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文学经典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力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30420313
  • 页数:808 页
图书介绍:我国著名作家杨力教授,经过数十年呕心沥血,在科技书的撰写取得了辉煌成就之后,又在文化、科学、文学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杨力教授独立完成的《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丛书》是我国首部论著体形式,首部集文化、科学、文学为一体,首部囊括文、史、哲、医、自然科学成一套的大型综合文化巨著。全书把中国五千年以来灿烂的传统文化作了纵深的阐述,展示了中华民族瑰丽的文明智慧和辉煌的文化历程。全套丛书共分三部:《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中华五千年科学经典》、《中华五千年文学经典》。共550万字。三部书皆内容博大、论述精深,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是一部难得的传世之作。全书文笔优美,引人入胜,有较强的可读性。尤其观点新颖,创见性强,对各阶层读者都极有启示。因此,这套书既是一部极有珍藏价值的学术精品,又是一部雅俗共赏、读者面极广的大众书籍。该书的出版,必将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是这套丛书的第一部,共250万字,分上、下两册。全书对中国炎黄文化作了精湛的阐述,展示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瑰丽的历史画卷。该书以系统论述和专题探讨的形式,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典籍、人物、哲学、思想、宗教、艺术、文字……皆作了纵深的阐述,

目 录 3

上 册 3

第一卷古典诗艺术 3

第一章中国古典诗艺术概论 3

一、诗概述 3

二、先秦诗的艺术特色 4

三、汉魏诗的艺术特色 4

四、唐诗的艺术特色 5

五、宋诗的风采 6

六、唐诗兴衰的启示 7

第二章 《诗经》的艺术成就 9

一、《诗经》概说及主要内容 9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 11

三、《诗经》的艺术价值 33

四、《诗经》地位及其影响 45

第三章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价值 49

一、屈原传略 52

第四章屈原诗的艺术成就 52

二、屈原诗的艺术特色 53

三、屈原诗的贡献及其影响 58

四、屈原诗名篇赏析 60

第五章曹植诗的艺术成就 90

一、曹植传略 90

二、曹植诗的艺术特色 91

三、曹植诗的贡献及其影响 93

四、曹植诗名篇赏析 96

第六章 陶渊明诗的艺术成就 113

一、陶渊明传略 113

二、陶渊明诗的艺术特色 114

三、陶渊明诗的成就及其影响 115

四、陶渊明诗名篇赏析 117

第七章谢灵运诗的艺术成就 130

一、谢灵运传略 130

二、谢灵运诗的艺术特色 131

三、谢灵运诗的贡献及其影响 132

五、谢灵运诗名篇赏析 133

四、谢灵运与中国山水诗 133

第八章孟浩然诗的艺术成就 141

一、孟浩然传略 141

二、孟浩然诗的艺术特色 141

三、孟浩然诗的贡献及其影响 143

四、孟浩然诗名篇赏析 145

第九章王维诗的艺术成就 151

一、王维传略 151

二、王维诗的艺术特色 152

三、王维诗的贡献及其影响 154

四、王维诗名篇赏析 156

第十章李白诗的艺术成就 166

一、李白传略 166

二、李白诗的艺术特色 167

三、李白诗的贡献及其影响 170

四、李白诗名篇赏析 171

第十一章杜甫诗的艺术成就 192

一、杜甫传略 192

二、杜甫诗的艺术特色 193

三、杜甫诗的地位及其影响 197

四、杜甫诗社会影响的启示 200

五、杜甫诗名篇赏析 200

第十二章 白居易诗的艺术成就 223

一、白居易传略 223

二、白居易诗的艺术特色 224

三、白居易诗的贡献及其影响 228

四、白居易诗名篇赏析 231

二、杜牧诗的艺术特色 254

一、杜牧传略 254

第十三章杜牧诗的艺术成就 254

三、杜牧诗的贡献及其影响 256

四、杜牧诗名篇赏析 257

第十四章李商隐诗的艺术成就 263

一、李商隐传略 263

二、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264

三、李商隐诗的贡献及其影响 266

四、李商隐诗名篇赏析 267

一、苏轼传略 278

