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祖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1
二、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 6
(一)整体观念 6
(二)辨正论治 7
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 10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10
第一节阴阳学说 10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0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 10
(二)阴阳的相互依存 10
(三)阴阳的相互清长 11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11
二、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 11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1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2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2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2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12
第二节五行学说 13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3
(一)对事物的五行分类 13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14
二、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 14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14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14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 15
小结 15
第二章脏腑 17
第一节脏与腑 17
一、五脏 17
(一)心 附心包 17
(二)肺 19
(三)肝 20
(四)脾 21
(五)肾 22
附一、命门 24
二、女子胞 24
三、有关肾阴肾阳问题的研究资料 24
二、六腑 25
(一)胆 25
(二)胃 26
(三)小肠 26
(四)大肠 26
(五)膀胱 26
(六)三焦 26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27
(一)脏与脏 27
(二)腑与腑 29
(三)脏与腑 29
第二节精、气、血、津液 30
一、精 30
二、气 31
三、血 32
四、津液 32
小结 33
第三章经络 35
第一节经络的概念、组成及作用 35
一、经络的概念 35
二、经络的组成 35
三、经络的作用 36
第二节十二正经的名称分类、循行、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 37
一、名称分类 37
二、循行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 37
附: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 38
小结 40
第四章病因 41
第一节七情致病 41
第二节六淫致病 42
一、风 42
二、寒 43
三、暑 44
四、湿 45
五、燥 46
六、火 47
第三节疫疠 47
第四节饮食劳倦 48
第五节痰饮、瘀血 49
一、痰饮 49
二、瘀血 50
第六节外伤和虫兽伤害 51
第七节寄生虫 51
小结 51
第五章诊法 52
第一节望诊 52
一、望全身情况 52
二、望局部情况 54
三、望舌 55
(一)望舌的方法 56
(二)舌质与舌苔 56
(三)临床常见舌象及主病 58
附:舌诊现代研究简介 59
四、望小儿指纹 60
附:指纹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 61
第二节闻诊 61
一、闻声音 61
二、嗅气味 62
第三节问诊 62
一、问一般情况 62
二、问现病史 63
三、问既往病史及个人史和家族史 66
附:十问歌 66
第四节切诊 66
一、脉诊 66
(一)诊脉的部位与方法 66
(二)寸口脉反映脏腑病证 67
(三)正常脉象 67
(四)病脉与主病 68
(五)相兼脉与主病 70
附:脉象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 72
