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氏族 1
第一节 氏族概说 1
一、上古社会组织 1
二、中华民族之族系 6
三、氏族之定义 14
四、中华民族之融合 15
第二节 姓氏起源 16
一、姓氏含义 16
1.姓之含义 16
2.氏之含义 18
3.姓氏在含义上之区别 21
二、姓氏起源 22
1.以国为氏 22
2.以郡国为氏 27
3.以邑为氏 28
4.以乡为氏 32
5.以地为氏 33
6.以姓为氏 35
7.以字为氏 37
8.以名为氏 40
9.以次为氏 42
10.以族为氏 44
11.以官为氏 44
12.以爵为氏 45
13.以凶德为氏 46
14.以吉德为氏 46
15.以技为氏 46
16.以事为氏 47
17.以谥为氏 47
18.以爵系为氏 48
19.以国系为氏 48
20.以族系为氏 48
21.以名氏为氏 49
22.以国爵为氏 49
23.以邑系为氏 49
24.以官名为氏 49
25.以邑谥为氏 50
26.以谥氏为氏 50
27.以爵谥为氏 50
28.代北复姓 50
29.关西复姓 52
30.诸方复姓 52
31.代北三字姓 53
32.辽姓金姓元姓清姓 53
三、姓氏混淆 58
1.姓氏不分 59
2.赐姓 59
3.冒姓 60
4.改姓 61
5.避讳 61
6.避仇 62
7.音讹 62
8.省文 63
9.华化 63
10.以名字官地为氏 63
11.以恶德为氏 64
12.外来之姓 64
13.夷汉姓之混淆 64
14.吹律定姓及其他 65
第三节 姓氏演变 66
一.殷商以前 66
1.从图腾演变为姓 66
2.由姓分衍为氏 66
3.父系之发达与姓族之解体 67
二、周代 67
1.姓之保存由母系转移到父系 67
2.封建宗法与氏之演变 68
3.姓氏演变与婚姻关系 69
4.氏之平民化与宗族组织之解体 70
三、秦汉以后 74
1.废姓用氏,以氏为姓 74
2.姓氏合一变姓 76
3.姓之多元化结论 79
第四节 姓氏功用 84
一、维系血缘亲属关系 84
1.姓之功用 84
2.氏之功用 84
二、姓别婚姻氏别贵贱 85
1.姓别婚姻 85
2.氏别贵贱 87
第五节 一百大姓考 89
1.陈姓 89
2.林姓 90
3.黄姓 90
4.张姓 91
5.李姓 92
6.王姓 93
7.吴姓 93
8.刘姓 94
9.蔡姓 96
10.杨姓 96
11.许姓 97
12.郑姓 98
13.谢姓 98
14.郭姓 99
15.洪姓 100
16.丘(邱)姓 100
17.曾姓 101
18.廖姓 101
19.赖姓 102
20.徐姓 103
21.周姓 103
22.叶姓 104
23.苏姓 105
24.庄姓 105
25.江姓 106
26.吕姓 107
27.何姓 107
28.罗姓 108
29.高姓 108
30.萧姓 109
31.潘姓 110
32.朱姓 110
33.简姓 111
34.钟姓 111
35.彭姓 112
36.游姓 113
37.詹姓 113
38.胡姓 114
39.施姓 115
40.沈姓 115
41.余姓 116
42.赵姓 116
43.卢姓 117
44.梁姓 118
45.颜姓 118
46.柯姓 119
47.孙姓 120
48.魏姓 121
49.翁姓 122
50.戴姓 123
51.范姓 124
52.宋姓 125
53.方姓 125
54.邓姓 126
55.杜姓 127
56.傅姓 128
57.侯姓 129
58.曹姓 129
59.温姓 130
60.薜姓 131
61.丁姓 132
62.马姓 133
63.蒋姓 134
64.唐姓 135
65.卓姓 136
66.蓝姓 136
67.冯姓 137
68.姚姓 138
69.石姓 138
70.董姓 139
71.纪姓 139
72.欧姓 140
73.程姓 141
74.连姓 141
75.古姓 141
76.汪姓 142
77.汤姓 143
78.姜姓 144
79.田姓 144
80.康姓 145
81.邹姓 146
82.白姓 147
83.涂姓 147
84.尤姓 148
85.巫姓 149