第十五章苏轼诗的艺术成就 278

二、苏轼诗的艺术特色 279

三、苏轼诗的贡献及其影响 284

四、苏轼诗名篇赏析 285

第十六章陆游诗的艺术成就 298

一、陆游传略 298

二、陆游诗的艺术特色 299

三、陆游诗的贡献及其影响 301

四、陆游诗名篇赏析 302

第十七章古代名诗精选赏析 315

第二卷古典词艺术 341

第十八章 中国古代词艺术概论 341

一、词概述 341

二、唐词的艺术特色 342

三、宋词的艺术特色 343

四、词及其艺术分类 345

五、宋词的阴柔、壮美两大风格 346

六、《周易》对中国语言艺术的贡献 351

七、唐、宋词兴衰的启示 354

八、宋词的启示 362

第十九章 花间派鼻祖温庭筠词的艺术成就 368

一、温庭筠传略 368

二、温庭筠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369

第二十章李白与二首千古绝唱 372

一、李白传略 372

二、李白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373

一、李煜传略 375

第二十一章晚唐词冠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375

二、李煜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376

第二十二章宋词泰斗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382

一、苏轼传略 382

二、苏轼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383

第二十三章 爱国派词宗师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391

一、辛弃疾传略 391

二、辛弃疾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392

第二十四章女词人代表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404

一、李清照传略 404

二、李清照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405

第二十五章 爱国词派的中坚陆游词的艺术成就 413

一、陆游传略 413

二、陆游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414

第二十六章北宋花间派词魁柳永词的艺术成就 420

一、柳永传略 420

二、柳永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421

第二十七章雅派词姜夔词的艺术成就 429

一、姜夔传略 429

二、姜夔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430

第二十八章词坛正宗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 437

一、周邦彦传略 437

二、周邦彦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438

第二十九章宋代词坛大师欧阳修词的艺术成就 447

一、欧阳修传略 447

二、欧阳修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448

第三十章 “婉约之宗”秦观词的艺术成就 457

一、秦观传略 457

二、秦观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458

第三十一章贺铸词的艺术成就 463

一、贺铸传略 463

二、贺铸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464

第三十二章张炎词的艺术成就 469

一、张炎传略 469

二、张炎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470

第三十三章黄庭坚词的艺术成就 477

一、黄庭坚传略 477

二、黄庭坚名篇艺术特色及赏析 478

第三十四章历代名词句选 483

第三卷古典赋艺术 495

第三十五章 中国古代赋艺术概论 495

一、赋概述 495

二、楚赋的风采 496

三、汉赋的风采 496

四、汉赋兴衰的启示 497

五、魏晋抒情小赋的崛起 500

八、唐宋散赋的特色 501

七、南、北朝微型小赋艺术 501

六、南、北朝抒情小赋的风采 501

第三十六章 中国古典赋的语言艺术 503

一、赋语言艺术概述 503

二、赋对中国文学语言艺术的重要作用 504

三、中国历代赋及其语言艺术 511

第三十七章楚赋的艺术成就 514

一、屈赋的艺术特色 514

二、宋玉楚赋的艺术特色 518

