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论 1
第一节 贫困与贫困概念的变迁 1
把握贵州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序一)[王三运] 1
高标准地履行扶贫攻坚的崇高职责(序二)[何东君] 4
第二节 贫困标准与贫困标准的变迁 7
作者引言 11
第三节 贫困地区与贫困人群 16
第四节 温饱线与脱贫 18
第五节 返贫与脱贫稳固期 21
第六节 未雨绸缪:前贫困县能否跃出“殿后集团” 23
第二章 对策方案之一 面向21世纪的反贫困方略:脱贫与发展并举 23
第七节 着眼长远:脱贫与发展并举,靠发展抑制返贫 25
第八节 短长兼顾:以四大措施保证脱贫与发展并举 28
第九节 顺应时势:反贫困战略的变化轨迹 33
第十节 稳健过渡:在扶贫攻坚中把握好六大关系 36
第三章 对策方案之二 反贫困与市场导入 39
第十一节 适应市场经济:扶贫攻坚的必经关口 39
第十二节 导入市场机制:扶贫攻坚的必然抉择 43
第十三节 效率与效益双强:市场导入与反贫困努力的联带效应 52
第十四节 善弈者谋势:后发展者尤须顺大势抓机遇方得超越 59
第四章 对策方案之三 作为反贫困对策的职业教育 62
第十五节 两难境地:贫困人群对适用科技的需求与障碍 62
第十六节 出路何在:贫困地区应实施反贫困的职业教育 64
第十七节 变革前提:适应市场经济、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 66
第十八节 对策设计:关键是面向农民、服务于扶贫攻坚 69
第十九节 制度创新:在实践中寻找新的施教方式 72
第二十节 发展框架:进一步完善反贫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78
第二十一节 成果固化:以农科教有机结合体现综合价值 83
第二十二节 生存教育:从新的层面认识职业技术教育 92
第二十三节 效益评价:抑制返贫、实现发展的利器 96
第五章 对策方案之四 作为反贫困对策的区域隶属变动 117
第二十四节 区划隶属变动:一种可资用于反贫困的经济资源 117
第二十五节 复合收益:区划隶属变动的反贫困效应 120
第二十六节 效益评价:作为反贫困对策的区划隶属变动 128
第六章 个案解剖之一 点与点:贫困县脱贫因素分析 133
第二十七节 息烽县扶贫攻坚基本思路 134
第二十八节 息烽县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主要成效与做法 145
第二十九节 息烽县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的进一步努力与构想 158
第三十节 息烽县脱贫促因与相应对策分析:县域视野与省域视野 170
第三十一节 相似与差异:率先脱贫县脱贫促因及返贫因素分析 179
第三十二节 贫困县脱贫促因与稳定脱贫对策分析:亲历观察与六种视角 192
第三十三节 贫困县脱贫促因与稳定脱贫对策分析:富县与富民 207
第三十四节 相似与差异:贫困县与非贫困县财政状况及发展构想比较 213
第三十五节 贫困县稳定脱贫、实现发展的外部条件和机会 219
第七章 个案解剖之二 点对点:对口支援,定点扶贫 231
第三十六节 对口支援扶贫工作的基本框架 231
第三十七节 新华社扶贫工作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要求 240
第三十八节 新华社扶贫工作的组织准备及基本思路 253
第三十九节 新华社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法 260
第四十节 新华社扶贫工作的实施特点 279
第四十一节 效果评价:定点扶贫是重要的脱贫促因 291
第八章 个案解剖之三 点及面:导入科技与市场意识 297
第四十二节 思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297
第四十三节 操作:让先行者传授,让成功者说 301
第四十四节 影响:专家组眼中的“牛王模式”及其优势 313
第四十五节 影响:专家组对如何在贵州发展商品牛产业的建议 321
第四十六节 观察:如何在贫困地区导入科技与市场意识 332
第九章 个案解剖之四 点对面:形象塑造与发展动力 339
第四十七节 形象是发展资本 339
第四十八节 塑造形象的方法:从局部变化透视全局 346
第四十九节 把握实际、塑造形象的五个规则 355
第十章 个案解剖之五 点与心:脱胎换骨与综合效益 364
第五十节 怎么开展工作:调查开路,向实践找办法 365
第五十一节 怎么实施设想?步步走实以扎实求果实 370
第五十二节 怎么提高效率?因时制宜,努力开拓进取 375
第五十三节 怎么认识过程?双重视角,脱胎换骨 382
附录一 本研究课题部分成果发表情况概览 386
附录二 “作为反贫困对策的职业教育”实施方案概要 390
附录三 中央党政机关及有关单位和人民团体定点帮扶贫困县名单 400
附录四 贵州省发展状况的几个统计与比较 407
附录五 贵州省农村工作及发展情况五个统计表 412
附录六 息烽县1996年扶贫开发情况的四个统计表 422
附录七 贵州省息烽县1996年扶贫攻坚有关情况 427
附录八 贵州省息烽县扶贫攻坚典型情况(1997年8月) 432
附录九 贵州省息烽县联合村基本情况及贫疾情况统计表 438
附录十 息烽县干部现代领导艺术培训计划 443
附录十一 贫困人群生活状况与发展要求调查表 445
附录十二 近年来全国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依据 452
附录十三 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构成及问题 458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研究报告鉴定结论 464
部分参考书目 466
后记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