86.韩姓 149
87.龚姓 150
88.严姓 151
89.袁姓 151
90.钟姓 152
91.黎姓 152
92.金姓 153
93.阮姓 153
94.陆姓 153
95.倪姓 154
96.夏姓 154
97.童姓 155
98.邵姓 155
99.柳姓 155
100.钱姓 156
第六节 氏族著述 156
1、姓源韵谱 156
2.元和姓篡 156
3.古今姓氏书辨证 157
4.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157
5.姓氏急就篇 157
6.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 158
7.蒙古新字百家姓 158
8.帝王系谱 159
9.通志氏族各 159
10.千姓编 159
11.阙里世系 159
12.皇朝百族谱 160
13.姓源珠玑 160
14.万姓统谱附氏族博考 160
15.姓觿 160
16.姓汇 161
17.姓氏谱篡 161
18.奇姓通明 161
19.重编百家姓五种 161
20.御制百家姓满汉对音 162
21.史姓韵编 163
22.姓氏谱 164
23.千家姓文 164
24.历朝人物氏族会编 164
25.氏族笺释 164
26.希姓补 164
27.群史姓篡韵谱 165
第七章 家庭 166
第一节 绪论 166
一、家、家庭、家族 166
二、家(家庭)之起源 169
三、家庭之类型 172
四、家庭之重要 178
1.家庭对个人之重要 179
2.家庭对社会之重要 179
3.家庭对国家之重要 180
4.家庭对民族之重要 181
五、中国家族社会之特性 181
第二节 婚姻与家庭 208
一、婚姻之缘起 208
1.母系与父系 208
2.婚姻之始 210
二、婚姻之目的 211
三、婚姻之类型 213
1.多夫多妻制 214
2.一夫多妻制 217
3.一夫一妻制 224
四、择偶之范围 228
五、婚姻之方式 235
1.早期之方式 235
2.后期之方式 241
3.特殊之方式 247
六、婚姻之成立 256
1.婚姻之年龄 257
2.婚姻之责任 261
七、婚姻之程序 265
1.六礼 267
2.婚约 268
3.仪文 270
八、婚姻之消灭 273
1.自然之消灭 273
2.人为之消灭 279
九、婚姻与家庭之关系 291
1.婚姻与家族之关系 291
2.婚姻与配偶之关系 300
3.婚姻与亲属之关系 313
第三节 家庭社会形态 314
一、概说 314
二、上古家族社会 317
三、中古家族社会 324
四、近代家族社会 332
五、现行家庭形态 335
六、中国家庭之今昔比较 338
1.传统家族制度 338
2.现代家庭态势 342
第四节 家庭教育 349
一、绪言 349
1.家庭教育之界说 349
2.家庭教育之重要 350
3.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之关系 351
二、胎教与幼教 352
1.胎教 352
2.幼教 353
三、女教 356
1.中国旧日女子之地位 356
2.中国传统女教之情形 359
第八章 伦理 361
第一节 绪论 361
一、伦理与伦理学 361
二、伦理之起源 362
三、伦理之特质 362
1.人为中心 362
2.人性 365
3.理性 366
四、伦理之精神 367
1.仁爱精神 367
2.平等精神 368
3.王道精神 369
第二节 历代伦理思想 371
一、先秦之伦理思想 371
1、唐虞时代之伦理思想 371
(1)概说 371
(2)尧舜之伦理思想 372
(3)皐陶之伦理思想 373
(4)结语 373
2、三代之伦理思想 374
(1)禹之伦理思想 374
(2)成汤、伊尹及箕子之伦理思想 375
(3)周公之伦理思想 375
(4)易经之伦理思想 375
(5)结语 376
3、春秋战国时代之伦理思想 377
(1)儒家之伦理思想 377
①孔子 377
②子思 378
③孟子 379
④荀子 383
(2)道家之伦理思想 387
①老子 387
②庄子 390
