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教的起源 1
第一节 历史背景 2
一、秦汉时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2
二、统治思想的宗教化 5
第二节 思想渊源 9
一、先秦的神仙思想和道家思想 9
二、崇尚黄老的社会思潮和黄老道 14
三、鬼神信仰与墨家思想 21
四、儒学及阴阳五行思想 25
第二章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 28
第一节 早期道教经书和民间道教 29
一、《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 29
二、五斗米道与太平道 36
第二节 道教在魏晋时的分化和发展 44
一、天师道在北方的传播 44
二、天师道在巴蜀地区的继续传播和发展 46
三、道教在江南地区的传播 49
四、道教向上层的发展 52
五、葛洪对神仙思想的总结 54
六、上清派的出现及其《上清经》、《大洞真经》的基本思想 58
七、灵宝派的出现及《灵宝经》 61
第三节 道教在南北朝的改造和充实 63
一、寇谦之对天师道的改造 63
二、道教在北齐、北周及楼观道的兴起 69
三、北朝的佛、道斗争 72
四、陆修静改革天师道和对灵宝派的发展 75
五、南朝的佛道斗争及融合 81
六、道教在梁、陈的发展及陶弘景与茅山宗 85
第四节 道教经书的大量造作和道馆(观)的兴起 94
一、经书的大量造作 94
二、经书目录的编制及三洞四辅分类法的基本确立 95
三、道馆(观)制度的兴起及戒律的制订 98
第三章 隋唐五代北宋道教 103
第一节 隋至盛唐道教的兴盛与教理大发展 103
一、道教在隋代的转折 103
二、盛唐道教的鼎兴 111
三、道教学者的涌现和道教理论的发展 135
四、道教教义、科仪、经籍的整理和编纂 143
五、张果的内丹说 147
第二节 安史之乱后至五代十国期间曲折前进的道教 149
一、中、晚唐统治者与道教 149
二、五代十国帝王与道教 154
三、唐末五代道派的传系 156
四、道教学者及其著述 158
五、外丹的历史发展及其唐代主要炼丹著作 165
六、唐末五代内丹术及崔希范、彭晓的内丹思想 166
第三节 北宋道教的复兴和发展 168
一、宋初统治者与道教 168
二、北宋政府对道教的管理制度 174
三、北宋中后期的道教政策及道、佛关系 177
四、北宋道派概况 185
五、北宋道教理论 192
六、北宋外丹术 197
七、北宋的修道及斋醮科仪 198
八、北宋《道藏》的编纂及《云笈七签》 200
第四章 道教在金与南宋的发展、改革及道派分化 205
第一节 太一教、大道教及全真道在金代的创立及发展 206
一、太一教的创立 206
二、大道教的创立 207
三、全真道的创立 209
四、金廷与三大新兴道派 211
第二节 道教在南宋的发展 213
一、南宋统治者与道教 213
二、南宋道派概况 215
第五章 元代道教的兴盛以及明初中期的道教 224
第一节 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三大道派的发展 225
一、全真道的发展 225
二、大道教的发展 232
三、太一道的发展 235
第二节 龙虎山张天师一系及其支派玄教 236
一、张天师一系的传承及发展 236
二、龙虎宗支派玄教 237
第三节 茅山、阁皂及神霄、清微、东华、天心、净明诸派 240
一、茅山与阁皂二宗的传衍 240
二、神霄、清微、东华、天心诸派的传衍 242
三、净明道的重建 245
第四节 各道派的会归与合并 247
一、符?各派的会归与正一道的形成 247
二、丹鼎派的会归合流 248
第五节 明初、中期道教的发展和兴盛 251
一、明初、中期统治者与道教 251
二、正一道和全真道 279
第六节 道教对社会的影响及“三教合一”思想的深入 295
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295
二、“三教合一”思想的深入发展 297
第六章 道教在明后期至清嘉道间的衰降 304
第一节 进入衰降期的道教 304
一、明后期、清嘉道间皇室与道教的关系 304
二、道教进入衰降期的主要表现 310
三、《万历续道藏》的编纂及东派、伍柳派丹法 311
四、正一道的基本状况 315
五、全真道的基本状况 322
第七章 鸦片战争以后至民国时期的道教 342
第一节 鸦片战争以后道教与统治者的关系以及转向民间发展的基本情况 343
一、统治者的抑制政策 343
二、道教在民间的发展 347
第二节 近现代全真道和正一道的传承 350
一、全真道的传承 351
二、正一道的传承 364
第三节 丹法西派创始人李西月及黄裳的内丹思想 367
一、李西月及其西派丹法 367
二、黄裳的内丹思想 369
第四节 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 370
一、陈撄宁与《扬善半月刊》 370
二、陈撄宁的仙学思想 376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道教会 381
一、民国初至抗日战争胜利前的道教会 381
二、抗日战争胜利后的道教会 386
第六节 道书编纂及学术界研究道教的主要成果 388
一、新著道书 388
二、道教丛书的编纂 391
三、明版《道藏》涵芬楼影印本的印行及《道藏举要》 392
四、道教研究成果 393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道教 396
第一节 道教的新生及其对新时代的适应 397
一、政治思想、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上的重大变化 397
二、宫观管理体制方面的重大变化 399
三、宫观经济生活方面的重大变化 400
四、教会组织方面的重大变化 401
第二节 失误的政治运动中的道教 402
一、“反右斗争”对道教的波及 402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道教 404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道教 408
第三节 新历史时期中的道教 409
一、新时期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09
二、党的宗教政策在道教界的落实 411
三、道教发展的新气象 413
四、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