二、按诊 73
(一)按肌表 73
(二)按胸腹 73
小结 74
第六章辨证 75
第一节八纲辨证 75
一、表里 75
二、寒热 76
三、虚实 78
四、阴阳 79
第二节脏腑辨证 80
一、五脏病证的辨证 81
(一)心病辨证 81
(二)肺病辨证 82
(三)脾病辨证 83
(四)肝病辨证 84
(五)肾病辨证 86
二、六腑病证的辨证 87
(一)胆病辨证 87
(二)胃病辨证 87
(三)小肠病辨证 88
(四)大肠病辨证 88
(五)膀胱病辨证 88
三、脏腑兼证的辨证 89
(一)心肺气虚 89
(二)肺脾两虚 89
(三)肺肾阴虚 89
(四)心脾两虚 89
(五)心肾不交 89
(六)肝脾不调 90
(七)肝胃不和 90
(八)脾肾阳虚 90
(九)肝肾阴虚 90
(十)肝火灼肺 91
第三节六经辨证 91
一、太阳病证 91
二、阳明病证 92
三、少阳病证 92
四、太阴病证 93
五、少阴病证 93
六、厥阴病证 94
第四节卫气营血辨证 95
一、卫分证 95
二、气分证 95
三、营分证 97
四、血分证 97
小结 98
第七章预防与治则 100
第一节预防 100
一、无病先防 100
二、既病防变 101
第二节治则 101
一、扶正祛邪 102
二、治病求本 102
三、标本缓急 104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04
小结 105
第八章中药 106
第一节基本知识 106
一、中药的采集与保存 106
二、中药的炮制 106
三、中药的性能 107
四、中药的应用 108
五、中药的用量 109
第二节常用中药 110
一、解表药 110
(一)辛温解表药:麻黄 桂枝 荆芥 防风 紫苏 羌活 香薷 生姜 白菜根 110
(二)辛凉解表药:薄荷 柴胡 辣蓼 浮萍 蝉蜕 113
二、祛风药 115
(一)祛风止痛药:藁本 葛根 升麻 菊花 牛蒡子 桑叶 蔓荆子 白芷 细辛 白蒺藜 115
(二)祛风湿药:桑寄生 独活 秦艽 威灵仙 木瓜 豨莶草 海风藤 防己 五加皮 伸筋草 茄根 兎儿伞 穿山龙 老鹳草 西河柳 徐长卿 118
三、祛湿药 121
(一)芳香化湿药:藿香 佩兰 122
(二)燥湿药:苍术 苦参 122
(三)渗湿利水药: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萆薢 123
(四)清热利湿药:茵陈 木通 车前子 滑石 通草 金钱草 海金砂 萹蓄 石苇 冬瓜皮 鸭跖草 玉米须 连钱草 蟋蟀 124
四、清热药 128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 知母 竹叶 夏枯草 梔子 龙胆草 128
(二)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连翘 大青叶 板蓝根 蒲公英 紫花地丁 败酱草 白头翁 红藤 马齿苋 白屈荣 酸浆 龙葵 小檗 刺针草 水杨梅 唐松草 葎草 仙人掌 半边莲 虎耳草 山败酱 铁苋菜 翻白草 酢浆草 地锦草 蓍草 鼠曲草 白花蛇舌草 穿心莲 虎杖 猫爪草 130
(三)清热凉血药:生地 牡丹皮 犀角 紫草 玄参 137
(四)清热燥湿药:黄芩 黄连 黄柏 秦皮 139
(五)清热解暑药:荷叶 绿豆 140
(六)清虚热药:青蒿 银柴胡 地骨皮 白薇 141
五、消导药:神曲 山楂 麦芽 谷芽 鸡内金 莱菔子 142
六、催吐药:瓜蒂 藜芦 143
七、泻下药 144
(一)攻下药:大黄 芒硝 番泻叶 144
(二)润下药:郁李仁 大麻仁 145
(三)逐水药:甘遂 大戟 商陆 巴豆 牵牛子 146
八、祛痰止咳药 147
(一)温化寒痰药:半夏 天南星 白芥子 旋复花 白前 桔梗 148
(二)清热化痰药:前胡 瓜蒌 贝母 葶苈子 天竺黄 竹茹 昆布 海藻 暴马子 149
(三)止咳平喘药:杏仁 紫苑 款冬花 百部 枇杷叶 凤凰衣 152
九、温里药 153
(一)温中散寒药:干姜 吴茱萸 小茴香 草豆蔻 153
(二)温肾回阳药:附子 肉桂 154
十、理气药 155
(一)行气解郁药:陈皮 青皮 枳实 香附 木香 乌药 砂仁 厚朴 薤白 苦楝子 155
(二)降气药:沉香 大腹皮 丁香 158
十一、理血药 159
(一)止血药:仙鹤草 白芨 大蓟 茜草 茅根 地榆 槐花 血余炭 藕节 陈棕炭 旱莲草 蒲黄 三七 艾叶 花生衣 紫珠草 士大黄 瓦松 铁树叶 159
(二)活血药:丹参 延胡 鸡血藤 郁金 泽兰 桃仁 红花 五灵脂 穿山甲 王不留行 水蛭 〓虫 乳香 三棱 益母草 川芎 牛膝 164
十二、补益药 169
(一)补气药:人参 党参 黄芪 白术 大枣 甘草 棉花根 169
(二)补血药:当归 白芍主 龙眼肉 熟地 阿胶 紫河车 何首乌 172
(三)补阴药:沙参 麦门冬 石斛 百合 玉竹 枸杞子 女贞子 龟板 鳖甲 173
(四)补阳药:补骨脂 巴戟天 菟丝子 续断 杜仲 淫羊藿 狗脊 益智仁 肉苁蓉 鹿角 列当 176
十三、固涩药 179
(一)敛汗药:浮小麦 麻黄根 五味子 山萸肉 179
(二)固精止带药:芡实 金樱子 白果 桑螵蛸 海螵蛸 180
(三)涩肠止泻药:赤石脂 乌梅 肉豆蔻 石榴皮 椿白皮 181
十四、熄风药:天麻 全蝎 僵蚕 钩藤 羚羊角 代赭石 石决明 地龙 蜈蚣 183
