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绪论 1
第一篇病原微生物 6
第一章病原微生物概述 6
第二章细菌 14
第一节细菌学基础 14
第二节球菌 21
第三节肠道杆菌 27
第四节弧菌 31
第五节厌氧芽胞杆菌 34
第六节需氧芽胞杆菌 37
第七节棒状杆菌 38
第八节分枝杆菌 40
第九节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43
第三章病毒 45
第一节病毒学基础 45
第二节呼吸道病毒 48
第三节肠道病毒 50
第四节肝炎病毒 51
第五节虫媒病毒 55
第六节其它病毒 56
第四章其它致病微生物 58
第一节衣原体 58
第二节立克次体 59
第三节螺旋体 60
第四节支原体 62
第五节真菌 63
第六节放线菌 64
第二篇人体寄生虫 66
第五章 寄生虫基础知识 66
第六章医学蠕虫 70
第一节蛔虫 70
第二节蛲虫 73
第三节其他常见的线虫纲寄生虫 75
第四节肝吸虫 75
第五节血吸虫 79
第六节其他常见的吸虫纲寄生虫 80
第七节猪肉绦虫 81
第八节牛肉绦虫和其他常见的绦虫纲寄生虫 83
第一节溶组织内阿米巴 86
第七章 医学原虫 86
第二节阴道毛滴虫 89
第三节疟原虫 90
第四节常见的其他医学原虫 96
第八章 医学昆虫 97
第一节蚊、蝇 97
第二节虱、蚤 98
第三节蜱、螨 99
第三篇 免疫与遗传 103
第九章免疫学基础 103
第一节免疫系统 103
第二节抗原 106
第三节非特异性免疫 109
第四节特异性免疫 112
第五节 各类免疫反应的相互关系 116
第六节免疫防治 118
第十章免疫病理 120
第一节变态反应 120
第二节自身免疫性疾病 123
第三节免疫缺陷病 127
第十一章遗传与疾病 130
第一节概述 130
第二节基因病及其遗传方式 131
第三节染色体病及其发病机理 139
第四节防治原则 141
第十二章心身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143
第一节概述 143
第四篇 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 143
第二节致病因素 144
第三节发病机理 147
第四节常见疾病举例 152
第十三章病理心理 156
第一节概述 156
第二节心理变态的判断 157
第三节心理变态的原因 159
第四节病理心理活动 161
第十四章 社会因素与疾病 164
第一节概述 164
第二节社会因素与疾病 164
第三节 自杀和意外伤亡 169
第一节充血 172
第五篇病理解剖学 172
第十五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72
第二节出血 177
第三节血栓形成 178
第四节栓塞 182
第五节梗死 184
第六节防治原则 186
第十六章 组织的损伤与修复、代偿与适应 187
第一节组织的损伤 187
第二节组织的修复 196
第三节代偿与适应 201
第四节防治原则 202
第一节原因 203
第十七章炎症 203
第二节基本病理变化 204
第三节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209
第四节分类 211
第五节结局 215
第六节意义及防治原则 216
第十八章肿瘤 217
第一节概念 218
第二节命名和分类 218
第三节特征 220
第四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222
第五节病因及发病机理 227
第六节防治原则 229
第一节风湿病 231
第十九章循环系统疾病 231
第二节高血压病 234
第三节动脉粥样硬化症 236
第二十章呼吸系统疾病 239
第一节慢性支气管炎 239
第二节肺炎 240
一、大叶性肺炎 240
二、小叶性肺炎 242
三、间质性肺炎 243
第二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 244
第一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244
第二节肝硬变 246
第一节肾小球肾炎 249
第二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 249
(一) 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50
(二)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251
(三) 慢性肾小球肾炎 251
第二节肾盂肾炎 252
(一) 急性肾盂肾炎 253
(二) 慢性肾盂肾炎 253
第二十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254
第一节慢性子宫颈炎 254
第二节子宫内膜增生症 256
第二十四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57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257
第二节伤寒 262
第三节脊髓灰质炎 265
第四节细菌性痢疾 266
第五节阿米巴痢疾 268
第六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70
第七节结核病 272
第八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278
第九节血吸虫病 280
第二十五章性病 283
第一节梅毒 283
第二节淋病 285
第三节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286
第四节软下疳 286
第五节艾滋病 287
第六节防治原则 288
第一节病因 289
第二十六章畸形 289
第二节常见畸形 291
第三节防治原则 296
第六篇病理生理学 298
第二十七章营养病理生理 298
第一节蛋白质营养障碍 298
第二节肥胖症 300
第三节维生素营养障碍 301
第四节微量元素营养障碍 305
第五节防治原则 308
第二十八章水和电解质代谢障碍 309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 309
第二节钾代谢紊乱 313
第三节防治原则 314
第二十九章 酸碱平衡紊乱 315
第一节衡量酸碱平衡的指标 315
第二节类型和发生机理 316
第三节防治原则 320
第三十章水肿 321
第一节发生机理 321
第二节几种常见的水肿 325
第三节病理变化及对机体影响 327
第四节防治原则 327
第三十一章黄疸 328
第一节胆红素的生成和代谢 328
第二节类型、病因及发病机理 329
第三节各类黄疸的特点 331
第四节对机体的影响 332
第三十二章发热 333
第一节原因和分类 334
第二节机理与分期 334
第三节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336
第四节意义及防治原则 337
第三十三章缺氧 339
第一节概述 339
第二节类型、原因及特点 340
第三节机体变化 343
第四节防治原则 345
第三十四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46
第一节原因和发生机理 346
第二节临床表现 348
第三节防治原则 349
第三十五章休克 350
第一节病因分类 350
第二节发生机理 351
第三节机体变化 353
第四节防治原则 354
第三十六章心力衰竭 355
第一节原因和诱因 355
第二节心脏的代偿 356
第三节发生机理 357
第四节机体的变化 358
第五节防治原则 359
第三十七章 呼吸衰竭 360
第一节病因和发病机理 361
第二节机体的变化 363
第三节防治原则 365
第三十八章肝性脑病 366
第一节病因和分类 367
第二节发病机制 367
第三节诱因 370
第四节防治原则 372
第三十九章 肾功能衰竭 374
第一节急性肾功能衰竭 374
第二节慢性肾功能衰竭 379
第三节尿毒症 381
第四节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则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