿山救护 405
第一节 矿山救护的组织与工作原则 405
第二节 矿工自救措施 406
第三节 安全出口和出入井人员的统计 411
第四节 矿山救护主要设备 412
第五节 编制预防和处理事故计划(简称“防灾计划”) 415
附录Ⅰ 有关压力单位互换表 417
附录Ⅱ 用不完全的棚架支护的巷道之摩擦阻力系数α×104值 418
附录Ⅲ 其他各种井巷的摩擦阻力系数值 418
附录Ⅳ 各种局部阻力系数ξ值 419
附录Ⅴ 紊流扩散系数值 423
附录Ⅵ 第九章例题电算的源程序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