十五、安神药:朱砂 琥珀 磁石 牡蛎 酸枣仁 柏子仁 远志 合欢花 夜交藤 松针 猪毛荣 185
十六、开窍药:麝香 冰片 菖蒲 苏合香 188
十七、驱虫药:使君子 槟榔 苦楝根皮 芜荑 雷丸 南瓜子 大蒜 鸦胆子 189
十八、外用药:硫磺 雄黄 轻粉 白矾 炉甘石 硼砂 大枫子 樟脑 硇砂 斑蝥 砒石 191
第九章方剂 195
第一节方剂概说 195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195
二、方剂的剂型 196
三、治法与方剂 198
第二节常用方剂 198
一、解表剂 198
二、祛风剂 201
三、祛湿剂 203
四、清热剂 208
五、和解剂 218
六、消导剂 220
七、催吐剂 222
八、泻下剂 223
九、化痰止咳剂 226
十、温里剂 229
十一、理气剂 231
十二、理血剂 234
十三、补益剂 238
十四、固涩剂 246
十五、熄风剂 249
十六、安神剂 251
十七、开窍剂 252
十八、驱虫剂 255
十九、外用方 256
第二部分常见证、病 258
第一章常见证 258
发热 258
咳嗽 261
喘证 264
饮证 266
胃痛 268
胁痛 270
腹痛 272
呕吐 274
泄泻 276
便秘 279
黄疽 281
心悸 283
失眠 285
眩晕 287
头痛 289
耳鸣、耳聋 293
昏迷 294
血证 295
水肿 301
消渴 304
腰痛 306
遗精 308
郁证 309
癫狂 310
痫证 313
痿证 315
痹证 317
第二章常见病 320
第一节传染病 320
麻疹 32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23
流行性乙型脑炎 326
白喉 330
流行性腮腺炎 332
传染性肝炎 333
痢疾 335
肠伤寒 338
血吸虫病 340
疟疾 342
第二节内科病 345
感冒 345
肺炎 347
慢性气管炎 350
肺结核 352
矽肺 354
肝硬化(附:肝昏迷) 356
高血压 36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64
克山病 370
再生障碍性贫血 372
肾炎 373
泌尿系统感染 375
地方性甲状腺肿 377
第三节妇科病 378
月经不调 381
痛经 388
闭经 390
崩漏 392
带下 394
妊娠呕吐 396
宫外孕 398
产后发热 401
缺乳 402
子宫脱垂 403
第四节外科病 405
疖 406
痈 407
急性蜂窝组织炎 409
丹毒 409
手部感染 410
急性全身性感染 411
急性乳腺炎 412
颈淋巴腺结核 414
破伤风 415
化脓性骨髓炎 417
骨、关节结核 41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19
肛瘘 421
荨麻疹 422
湿疹 423
银屑病 424
第五节急腹症 425
急性溃疡病穿孔 425
急性阑尾炎 427
胆囊炎与胆石症 429
胆道蛔虫病 430
急性胰腺炎 431
肠梗阻 433
第六节肿瘤 436
食道癌 439
胃癌 442
原发性肝癌 444
子宫颈癌 446
第三部分针灸 450
第一章经络与腧穴 450
第一节经络、腧穴概述 450
一、十四经分布概况 450
二、腧穴的分类 451
三、腧穴主治的几种性能 451
四、取穴法 452
第二节手太阴肺经 中府、尺泽、列缺、太渊、少商 454
第三节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迎香 456
第四节足阳明胃经 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梁门、天枢、归来、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阑尾穴、上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459
第五节 足太阴脾经 隐白、公孙、商丘、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箕门、大横、大包 466
第六节手少阴心经 极泉、少海、通里、神门、少冲 471
第七节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后溪、养老、小海、臑俞、颧髎、听宫 472
第八节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攒竹、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次髎、承扶、殷门、委中、膏肓俞、志室、秩边、承筋、承山、飞扬、昆仑、申脉、至阴 475
第九节足少阴肾经 涌泉、太溪、水泉、照海、复溜、阴谷、俞府 485
第十节手厥阴心包经 天池、曲泽、间使、内关、中冲 488
第十一节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天井、臑会、肩髎、翳风、耳门、太阳、丝竹空 493