一、汉大赋概言 526

第三十八章汉大赋的艺术成就 526

二、汉赋的艺术特色 560

三、蔡邕与骈赋的艺术特色 564

第三十九章晋赋的艺术成就 566

一、左思《三都赋》与晋赋的艺术特色 566

二、向秀《思旧赋》与抒情小赋 578

第四十章唐宋散文赋的艺术成就 581

一、唐宋散文赋概说 581

二、唐宋散文赋的艺术特色 581

二、抒情小赋的艺术特色 590

第四十一章抒情小赋的艺术成就 590

一、抒情小赋概说 590

第四十二章 陆机文赋的艺术成就 610

一、文赋概说 610

二、文赋的艺术特色 610

第四十三章历代名赋词句精选 616

第四十四章 中国古典散文艺术概论 627

一、散文概述 627

(先秦散文) 627

第四卷古典散文艺术(上) 627

二、中国散文的艺术特色 628

第四十五章 中国先秦散文经典成就综述 632

一、《尚书》 632

二、《左传》 633

三、《国语》 634

四、《春秋》 634

五、《战国策》 635

六、《论语》 636

七、《老子》 637

八、《孟子》 639

九、《庄子》 639

第四十六章 《左传》的散文艺术 641

一、《左传》概略 641

二、《左传》文学艺术的贡献及其影响 642

三、《左传》散文的艺术特色 644

四、《左传》散文名篇赏析 648

一、《战国策》概略 680

第四十七章 《战国策》的散文艺术 680

二、《战国策》散文的艺术特色 681

三、《战国策》的文学价值及其影响 685

四、《战国策》散文名篇赏析 686

第四十八章 《国语》的散文艺术 725

一、《国语》概略 725

二、《国语》的散文艺术特色 726

三、《国语》散文的贡献及其影响 730

四、《国语》散文名篇赏析 731

一、庄子传略 756

第四十九章 《庄子》的散文艺术 756

二、《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757

三、《庄子》散文的贡献及其影响 764

四、《庄子》浪漫主义文学的价值及其影响 766

五、《庄子》散文名篇赏析 768

第五十章 《孟子》的散文艺术 784

一、孟子传略 784

二、《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785

三、《孟子》散文的贡献及其影响 788

四、《孟子》散文名篇赏析 791

下 册 811

第五卷古典散文艺术(下) 811

(历代散文) 811

第五十一章司马迁的散文艺术 811

一、司马迁传略 811

二、《史记》文学艺术特色 811

三、司马迁散文名篇赏析 811

第五十二章汉晋著名散文选评 850

一、韩愈传略 873

第五十三章韩愈的散文艺术 873

二、韩愈散文艺术特色 874

三、韩愈散文的贡献及其影响 879

四、韩愈散文名篇赏析 881

第五十四章柳宗元的散文艺术 912

一、柳宗元传略 912

二、柳宗元散文的艺术特色 913

三、柳宗元散文的贡献及其影响 916

四、柳宗元散文名篇赏析 917

一、欧阳修传略 929

第五十五章 欧阳修的散文艺术 929

二、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色 930

三、欧阳修散文的贡献及其影响 933

四、欧阳修散文名篇赏析 935

第五十六章苏洵、苏辙的散文艺术 958

一、苏洵及其散文艺术特色 958

二、苏辙及其散文艺术特色 959

三、苏洵散文名篇赏析 960

四、苏辙散文名篇赏析 975

第五十七章苏轼的散文艺术 985

一、苏轼传略 985

二、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 986

三、苏轼散文的贡献及其影响 990

四、苏轼散文名篇赏析 992

第五十八章 曾巩的散文艺术 1015

一、曾巩传略 1015

二、曾巩及其散文艺术特色 1015

三、曾巩散文名篇赏析 1016

第五十九章王安石的散文艺术 1025

一、王安石传略 1025

二、王安石散文艺术特色 1026

三、王安石散文艺术的影响 1029

四、王安石散文名篇赏析 1030

第六十章归有光的散文艺术 1042

一、归有光传略 1042

二、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 1043

三、归有光散文的贡献及其影响 1045

四、归有光散文名篇赏析 1046

第六十一章袁宏道的散文艺术 1060

一、袁宏道传略 1060

二、袁宏道散文艺术特色 1061

三、袁宏道散文的贡献及其影响 1063

四、袁宏道散文名篇赏析 1064

第六十二章姚鼐的散文艺术 1081

一、姚鼐传略 1081

二、姚鼐散文的艺术特色 1081

三、姚鼐散文的贡献及其影响 1083

四、姚鼐散文名篇赏析 1084

第六十三章袁枚的散文艺术 1097

一、袁枚传略 1097

二、袁枚散文的艺术特色 1097

三、袁枚散文的贡献及其影响 1098

