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沉重的国门 1
一、历史转折中选择开放 1
大梦醒来不再犹豫 1
大进大出得共识 5
社会主义国家不是孤岛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第一推动力 14
二、寻找突破口 17
打开国门看天下:几种经济特区 17
试办 出口特区 设想 20
中共中央的果断批复 25
一只火锅,一台大戏 :工商界五大知名人士被 点将 28
邓小平三会哈默博士 32
三、 经济特区 瓜熟蒂落 38
谷牧受托再赴广州 39
出口特区 正式定名为 经济特区 40
江泽民率中国第一个外国经济特区考察团出访 44
十大政策的艰难出台 48
四、深圳: 伟大圣婴 的诞生 54
从一个小镇开始的伟大实验 54
特区要跳出现行管理体制的框框 57
一夜崛起之城 59
东西两翼: 蛇口模式 和沙头角一日千里 61
外引内联 方针的确定 67
五、珠海、汕头、厦门:昂首齐向太平洋 71
珠海:风光这边独好 71
汕头:变迁后的新城 78
厦门:闽东南的明珠 87
六、期待与疑惑中的角色定位 94
迄今为止全部经济史上最伟大的试验 95
赞誉中的议论:对外开放是 门户开放 的翻版? 100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总结 104
胡耀邦的十点发言 107
陈云谈话的关注点 119
广东、福建两省座谈会及其对策 121
七、1984年:邓小平南方行 126
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127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32
珠海经济特区好 138
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140
八、开放之轮破浪行 145
实行开放政策 不是收,而是放 145
中央决策者纷纷奔赴特区看究竟 148
特区经济再上新台阶 151
荣老板 和中信: 勇于创新,多做贡献 158
国务院发言人的解释 162
邓小平给疑虑者吃 定心丸 165
九、惊涛拍岸:沿海开放城市再启动 172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172
从 小三角 到 大三角 :贯通南北的经济开放带 180
星罗棋布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190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198
十、海南经济特区建立的前前后后 206
问题的提出 206
海南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212
社会关注与国际反应 217
洋浦风波 222
来自中南海的声音 229
十一、大潮再起后的浦东开发开放 236
已经打开了的大门不会再关上 236
邓小平后悔:当年四个特区没加上浦东 241
李鹏到上海发布喜讯 245
浦东开发开放变奏曲 252
随 龙头 起舞的长江流域 259
邓小平明确全方位开放构想 268
十二、沿边大开放 268
沿海开放与沿边开放的 卷过来 和 卷过去 271
从满洲里到东兴:国门开在边城 276
五省四区大合唱 284
建设东北亚、中亚、南亚经济圈的新构想 293
十三、立体开放新格局:驰骋于国际竞争的大舞台 299
利用外资:三种方式呈现三个特点 300
对外贸易:三点认识形成四条路子 307
引进技术:三个转变带来的三大变化 315
走出去,勇敢参与国际合作 320
朝阳产业 异军突起 327
十四、世纪之交的承诺 333
1992年:邓小平两次掀起开放大潮 333
冷眼向洋看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中国 344
走向 经济联合国 350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60
结语:理想·现实·未来 367
理想:毛泽东的心愿 367
现实:邓小平的设计 375
未来:江泽民的思考 381
后记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