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论:医学模式的变革与医学进步 1
(一)医学的概念 2
关于医学的几种主要观点 2
对医学概念的再认识 5
(二)医学模式概述 11
医学模式的含义 12
医学校式的待征 17
医学棋式的结构 20
(三)医学模式的演变 23
历史上医学模式的更持 23
向当代新医学模式转换 27
二、前医学模式 32
(一)医学的发端与前医学模式的萌芽 32
原始医药经验知识的产生 34
图胎崇拜 42
神话迷信 54
(二)巫医模式 60
巫医模式的产生 60
巫医模式的特征 71
巫医模式的地位和作用 81
三、朴素的整体观医学模式 87
“医”的成长与“巫”的衰落 88
(一)朴素整体观医学模式的产生 88
中国自然哲学与《黄帝内经》 96
西方自然哲学与《希波克拉底义集》 104
(二)朴素整体观医学模式的特征 111
哲学的医理 111
经验的医术 113
整体观的思维方式 114
(三)朴素整体观医学模式的作用和局限 122
朴素整体观医学模式的主要功绩 123
朴素整体观医学模式的主要局限 126
四、向生物医学模式转换——近代医学革命 130
近代医学革命的社会背景 131
(一)近代医学革命的历史进程 131
生物医学的崛起 133
地理大发现与近代医学革命 139
文艺复兴与近代医学革命 140
近代医疗化学的开拓音 144
研究方法的根本转变 149
(二)生物医学校式的理论框架 151
关于人和人体的观念 153
健康和疾病 154
医疗保健的目的、目标和主要措施 156
生物医学模式的地位和作用 157
(三)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60
一维的思维方式 162
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 164
物质决定论的因果观 170
实验的医学 187
(四)生物医学模式的作用与局限 208
生物医学模式的主要功绩 208
生物R5学模式的主要局限 212
五、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横式转换——当代新医学革命 217
(一)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的早期尝试 219
心身医学和精神病学的建立 219
社会医学的崛起 232
(二)当代医学模式的产生 237
当代医学模式产生的必要性 237
当代医学模式产生的现实条件 245
(三)当代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 249
关于人和人体 250
关于健康和疾病 252
关于医疗保健卫生服务 254
(四)向当代医学模式转换的战略 258
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的转变 258
卫生服务方式的转变 265
医学教育的转变 273
(五)向当代医学模式转换的现实课题 279
当代医疗危机 280
当代全球性问题 283
充满希望的对代 290
六、中国医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94
(一)中国医学面临的挑战 295
中国卫生事业的历史性转变 295
我国医疗当前的困难 297
我国庆病谱的变化 305
(二)中国医学的发展机遇 310
中国传统医学的特征 310
中医药学大显身手的时代 320
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 332
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 340
七、展望未来:医学新模式与新世纪医学 344
(一)新世纪的医学目标 344
医学的传统目标 344
医学的新目标 345
(二)新世纪医学的发展格局 347
医学学科的新倍局 347
医学技术的新格局 348
医学实践的新格局 349
医学教育的新格局 350
后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