四、袁枚散文名篇赏析 1099

第六十四章 梁启超的散文艺术 1112

一、梁启超传略 1112

二、梁启超的散文艺术特色 1113

三、梁启超散文的贡献及其影响 1116

四、梁启超散文名篇赏析 1118

第六卷古典戏剧艺术 1145

第六十五章元明清戏剧艺术成就概论 1145

一、戏剧概述 1145

二、元明清三代五大戏剧《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1146

第六十六章关汉卿《窦娥冤》的艺术成就 1151

一、关汉卿传略 1151

二、《窦娥冤》的艺术特色 1152

三、《窦娥冤》的成就及其影响 1155

第七卷古典小说艺术 1161

第六十七章 明清小说艺术概论 1161

第六十八章 《红楼梦》艺术成就 1164

第一节 概述 1164

一、《红楼梦》概略 1164

二、曹雪芹传略 1165

第二节 《红楼梦》的贡献及其影响 1166

一、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 1166

二、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1168

三、《红楼梦》开创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先河 1169

四、《红楼梦》是一部典型的文化小说 1171

第三节 《红楼梦》的结构艺术 1172

一、《红楼梦》绝妙的立体结构艺术 1172

二、《红楼梦》有机的人物结构艺术 1176

三、《红楼梦》的隐显结构艺术 1178

第四节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刻画艺术 1182

一、《红楼梦》人物传神的写形艺术 1183

二、《红楼梦》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 1184

三、《红楼梦》的人物个性 1190

第五节 《红楼梦》女性下层人物的典型形象 1196

一、《红楼梦》女性下层人物的反抗个性 1196

二、《红楼梦》下层人物的典型形象 1197

第六节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1200

一、《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艺术特色 1200

二、《红楼梦》雅、俗语的艺术特色 1213

三、《红楼梦》的诙谐语言艺术 1214

一、紧扣主题的境意技巧 1215

第七节 《红楼梦》写景艺术 1215

二、诗画一境的外景艺术 1216

三、以景言情的内景写意 1217

第八节 《红楼梦》的写物艺术 1218

一、《红楼梦》以物写戏之妙 1218

二、以物寄情的艺术手法 1220

三、《红楼梦》以物写人的艺术特色 1221

第九节 《红楼梦》的白描艺术 1222

一、白描艺术概言 1222

二、《红楼梦》人物形象的白描艺术 1223

三、《红楼梦》写景、物白描艺术 1225

第十节 《红楼梦》的写情艺术 1226

一、《红楼梦》的情韵艺术 1226

二、《红楼梦》的情语艺术 1227

第十一节 《红楼梦》的意识流写作艺术 1231

一、意识流概述 1231

二、意识流与内心独白 1231

三、意识流与梦境 1234

一、《红楼梦》的结构艺术宛如一幅太极图的缩影 1238

第十二节 《红楼梦》艺术与《易经》美学 1238

二、《红楼梦》虚实隐显与《易经》 1239

三、《红楼梦》阴柔谐美与《易经》 1239

四、《红楼梦》太极原理写作艺术 1240

第十三节 《红楼梦》与《金瓶梅》 1242

一、概述 1242

二、《金瓶梅》与《红楼梦》的艺术比较 1243

三、关于《红楼梦》与《金瓶梅》的思想性 1245

一、《红楼梦》借诗词刻画人物形象 1247

第一节 《红楼梦》诗词的艺术特色 1247

第六十九章 《红楼梦》诗词艺术 1247

二、《红楼梦》诗、词、曲、赋重在隐喻 1249

三、《红楼梦》诗词贵写情 1251

四、《红楼梦》诗词的现实主义典范 1252

第二节 《红楼梦》诗词在古典文学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1256

第七十章 《三国演义》艺术成就 1258

第一节 概述 1258

一、《三国演义》概略 1258

一、《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 1259

二、作者传略 1259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主题及思想内涵 1259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 1260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1262

