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候恒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
  • 页数:437 页
图书介绍:

目录序………………………………………………………………卫兴华绪论 1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政治经济学学科名称的由来(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 4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7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7)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1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15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1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26

第三节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 2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29)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32)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34

基础理论部分第一章商品经济及其一般规律性 38

第一节商品生产 39

商品生产的产生(39)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42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5) 商品的价值量(47) 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52

第二节商品交换 56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56) 货币的职能 64

第三节价值规律 72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72)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一般作用 77

第四节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80

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只能发展到商品经济(80) 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83) 商品经济的历史作用(86) 商品经济只有经过充分发展才能向产品经济过渡(89) 商品拜物教 90

资本主义部分上编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98

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98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98) 资本原始积累(100) 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 102

第二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105

货币向资本的转化(105)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06) 劳动力成为商品 108

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11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12)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16)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19

第四节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122

剩余价值率(122)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25)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27)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134

第五节工资 135

工资的本质(136) 工资的形式(138)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而斗争 142

第三章资本积累 146

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146

再生产的一般概念(146)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147)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150) 资本积累 152

第二节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56

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156)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158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159)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64

无产阶级贫困化 165

第三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72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173) 资本积累和剥夺剥夺者 175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178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178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资本职能形式的变化(178)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182) 产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和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85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 187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187)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92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196)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98

第三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201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201)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205)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210)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216

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 220

第五章剩余价值的分割 220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220)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224)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230

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233

商业资本(234) 商业利润(236) 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238

商业资本家对店员的剥削 239

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239

借贷资本(240) 借贷利息(241)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243

股份公司与股票价格 244

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 246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246) 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248) 土地价格和地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54

第五节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和阶级结构 255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及其源泉(256) 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256)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 259

第六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61

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26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26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264

第二节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269

经济危机是周期爆发的(269)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271

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274)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及其原因 275

第三节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 280

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281) 经济危机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化(282) 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283

附录一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有关理论的批判 286

关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价值理论(286) 关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生产理论(291) 关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人口理论 294

关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分配理论(297) 关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危机理论 305

下编 垄断资本主义第七章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310

第一节国内垄断 311

生产集中和垄断(311)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317

第二节国际垄断 323

资本输出(323)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327) 帝国主义列强从领土上分割世界 329

第三节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333

垄断与竞争(333) 垄断价格和垄断高额利润(335) 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338

第八章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和战后帝国主义经济 341

第一节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341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内容(341)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343)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345

第二节战后帝国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发展 349

研究和认识战后帝国主义经济特征的科学依据(349) 战后国内垄断的发展和变化(350) 战后国际垄断的发展和变化(357) 战后劳动力再生产的新条件和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变化 368

第三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7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7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37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37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378

第九章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381

第一节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 381

寄生性或腐朽性是帝国主义的特性(382) 垄断条件下生产和技术发展的两种趋势(383) 食利者阶层的增长和食利国的形成 388

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389) 帝国主义腐朽性在政治上的表现 391

第二节帝国主义是过渡的或垂死的资本主义 392

过渡性或垂死性是帝国主义的特性(392) 帝国主义的过渡性或垂死性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394) 帝国主义的过渡性或垂死性与帝国主义三大矛盾(395)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学说 397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99

两种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共处和斗争(399) 民族独立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402) 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胜利的必然性 405

附录二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观点评介 407

凯恩斯经济学(407)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413) 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