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於可训 1
第一辑 文学史写作与先锋小说 3
本质主义的迷思——论当代文学史写作中的“知识共同体”与“文学谱系学” 3
论先锋作家的真实观 15
延伸与转化——论先锋作家的“文学笔记” 28
当代先锋作家生存哲学的价值变迁 46
神话思想的消解:从“伤痕小说”到“意识流小说” 59
祛魅现代性与重写文学史——论以道家文化为中心的文学谱系学 72
第二辑 当代重要作家作品研究 87
言与象的魅惑——论韩少功小说中的语言哲学 87
从迷途到“相遇”——史铁生小说的宗教哲学 101
经典的复述与重写——论残雪的“文学笔记”创作 114
颠覆历史理性——余华小说的启蒙叙事 127
叙事伦理的两难——洪峰小说新论 137
伦理记忆与道德重构——方方小说中的伦理问题 148
开启文化寓言之门——评贾平凹新作《高老庄》 157
“她们”的命运——林白小说的女性人物 165
他的叙述维护了谁——李锐小说的价值立场 173
第三辑 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史论 187
话语、策略与权力——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在中国大陆的传播 187
“对话”与“潜对话”2——略论“现代派”论争中的文学接受 199
语言的竞技——论新时期初存在主义文学的传播策略 210
被阐释的命运——卡夫卡在新时期初的中国 227
西方现代派文学传播的五四源流 240
“无边的现实主义”——论新时期初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传播策略 255
论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新时期初中国大陆的传播 268
第四辑 五四文学及其他 285
五四小说的伦理叙事 285
五四精神:文化启蒙,还是个人自由? 297
理解五四 306
重读《我在霞村的时候》 316
文化与政治的双重批判——老舍话剧创作的批判精神 324
“我”与“你”——湖北当代作家主体意识的类型分析 329
绵延:生命之维——评《为什么总是忧伤?》 339
后记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