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妇女保健概述 1
一、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性 1
第一篇 妇女保健 1
二、妇女保健工作的任务 2
三、妇女保健工作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4
四、妇女保健工作情况 5
第二章 青春期和月经期保健 8
第一节 青春期保健 8
一、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8
二、青春期营养 9
三、青春期卫生 10
一、月经的定义 11
二、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11
四、心理卫生 11
第二节 月经期保健 11
三、月经初潮 12
四、月经周期 12
五、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 12
六、月经期的特征 13
七、月经期的症状 13
八、月经期卫生保健 13
一、婚前教育 14
第三章 婚姻保健 14
二、婚前检查 16
三、新婚卫生保健 19
第四章 孕产期保健 20
第一节 孕期保健 20
第二节 孕期保健与营养 23
第三节 孕期卫生 24
第四节 妊娠期常用的监护方法 25
第八节 人工流产术后宫颈管或宫腔粘连 1 29
第五节 高危妊娠的识别与处理 29
第六节 产期保健 38
第一节 分级管理的组织领导及管理措施 41
第五章 孕产期保健的分级管理 41
第二节 孕产期分级管理的内容 42
一、城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三级分工 42
二、农村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三级分工 44
第三节 孕产期保健的原始记录 46
第六章 产褥期与哺乳期保健 47
一、生殖系统生理与保健 47
第一节 产褥期的生理特点及保健 47
二、乳房的泌乳生理与保健 49
三、泌尿系统的生理变化与保健 51
四、体温变化 52
五、饮食卫生 52
六、精神方面的保健 52
七、清洁卫生 53
八、活动及体操运动 53
一、母乳的营养成分 54
九、产后健康检查 54
第二节 哺乳期保健 54
二、哺乳期用药 56
三、哺乳期避孕 57
四、哺乳期的劳动保护 57
五、断奶 58
第七章 围产期保健 58
一、围产医学概念 58
二、围产期保健的重要意义 59
三、围产期保健内容 60
第八章 更年期保健 66
一、更年期的生理特点 67
二、更年期卫生 68
三、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 69
四、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防治 70
一、分娩因素 71
第九章 正常分娩的处理 71
二、分娩机转 72
三、分娩先兆和临产 73
四、产程分期和各产程的临床表现与处理 74
五、特殊情况下急产的处理 85
第十章 妇女病普查普治 86
一、普查普治的重要意义 86
二、普查普治的宣传与组织 87
三、普查内容和方法 89
四、普治内容和方法 94
五、普查普治的随访与总结 98
第十一章 常见妇女病的防治 100
一、婴幼儿外阴炎 100
二、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 100
第一节 外阴炎症 100
第二节 阴道炎 101
一、非特异性阴道炎 101
三、滴虫性阴道炎 102
二、霉菌性阴道炎 102
四、老年性阴道炎 103
第三节 子宫颈炎症 104
一、急性子宫颈炎 104
二、慢性子宫颈炎 104
第四节 盆腔炎 105
二、慢性盆腔炎 106
一、急性盆腔炎 106
第五节 月经失调 107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07
二、闭经 108
三、更年期综合征 109
第十二章 妇科肿瘤 110
第一节 子宫肌瘤 110
第二节 子宫颈癌 112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 116
第四节 卵巢肿瘤 118
第十三章 妇科急症 122
第一节 痛经 122
第二节 经间痛 123
第三节 异位妊娠 123
第四节 葡萄胎 125
第五节 卵巢肿瘤伴蒂扭转 126
第六节 子宫穿孔 127
第七节 急性盆腔炎 128
第十四章 产科急症 130
第一节 胎膜早破 130
第二节 前置胎盘 131
第三节 胎盘早期剥离 132
第四节 先兆子痫与子痫 133
第五节 脐带脱垂 135
第六节 羊水栓塞 135
第七节 产后出血 137
第八节 产褥感染 139
第九节 妇产科领域中的休克 140
一、失血性休克 140
二、感染性休克 141
第十五章 性病 142
第一节 梅毒 143
第二节 淋病 147
第三节 软下疳 149
第四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150
第五节 腹股沟肉芽种 151
第六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 152
第七节 生殖器疱疹 153
第八节 尖锐湿疣 154
第九节 艾滋病 155
第十六章 妇产科特殊用药 158
第二篇 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 161
第一章 避孕 161
第一节 工具避孕 162
第二节 药物避孕及安全期避孕 167
第二章 人工流产 170
第三章 绝育与输卵管复通术 177
第四章 优生 183
第五章 遗传病分级监护 185
第三篇 儿童保健 191
第一章 儿童保健概述 191
第二章 小儿年龄分期及其保健特点 196
第三章 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监测 201
一、生长发育的规律 202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202
三、体格生长发育 204
四、呼吸系统的生长发育 210
五、循环系统的生长发育 210
六、泌尿系统的生长发育 210
七、造血系统的生长发育 211
十、免疫系统的生长发育 212
八、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 212
九、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 212
十一、生长监测 213
第四章 科学喂养和营养 219
一、婴幼儿对营养素的需要和供给 219
二、健康婴儿喂养 224
三、低出生体重儿喂养 229
四、1~3岁幼儿喂养 231
第五章 传染病管理 232
第六章 预防接种 236
一、生活制度 241
二、婴幼儿的饮食 241
第七章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241
三、体格锻炼制度 243
四、健康检查制度 244
五、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 244
六、预防疾病制度 246
七、安全制度 247
八、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247
九、家长联系制度 248
第八章 儿童智能和智能测验 248
第九章 新生儿护理 256
第十章 新生儿常见病的防治 258
一、新生儿窒息 259
二、新生儿颅内出血 262
三、新生儿硬肿症 267
四、新生儿黄疸 269
第十一章 小儿贫血 273
一、总论 273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75
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77
四、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280
五、雅克什贫血 280
第十二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281
第十三章 小儿肺炎 289
第十四章 婴幼儿腹泻 300
一、小儿惊厥 313
第十五章 小儿常见危重情况的急救处理 313
二、昏迷 319
三、急性颅内压增高征 322
四、感染性休克 327
五、急性呼吸衰竭 332
六、心跳呼吸骤停 337
第十六章 小儿疾病的治疗 341
一、护理与饮食疗法 341
二、药物治疗 344
三、小儿针灸与其他疗法 347
四、液体疗法 348
附录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