③鹖冠子 392
(3)杨朱之伦理思想 392
(4)墨家之伦理思想 394
(5)法家之伦理思想 397
①管子 398
②申子 400
③商子 400
④韩非子 401
(6)结语 404
二、汉代六朝之伦理思想 406
1.汉代之伦理思想 406
(1)前汉之伦理思想 409
①淮南子 409
②董仲舒 411
③扬雄 413
④刘向 414
(2)后汉之伦理思想 414
王充 415
2、六朝之伦理思想 415
颜之推 416
三、隋唐五代之伦理思想 416
1、隋代之伦理思想 416
王通 417
2、唐代之伦理思想 418
(1)韩愈 418
(2)李翱 419
3、五代之伦理思想 420
陈抟 420
四、宋代之伦理思想 420
1、王安石 421
2、邵雍 421
3、周敦颐 422
4、张载 424
5、程颢 425
6、程颐 426
7、谢良佐 427
8、杨时 428
9、朱熹 428
10、陆九渊 430
11、杨简 432
五、元明清之伦理思想 432
1、元代之伦理思想 432
(1)许衡 432
(2)吴澄 433
(3)郑玉 433
2、明代之伦理思想 433
王守仁 434
3、清代之伦理思想 435
(1)顾炎武 435
(2)陆陇其 436
(3)陆世仪 436
(4)陈确庵 437
(5)张履祥 437
(6)黄宗羲 437
(7)汤斌 438
(8)戴震 438
(9)赵御众 439
(10)俞樾 439
(11)俞正燮 440
第三节 伦理道德 441
一、道德之意义 441
二、道德之起源 443
三、道德之纲目 443
1、九行 443
2、九德 444
3、八德 444
4、十义 445
5、三纲 445
6、三德 446
7、三达德 446
8、三纲六纪 447
9、五典(五常、五伦、五品) 447
10、五达道 449
11、六行 449
12、六德 449
13、四行 450
14、四端 451
15、四维 451
16、四仪 452
17、四德 452
第四节 伦理之实践 454
一、夫妇伦之实践 454
二、父子伦之实践 463
三、兄弟伦之实践 500
四、宗族戚党伦之实践 515
五、师友伦之实践 523
六、君臣伦之实践 534
第九竟 礼 俗 573
第一节 嘉礼 573
一、冠礼 573
1.冠义 573
2.士冠礼之仪节 573
3.天子诸侯大夫冠礼 575
4.女子笄礼 575
二、婚姻礼俗 577
1.婚义 577
2.婚礼之仪节 577
3.婚俗 578
三、燕礼 584
1.燕义 584
2.燕礼之仪节 585
3.飨礼 585
4.公食大夫礼 586
四、射礼 586
1.射义 586
2.大射仪 587
3.乡射礼之仪节 587
4.投壶(附图) 588
五、乡饮酒礼 588
1.乡饮酒义 588
2.乡饮酒礼之仪节 589
第二节 宾礼 589
一、相见礼 589
1.士相见礼之仪节 589
2.士见于大夫 590
3.大夫相见 590
4.臣见君 590
二、聘礼 590
1.聘义 590
2.聘礼之仪节 591
三、觐礼 592
1.觐义 592
2.觐礼之仪节 592
第三节凶礼 593
一、札礼 593
二、灾礼 593
三、禬礼 593
四、恤礼 594
五、唁礼 594
六、问疾礼 594
七、丧礼 595
第四节吉礼 602
一、祭天地 602
1.郊祭 602
2.祈谷 604
3.大雩 604
4.明堂 605
5五帝四时 606
6.寒暑 607
7.日 月 608
8.星辰 609
9.风雨云雷 609
10.方丘祭地 610
11.社稷 611
二、祭山川 613
1.望祭 613
2.祀山川 614
3.封禅 616
4.五祀 616
5.禋六宗 617
6.祭四方 617
7祭四类 618
8.祀高禖 619
9.蜡腊 619
10.傩、酺、盟诅、衅 620
三、人鬼 623
1.宗庙时享 623
2.禘袷 625
3.特牲馈食礼 625
4.少牢馈食礼 626
5.祀先代帝王 626
9.祭先圣先师 627
7.亲耕享先农 629
8.亲蚕享先蚕 629
第五节祭祖与泛祀 630
一、祭祖 630
二、泛祀 631
1.太岁风云雷雨之神 631