一、《三国演义》的结构艺术 1262

二、《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1264

三、《三国演义》的语言艺术 1268

四、《三国演义》的悲剧艺术 1274

五、《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艺术 1276

二、《三国演义》是我国谋略小说的先驱 1278

第四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价值及其影响 1278

一、《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 1278

三、《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军事长篇小说的典范 1279

四、《三国演义》在国外 1279

第五节 《三国演义》成语、妙句、诗词选粹 1280

一、《三国演义》名句选 1280

二、《三国演义》佳段选粹 1281

三、《三国演义》诗词选 1283

第一节 概述 1288

第七十一章 《水浒传》艺术成就 1288

第二节 《水浒传》的写作艺术 1289

一、《水浒传》的写作背景 1289

二、《水浒传》的主题及思想性 1290

三、《水浒传》的结构艺术 1293

四、《水浒传》的人物塑造艺术 1296

五、《水浒传》的语言艺术 1304

第三节 《水浒传》的成就及其影响 1305

一、《水浒传》优秀诗词选粹 1306

第四节 《水浒传》语言艺术选粹 1306

二、《水浒传》精彩片断 1307

第七十二章 《西游记》艺术成就 1314

第一节 概述 1314

一、《西游记》作者及主要内容 1314

二、《西游记》创作背景及源流 1315

第二节 《西游记》的主题及思想内容 1316

一、《西游记》的主题 1316

二、《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1317

一、《西游记》的浪漫主义写作艺术 1319

第三节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1319

二、《西游记》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1321

三、《西游记》的语言艺术 1325

第四节 《西游记》的价值及其影响 1327

一、《西游记》是神魔小说的先驱 1327

二、《西游记》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 1328

三、《西游记》是宗教与神话、童话相结合的文学艺术形式 1328

第五节 《西游记》精彩片断选撷 1329

一、《西游记》精彩片段 1329

二、《西游记》诗词赋精选 1332

第七十三章 《史记》的文学艺术 1337

第一节 《史记》及司马迁 1337

第二节 《史记》的文学艺术特色 1338

一、《史记》的文学历史观 1338

二、《史记》开创了以史写人物的历史传记文学里程碑 1341

三、《史记》为我国批评文学的典范 1344

四、《史记》的发愤著书说 1344

一、《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山 1345

第三节 《史记》的文学价值及其影响 1345

二、《史记》是我国散文艺术的重要转折点 1346

三、《史记》是汉代语言艺术的丰碑 1348

四、《史记》开创了军事文学的新领域 1349

第八卷儒道佛古典文学艺术 1357

第七十四章儒家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 1357

第一节 儒家文学概述 1357

一、儒家文学的气质风格 1359

第二节 儒家文学的内涵及表现艺术 1359

二、儒家文学的艺术审美 1365

三、儒家文学的情操 1376

四、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1379

第三节 儒家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1381

第七十五章道家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 1383

第一节 道家文学概述 1383

第二节 道家文学艺术风格 1384

一、道家文学的浪漫主义风格 1384

二、道家文学的自然美特点 1389

三、道家的隐士文学笔调 1396

一、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1399

第三节 道家思想及道家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399

二、道家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1401

第七十六章佛教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 1403

第一节 佛教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概述 1403

一、佛家文学概述 1403

二、空悲文学及其影响 1405

三、因果轮回文学及其影响 1407

一、禅与诗 1408

第二节 禅文学及其影响 1408

二、禅悟对诗境的启示 1414

三、禅思对山水诗的影响 1415

第九卷古典音乐文学艺术 1421

第七十七章 中国音乐文学 1421

第一节 儒家音乐与文学 1421

一、孔子是中国音乐文学的先躯 1421

二、雅乐与中国宫廷文学 1422

四、音乐与词 1423

三、俗乐与民间文学 1423

第二节 道家音乐与文学 1424

一、道家自然之乐与文学 1425

二、道家仙逸之乐与文学 1425

三、道家的恬淡之乐与文学 1425

第三节 佛教音乐与文学 1426

第七十八章图腾及十二生肖与中国文学 1429

第一节 中国图腾文学概述 1429

第二节 十二生肖与文学 1430

第一节 中国古代神话文学 1437

第十卷文学美学卷 1437

第七十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1437

第二节 中国古代卜辞文学 1441

第八十章 《周易》与中国文学艺术理论 1443

第一节 《周易》奠定了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的原理 1443

第二节 《周易》气、神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1446

一、《周易》气原理与中国文学艺术的气韵风格 1446

二、《周易》神韵与中国文学艺术意韵 1447

一、《易经》与卜筮文学 1456

第八十一章 《易经》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456

第一节 《易经》与中国古代文学特色 1456

二、《易经》与圆道文学 1457

三、《易经》与龙凤龟文学 1458

第二节 《周易》是中国文学的渊源 1459

一、《周易》与中国文学艺术的渊源 1460

二、《周易》文学的仁义道德观与中国文学 1467

第一节 中国韵文的阴阳刚柔特色 1469

一、《易经》阴阳刚柔美学与中国文学艺术 1469

第八十二章 《易经》、《诗经》美学原理与古代文学审美 1469

二、《诗经》中的阴阳刚柔赋韵成就 1471

第二节 《周易》与中国散文 1474

一、《周易》是中国最早的散文体 1474

二、中国散文的阳刚美 1477

三、中国散文的阴柔美 1479

第三节 《周易》阴阳与文学 1481

一、阴阳刚柔与中国文学 1481

二、阴阳动静与中国文学 1488

三、《周易》阴阳虚实与中国文学艺术 1492

第四节 《周易》与神韵 1499

一、形神相感,形似神似 1500

