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基础理论 5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5
第一节 阴阳学说 5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5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6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
第二节 五行学说 9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9
二、五行的相互关系 10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1
四、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12
第二章 藏象 14
第一节 脏腑 14
一、五脏 14
二、六腑 20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21
一、气 23
第二节 气、血、津液 23
二、血 24
三、津液 25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25
第三章 经络 27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作用 27
一、经络的概念 27
二、经络的组成 27
三、经络的作用 27
第二节 十二经脉 28
一、名称分类 28
二、循行交接 29
三、表里关系 29
四、流注次序 30
第三节 奇经八脉 30
第一节 六淫 32
第四章 病因 32
二、寒 33
一、风 33
三、暑 34
四、湿 35
五、燥 35
六、火 36
第二节 疫疠 37
第三节 七情 37
一、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37
二、七情致病的特点 38
第四节 饮食、劳逸 39
一、饮食 39
二、劳逸 39
一、痰饮的形成 40
二、痰饮的证候特点 40
第五节 痰饮 40
第六节 瘀血 41
一、瘀血的形成 41
二、瘀血的证候特点 41
第七节 外伤 41
一、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弩伤 41
二、烧烫伤 41
三、冻伤 41
第八节 寄生虫 42
四、虫兽伤 42
第五章 诊法 43
第一节 望诊 43
一、望全身情况 43
二、望局部情况 44
第二节 闻诊 48
一、听声音 48
第三节 问诊 49
一、问寒热 49
二、嗅气味 49
二、问汗 50
三、问痛 50
四、问饮食口味 52
五、问睡眠 52
六、问二便 52
八、问小儿 53
第四节 切诊 53
七、问经带 53
一、脉诊 54
二、按诊 57
第六章 辨证 59
第一节 八纲辨证 59
一、表里辨证 59
二、寒热辨证 61
三、虚实辨证 63
五、八纲间的相互关系 65
四、阴阳辨证 65
第二节 脏腑辨证 66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66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67
三、脾与胃病辨证 70
四、肝与胆病辨证 72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74
六、脏腑兼病辨证 76
第三节 六经辨证 78
一、太阳病 78
二、阳明病 78
三、少阳病 79
四、太阴病 79
五、少阴病 79
六、厥阴病 79
三、营分证 80
二、气分证 80
一、卫分证 80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80
四、血分证 81
第五节 三焦辨证 81
第七章 预防与治则、治法 82
第一节 预防 82
一、未病先防 82
一、治病求本 83
第二节 治则 83
二、既病防变 83
二、扶正祛邪 85
三、调整阴阳 85
四、三因制宜 86
五、病治异同 87
第三节 治法 87
一、汗法 87
五、温法 88
四、和法 88
三、下法 88
二、吐法 88
六、清法 89
七、消法 89
八、补法 89
第八章 中药 90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90
一、中药的采收和贮存 90
二、中药的炮制 90
三、中药的性能 92
四、中药的用法 94
第二节 常用中药 97
一、解表药 97
二、祛风湿药 102
三、祛湿药 105
四、清热药 110
五、消导药 120
七、泻下药 122
六、催吐药 122
八、祛痰止咳药 125
九、温里药 130
十、理气药 133
十一、理血药 136
十二、补益药 144
十三、固涩药 154
十四、平肝息风药 157
十五、安神药 160
十六、开窍药 162
十七、驱虫药 163
十八、外用药 164
第九章 方剂 167
第一节 方剂概说 167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167
二、方剂的剂型 168
一、解表剂 169
三、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169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69
二、祛风剂 170
三、祛湿剂 172
四、清热剂 174
五、和解剂 177
六、消导剂 178
七、催吐剂 179
八、泻下剂 180
十、温里剂 183
十一、理气剂 184
十二、理血剂 186
十三、补益剂 187
十四、固涩剂 190
十五、息风剂 191
十六、安神剂 192
十七、开窍剂 193
十八、驱虫剂 194
十九、外用剂 195
中篇 常见病 197
第十章 内科病 197
感冒 197
流行性乙型脑炎 198
病毒性肝炎 199
支气管炎 200
肺结核病 202
高血压病 20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04
慢性胃炎 205
消化性溃疡 206
急性胰腺炎 207
肝硬化 208
慢性腹泻 209
细菌性痢疾 210
肾炎 212
肾盂肾炎 213
再生障碍性贫血 214
风湿性关节炎 215
脑血管意外 219
第十一章 妇科病 219
月经失调 219
闭经 221
功能性子宫出血 222
盆腔炎 223
不孕症 224
妊娠呕吐 225
习惯性流产 226
产褥感染 227
缺乳 227
第十二章 儿科病 229
麻疹 229
百日咳 230
流行性腮腺炎 230
婴幼儿腹泻 231
第十三章 外科病 233
蜂窝组织炎 233
乳腺炎 234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35
痔疮 236
荨麻疹 237
急性阑尾炎 238
肠梗阻 239
急性胆囊炎与胆石症 241
胆道蛔虫病 242
一、十四经的分布 244
二、俞穴的分类 244
三、俞穴的主治性能 244
第一节 概述 244
第十四章 经络与俞穴 244
下篇 针灸 244
第二节 常用取穴法 245
一、解剖标志法 245
二、骨度分寸法 245
三、指量法 246
第三节 十四经穴 247
一、手太阴肺经 247
二、手阳明大肠经 248
三、足阳明胃经 249
四、足太阴脾经 251
五、手少阴心经 253
六、手太阳小肠经 254
七、足太阳膀胱经 255
八、足少阴肾经 258
九、手厥阴心包经 260
十、手少阳三焦经 261
十一、足少阳胆经 262
十二、足厥阴肝经 264
十三、任脉 265
十四、督脉 267
第四节 常用经外奇穴 268
第十五章 针刺法 269
第一节 基本内容 269
一、针具 269
二、针刺前准备 269
三、毫针刺法 269
三、折针 273
第三节 针刺的注意事项 273
第二节 针刺意外的处理和预防 273
二、滞针 273
一、晕针 273
第十六章 灸法 275
第一节 常用灸法 275
一、艾炷灸 275
四、温灸器灸 276
二、艾条灸 276
三、温针灸 276
第二节 施灸注意事项 277
第十七章 针灸治疗 278
第一节 治则 278
一、针灸治疗的原则 278
二、配穴处方的基本原则 278
第二节 特定穴 278
一、背俞穴和募穴的临床作用 278
二、原穴和络穴的临床作用 279
三、五输穴的临床作用 279
第三节 常见病证的治疗 280
第四节 针刺麻醉 282
第五节 经络针灸现代研究简介 282
一、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 282
二、关于针灸作用及其原理的研究 284
附录 方剂索引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