2.五岳五镇之神 631
3.四海四渎之神 633
4.山川之神 633
5.社稷土地之神 642
6.龙神 642
7.城隍之神 643
8.圣贤忠烈之神 643
9.通祀之神 644
10.道教之仙 645
11.释教之佛 646
第六节迷信与禁忌 648
一、迷信 648
1.古有生肖之说 648
2.古救日食状况 648
3.古重视卜筮 649
4.古吴楚地方有九姑玄女课 650
5.古人信相术 650
6.古人信算命之术 651
7.战国秦汉相术能以纹理知休咎 651
8.古有避邪之法 651
9.古楚人有结蒲人、艾人之习 652
10.古有压惊之俗 652
11.古有殉葬之俗 652
12.古有巫术 653
13.古有呪术 654
14.宋以来有求签之风 655
15.古有祓禊之俗 655
16.边疆有跳神之俗 656
17.民俗又有扶乩于神坛者 656
18.古有占梦之俗 657
19.古有择日之术 657
20.俗以纸钱为冥资 658
21.古以刍狗祷病 659
22.古以狗矢浴不祥 659
23.古人迷信蛇妖 660
24.周及汉皆恶枭鸣唐以枭为报喜 660
25.古以女为不祥 660
26.古有祝盗与定交之俗 661
27.古有驱疫之术 661
28.古祀鬼神有用纸马者 661
二、禁忌 662
1.忌日 662
2.周时忌子卯日 662
3.古以桃木避不祥 663
4.古忌晦日 663
5.汉忌癸亥日 664
6.古忌五月五日生 664
7.汉及六朝人忌辰日哭丧 664
8.古忌东益宅 665
9.古忌迎太岁动作 665
10.春秋时忌见科雉及两头蛇 665
11.东汉时杂忌讳 666
12.古人有填讳之俗 667
第七节 岁时节俗 668
一、旧历节俗 668
1.元旦 668
2.花市 669
3.人日 669
4.顺星 669
5.天公诞日 669
6.云开节 670
7.上元 670
8.耗磨日 671
9.筵九 671
10.天穿节 672
11.小添仓 672
12.填仓 672
13.分龙节 673
14.扇天卜 673
15.撑旱船 673
16.中和节 673
17.踏青节 674
18.文昌诞日 674
19.立春 674
20.春社、秋社 675
21.仲春丁期 675
22.上戊 675
23.花朝 676
24.寒食 676
25.清明节 677
26.上巳 677
27.禹生日 678
28.妈祖诞辰 678
29.东岳诞辰 678
30.佛诞日 678
31.浣花日 679
32.城隍出巡 679
33.女儿节 679
34.扇市 679
35.端午 680
36.立夏 681
37.宁贶节 681
38.关羽诞日 681
39.伏日 681
40.天贶节 682
41.夏至 682
42.荷花生日 682
43.火节 683
44.七夕 683
45.中元 683
46.天医节 684
47.立秋 684
48.中秋节 684
49.孔子诞辰 685
50.重明节 685
51.重阳节 685
52.小重阳 686
53.送寒衣 686
54.下元节 687
55.冬至 687
56.逐疫 687
57.腊日 688
58.尾牙 689
59.祀灶 689
60.小过年 690
61.年头禁 690
62.小除夕 690
63.除夕 690
第十章 宗教 693
第一节 我国历代之宗教社会 693
一、中华民族与宗教 693
二、中华民族宗教之起源 696
1.图腾崇拜 696
2.庶物崇拜与群神崇拜 698
(1)崇拜日月 698
(2)崇拜星辰 698
(3)崇拜风雨 699
(4)崇拜寒署 699
(5)崇拜社稷 699
(6)崇拜山川 699
3.开辟之神话 700
4.感生之神话 702
5.巫觋与卜筮 703
三、上古三代之宗教社会 705
1.神示鬼鬽之崇拜 705
2.祭祖之起源与意义 708
3.周代宗教思想之变迁 711
(1)明堂制度与宗教 711
(2)天道观念之变迁 713
(3)学者之宗教思想 714
四、秦汉时期之宗教社会 716
1.谶纬与迷信 716
2.佛道之影响 719
3.厌世之思想 720
五、魏晋六朝之宗教社会 722