二、形感神韵,贵在灵性 1502

三、意深神韵,妙在悟性 1503

第五节 《周易》与情韵 1504

一、情文相感,情深韵长 1504

二、气质各殊,情文亦异 1508

三、情感臆伪,贵在真实 1509

第六节 《周易》与韵味 1510

一、意深味长,韵味无穷 1511

二、意重味浓,意朴味淡 1512

三、意新味美,韵在汁鲜 1513

第七节 气与文学艺术 1515

一、气是文学艺术的生命 1515

二、气韵清浊与中国文学 1521

三、天人感应与中国文学 1528

一、潜意识创作的特点及其规律 1529

第八节 潜意识在文学创作上的应用 1529

二、我国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意识流写作特色 1530

第八十三章 《易经》的文学成就 1533

第一节 《易经》的文学成就 1533

一、《易经》中的诗歌 1534

二、《易经》中优美的词格语言 1537

三、《易经》中的散文及散文诗 1538

第二节 易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重大启示 1540

一、易学启示最高层次的文学必须是以社会美为风骨的文学 1541

二、易学启示人工美和自然美的统一是艺术美的最高层次 1543

三、易学启示人情美是文学的神魂 1547

第十一卷文学评论卷 1557

第八十四章 《周易》与文学批评标准 1557

第一节 《周易》文学审美、批评基本理论 1557

一、《周易》文学创作“至深观”及其影响 1557

二、《周易》文学创作“至新观”及其影响 1559

三、《周易》文学创作“至诚观”及其影响 1561

四、《周易》文学创作“至简观”及其影响 1563

二、气韵清浊观 1564

一、微言大义观 1564

第二节 古代其他文学审美批评观点概述 1564

三、“日新”动观 1566

四、神韵、味韵论 1566

五、禅思妙语论 1567

第八十五章 《文心雕龙》文论与《周易》文学审美 1569

第一节 《文心雕龙》文学观与《周易》 1570

一、《文心雕龙》书名的由来 1570

二、《文心雕龙》“人文”与《周易》 1571

三、《文心雕龙》的思想观与《周易》 1575

第二节 《文心雕龙》文学批评与《周易》 1576

一、《周易》日新观在《文心雕龙》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1576

二、《周易》变通观在《文心雕龙》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1577

三、《周易》简诚观对《文心雕龙》文学批评的影响 1579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文学美学理论与《周易》 1581

一、《周易》刚柔气势理论在《文心雕龙》中的应用 1581

二、《周易》阴阳消长理论在《文心雕龙》中的应用 1582

三、《周易》神用理论在《文心雕龙》中的应用 1584

第四节 《周易》文辞技巧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1585

第八十六章 《文心雕龙》文学审美与批评学 1588

第一节 《文心雕龙·原道篇》与文学审美 1588

一、“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1588

二、“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1590

三、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1592

第二节 《文心雕龙·通变篇》原理与文学审美 1593

一、“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 1594

二、“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 1595

三、“规略文体,直宏大体” 1596

第三节 《文心雕龙·神思篇》与文学审美 1597

一、“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1597

二、“人之禀才,迟速之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 1598

三、神用象通,情变所孕 1600

第四节 《文心雕龙·风骨篇》与文学审美 1600

一、《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 1601

志气之符契也 1601

二、“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跃而高翔,固文笔之鸣风也” 1602

篇体光华” 1603

三、“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 1603

第五节 《文心雕龙·体性》与文学审美 1604

一、“然才有庸隽,气有刚柔,字有浅深,习有雅 1604

郑” 1604

二、“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1605

三、“若总其归涤,则数穷八体” 1605

第六节 《文心雕龙·物色》与文学审美 1606

一、“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1607

三、“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 1608

心而徘徊” 1608

二、“宗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 1608

第七节 《文心雕龙·情采》与文学审美 1609

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 1610

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1610

二、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 1611

而造情 1611

三、“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经,采滥辞诡,则心 1612

理愈翳” 1612

体成势也” 1613

第八节 《文心雕龙·定势》与文学审美 1613

一、“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奠不因情立体,即 1613

二、“此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者也” 1614

三、“文之体指,虚实强弱……文之任势,势有刚 1615

柔” 1615

四、“自近代辞人,率好诡巧,原其为体,讹势所 1615

变” 1615

第九节 《文心雕龙·辨骚》与文学审美 1615

一、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 1616

莫之能追” 1617

二、“自《九怀》以下,遽蹑其迹,而屈宋逸步, 1617

三、论述了要善于汲取《楚词》的精华 1618

第十节 《文心雕龙·宗经》与文学审美 1619

一、“三极彝,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 1619

道,不刊之鸿教也” 1619

二、“此圣文之殊致,表里之异体者也” 1620

三、“可谓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者也” 1621

四、“是以梦艳汉侈,流弊不还,正末归本,不其 1622

懿欤”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