第十二节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听会、率角、阳白、风池、肩井、带脉、居髎、环跳、阳陵泉、聋中、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 494
第十三节足厥阴肝经 大敦、行间、太冲、曲泉、期门 501
第十四节任脉 会阴、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 504
第十五节督脉 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哑门、百会、印堂、素髎、水沟(人中)、龈交 509
第十六节经外穴 鱼腰、球后、翳明、定喘、夹脊、十宣、四缝、八邪、落枕、八风 514
第二章针灸及其它疗法 518
第一节毫针 518
一、工具 518
二、练针法 518
三、针刺前的准备 519
四、针刺角度与深度 519
五、进针法 520
六、行针与针感 521
七、留针与出针 522
八、意外情况的处理 522
九、刺伤内脏的处理 523
第二节三棱针、皮肤针和揿针 523
第三节灸法与拔火罐 524
第四节电针疗法 527
第五节耳针疗法 527
第六节头针疗法 537
第七节挑治疗法 540
第八节穴位埋线疗法 541
第九节水针疗法 附穴位注射 543
第十节针刺麻醉 544
第十一节手针疗法 547
第三章针灸治疗 549
第一节治疗概述 549
一、针灸的治疗作用 549
二、常用的选穴方法 549
三、刺灸方法的选择 551
四、治疗时机与疗程 551
第二节常见症病的治疗 552
感冒 552
细菌性痢疾 552
疟疾 553
支气管哮喘 553
胃痛 554
慢性腹泻 554
急性阑尾炎 555
原发性高血压 556
中风后遗症 556
面瘫 556
头痛 557
眩晕 557
神经衰弱 558
胁痛 558
坐骨神经痛 559
关节炎 559
落枕 560
肩关节周围炎 560
急性腰扭伤 561
慢性腰背痛 561
遗尿 562
痛经 562
胎位不正 563
小儿麻痹后遗症 563
小儿疳积 564
眼病 564
牙痛 565
聋哑(附耳鸣) 565
休克 566
第四部分推拿 567
第一章推拿手法 567
第一节基本手法 567
一、推法 567
二、揉法 568
三、压法 569
四、〓法 570
五、擦法 570
六、摩法 571
七、搓法 572
八、叩打法 572
九、抹法 574
十、动法 574
第二节辅助手法 579
一、捻法 579
二、拔法 579
三、掐法 580
四、按法 580
五、理法 580
第三节推拿常规 581
一、头面部推拿常规 581
二、腰背部推拿常规 582
三、腹部推拿常规 584
四、胸部推拿常规 585
五、上肢推拿常规 586
六、下肢推拿常规 587
第四节手法练习 588
一、砂袋上练习 588
二、支撑练习 588
三、拿物练习 588
第五节注意事项 588
〔附〕热敷法 588
第二章常见症病的推拿治疗 589
头痛 589
腹泻 589
胃痛 589
痛经 589
落枕 590
神经衰弱 590
肠粘连 590
乳腺炎 590
蛔虫性肠梗阻 590
肥大性脊椎炎 590
腓肠肌痉挛 591
腰部扭伤 591
上肢软组织扭伤 59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591
腰肌劳损 591
下肢关节扭伤 591
第五部分新医正骨 592
第一章软组织损伤总论 592
第一节软组织损伤的概念 592
一、发病机理的新观点 592
二、诊断的新内容 593
三、治疗的新特点 593
第二节常用的诊治手法 594
一、双拇指触诊法 594
二、单拇指触诊法 594
三、脊桂的触诊检查法 595
四、分筋手法 595
五、理筋手法 595
六、镇定手法 596
七、脊柱旋转复位法 596
第三节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适应症 598
第二章损伤性脊柱疾病 599
第一节颈椎综合症 599
一、应用解剖 600
二、临床及病理特点 603
三、治疗 607
附环枢椎半脱位 611
一、X线检查 611
二、单拇指触诊检查 612
三、复位方法 612
第二节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613
一、发病情况 613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613
三、治疗 614
第三节腰椎间盘突出症 614
一、椎间盘的病理生理 614
二、临床表现 616
三、受伤机理与临床分型 617
四、诊断 620
五、鉴别诊断 621
六、治疗 621
七、预后 624
第三章四肢、颈肩软组织损伤 625
第一节肩部软组织损伤 625
一、应用解剖 625
二、临床表现 627
三、鉴别诊断 627
四、治疗 628
第二节梨状肌损伤综合症 630
一、应用解剖 630
二、临床表现 631
三、治疗 632
第三节臀上皮神经损伤 633
一、临床表现和诊断 634
二、治疗 634
三、预后 635
方剂歌诀 636
方剂索引 640
中药索引 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