1.魏晋六朝思想之演变 722
2.清谈与纵乐之人生观 723
3.道佛思想之发展影响 725
六、唐宋至元之宗教社会 728
1.外来宗教之发展与影响 728
(1)天主教于此时期之发展 728
①景教之传布 728
②也里可温教之传布 730
(2)回教之影响与发展 731
(3)袄教之发展 732
(4)摩尼教之发展 733
2.儒佛道之相互关系 734
(1)对天之讨论 734
(2)辟佛之言论 736
(3)理佛之关系 737
(4)佛道之发展 740
七、明清近代之宗教社会 741
1.佛道之衰落 741
2.天主基督教之影响 743
3.回教之发展 744
4.太平天国与宗教 745
5.宗教思想之演变 748
(1)秘密社会与宗教 748
(2)科学思想与宗教 751
(3)思想变迁与趋势 752
八、结论 753
第二节 我国自有之宗教 754
一、道教 754
1.道教之起源 754
(1)道之名义 754
①道家之道 754
②道教之道 755
(2)道教与道家之关系 756
(3)道教所尊奉之祖师 758
(4)道教与古代之巫祝方士 760
(5)道教经典所述之起源 761
2.道教之分期 763
(1)道教创立时期(东汉至晋) 763
(2)教会组织时期(南北朝) 764
(3)教理研究时期(隋至五代) 765
(4)教权确立时期(宋至明万历) 766
(5)继承退化时期(明清至现代) 768
3.道教之经典 769
(1)道藏之编辑 770
(2)道藏之内容 772
(3)道藏目录详注 773
(4)道藏辑要 774
(5)道藏精华 775
4.道教之组织 777
(1)道观 777
(2)道士 778
5.道教之教说 779
(1)神仙 779
①天神地祗人鬼 781
②身中诸神 783
③洞天福地 783
(2)方术 785
①诵经 785
②祈禳 786
③符咒 786
④三尸 788
(3)修养 789
①炼丹服食 790
②房中术 794
③乘跷变化 795
④导引 796
⑤沐浴 797
(⑥心性 797
⑦守一存思 799
(4)规律 800
①传授 800
②赏善罚恶 800
③斋戒清规 801
6.道教之派别 804
(1)天师道 804
(2)茅山道 805
(3)太平道 806
(4)武当道 807
(5)丹道派 808
①文始派 808
②北派 809
③南派 812
④东派 813
⑤西派 814
⑥中派 815
⑦青城派 816
⑧伍柳派 817
⑨三峰派 818
(6)真大教 818
(7)太一教 820
二、萨满教 822
1.萨满教之性质 822
2.萨满教之流播 823
3.近代影响之部族 825
三、理教 825
1.教宗与世代 825
2.教义与经典 828
3.立教之沿革 829
第三节 外来传入之宗教 830
一、佛教 830
1.佛教之特性 830
2.历代佛教之传布 831
(1)后汉佛教之传入 831
(2)魏晋之佛教 832
(3)南北朝之佛教 833
①法社与义邑 833
②僧祗户与佛图户 833
③佛寺、僧尼与僧官 833
④南朝帝王与佛教 834
⑤北朝帝王与佛教 835
(4)隋之佛教 837
①广建舍利塔 837
②五众与四方馆 837
③天台宗、三论宗与末法思想 838
(5)唐之佛教 839
①佛教制度与僧尼地位之确定 839
②州立之官寺与内道场 840
③僧尼薄籍与度牒、戒牒 841
④僧尼之管理制度 842
⑤僧尼之社会活动 843
⑥会昌法难 844
(6)五代之佛教 845
①华北之佛教 845
②周世宗废佛 845
③吴越与南唐之佛教 846
④禅宗五派分张 847
(7)北宋之佛教 848
①复兴佛教之政策 848
②戒坛之设立与受戒制度 849
(8)南宋之佛教 850
①禅宗之开展 850
②宋儒与佛教 851
③净土教与念佛结社 852
(9)辽金之佛教 854
①辽之帝室与佛教 854
②二税户及信仰之普及 855
③金之帝室与佛教 855
④度牒公卖与教团统制 856
⑤金代佛教之特色 856
(10)元代之佛教 857
①元代帝室与佛教 857
②元朝对佛教之统制 858
③道佛二教之争执 858
④元朝佛教各宗派 859
⑤教团之膨胀 859
(2)明代之佛教 860
①明代佛教之本质 860
②明太祖对佛教之统制 860
③明代佛教之实况与卖牒 861
④各宗互融与四大师 862
⑤三教融合与居士佛教 863
(3)清代之佛教 863
①清代对佛教之统制 864
②清朝之民众教化 864
③清代佛教之各宗派 865
④居士佛教之流行 866
⑤太平天国与清末佛教之崩溃 866
3.区域性之佛教支流——喇嘛教 867
(1)源流及宗派 867
①原属西藏区域性之佛教 867
②喇嘛教之称谓与宗主 868
③喇嘛教宗派之分立 869
④西藏达赖与班禅之承袭 870
⑤蒙古哲布尊丹巴与章嘉 875
(2)摄化之部族 875
(3)寺庙与僧侣 878
二、回教 880
1.回教之名称 880
2.回教之起源 881
(1)阿拉伯为回教之发源地 881
(2)圣先知——穆罕默德 881
3.教义与圣典 882
(1)基本信仰 882
(2)回教圣典——古兰经 883
(3)教徒之宗教工作 883
4.回教在中国之沿革 885
(1)回教之传入中国 885
(2)回教在中国之分期 886
①唐宋时期之回教 886
①元明时期之回教 887
②清代时期之回教 888
5.回教在中国之分布 890
6.回教在中国之宗派 891
三、天主教 892
1.天主教之起源 893
(1)历史之演进 893
(2)政治背景 893
(3)宗教因素 894
(4)经济制度 894
2.天主教之教义 895
(1)天主创造天地万物 895
(2)人类始祖之背命及其后果 895
(3)天主预备救世主之道路 895
(4)耶稣之救赎 895
(5)天堂、地狱、炼狱 896
(6)玛利亚为教会之母 896
3.天主教之经典 896
(1)旧约 896
①历史书 896
②训诲书 897
③先知书 897
(2)新约 897
①四部福音 897
②宗徒大事录 898
③宗徒书信 898
④默示录 898
4.天主教之圣事 900
①洗礼圣事 900
②坚振圣事 900
③圣体圣事 900
④告解圣事 901
5.天主教于中国之传布 901
(1)天主教于唐代之传布 901
(2)天主教于元代之传布 902
(3)天主教于明代之传布 903
(4)天主教于清以来之传布 904
6.天主教之组织 905
(1)治理教务之组织 905
①教宗 905
②主教 906
③司铎 906
④教友 907
(2)辅佐教务之组织 907
①教廷 907
②修会 908
③善会 908
四、基督教 909
1.基督教之起源 909
(1)宗教改革之原因 909
①欧洲政治之情势 909
②知识界之骚动 910
③经济制度之不稳定 910
④社会与宗教之情势 910
(2)宗教改革之形成 911
①马丁路德及宗教改革 911
②欧洲其他国家之改教 911
2.基督教于中国之传布 912
(1)基督教与教难 912
(2)各教派在中国之传布 914
①公理宗 914
②信义宗 914
③圣公宗 915
④浸信宗 915
⑤长老宗 916
⑥循道宗 916
⑦内地会 917
⑧其他教会 917
3.基督教之组织 918
(1)教会之组织制度 918
①监督制 918
②路德宗制 918
③会员制 918
④无组织派 919
⑤长老制 919
⑥其他 920
(2)教职人员之职分 920
①特殊性之临时职分 920
②普通性之正规职分 920
五、大同教 921
1.基本教义 921
(1)上帝 921
(2)博爱和拉 921
(3)灵魂永恒不朽 922
(4)伦理与道德行为 922
(5)大同教信徒应遵守之教规 922
2.圣哲 923
(1)巴孛 923
(2)博爱和拉 923
(3)亚卜图博爱 923
3.经典 924
(1)博爱和拉所写者 924
(2)巴孛所写者 924
(3)亚卜图博爱所写者 924
4.组织 924
5.教历 925
6.圣日 925
7.灵曦堂 926
8.传教工作 927
(1)大同教信徒所需具备之条件 927
(2)大同教之发扬 927
六、天理教 927
①宗旨 927
②沿革 927
③教义 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