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货币制度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1
第一节 货币事件的影响 2
第二节 国内货币制度 4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 5
第四节 国际货币制度为什么重要? 6
第二章 复苏与重建:从布列顿森林到1950年代末期的制度 9
第一节 基金协定 11
第二节 战後早期经济及货币的发展 13
第三节 马歇尔计划下的经济及国际收支结果,1948—1952 18
第四节 1950年代後期经济及货币的发展 20
国际收支趋势 21
第五节 1956—1958年法国的危机 23
第六节 日本的发展 24
第七节 1950年代末期的国际货币制度 26
第三章 1960年代前半期:美国居守势 33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1960年 33
第二节 甘迪乃政府的做法 36
第三节 面对国内经济衰退及对外赤字时的美国政策 43
第四节 欧洲及日本的发展 48
欧洲的国际收支 49
第五节 美欧论争 52
第六节 法国对黄金的看法 53
第七节 布鲁金斯报告 56
第八节 对汇率的态度 57
第四章 国际货币改革的盛行 61
第一节 十国集团次长们的研究 63
第三节 三十二位经济学家的报告 67
第二节 IMF流动能力的研究 67
第四节 改革的进行 69
第五节 欧索拉小组,1964—1965 71
第六节 美国的创见 77
第五章 英镑的困难,1964—1968 83
第一节 经济及政治背景 83
第二节 工党的立场 84
第三节 1964年的英镑危机 85
第四节 1965年的英镑危机 86
第五节 1966—1967年英镑危机再度发生 88
第六节 英镑贬值以後 93
第六章 货币危机的形成:美国、西德及日本 99
第一节 越战的经济影响 99
第二节 美国经济及其国际收支,1967—1971 103
第三节 欧洲及日本的经济趋势,1965—1971 107
西德 108
日本出现顺差 110
第七章 1967—1968年黄金的大变动 113
第一节 黄金平准制度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情况 113
第二节 黄金两价制的建立 119
第三节 南非的黄金与黄金两价制 123
第八章 特别提款权的孕育与诞生,1965—1969 127
第一节 美国的方案 127
第二节 欧洲的方案 128
第三节 IMF的创见 130
第四节 代表们的报告 131
第五节 1966年7月的部长级会议 133
第六节 十国集团代表及IMF执行理事会的联合会议 134
EEC的立场 137
第三次及第四次联合会议 138
第七节 十国集团的会议,1967年7月及8月 139
第八节 最後的障碍:1968年3月的斯德哥尔摩会议 142
第九节 SDR的实施 148
第九章 法国1968年的「五月事件」及法、德通货危机 151
第一节 法国的危机 151
第二节 法国法郎及西德马克 156
第三节 1968年11月十国集团的波昂会议 158
第四节 波昂会议後的发展 161
第十章 汇率制度:一次失败的改革 167
第一节 较大弹性的情况 168
第二节 对明显需要较大弹性的反应 169
第三节 美国进退两难 170
第四节 态度趋向汇率浮动 171
第五节 基金的报告 174
第六节 弹性课题的结束 175
第十一章 迈向大卫营之路 177
第一节 从自满转为关心美元 177
第二节 西德马克受到的压力 179
第三节 美元危机接近顶点 181
第四节 大卫营,1971年8月13—15日 186
第十二章 从大卫营到史密松宁,1981年8月—11月 189
第一节 8月15日以後 189
第二节 约翰·康纳利 191
第三节 认识问题:9月3—4日的次长级会议 193
第四节 9月15—16日的部长级会议 194
第五节 国际货币基金年会 196
第六节 金价的问题 197
第七节 1971年10—11月的汇率重新调整谘商 199
第八节 1971年12月:亚速尔群岛及史密松宁会议 205
第九节 史密松宁协定之後 211
第十节 从1971年的经验所得到的教训 213
第十三章 史密松宁协定的崩溃,1972—1973年 219
第一节 欧洲的态度 220
第二节 美国的态度 222
第三节 年中的外汇危机 224
第四节 改革的进展 227
美国计划 229
对美国建议的反应 230
第五节 货币风暴前的宁静 232
第六节 外汇危机及解决方法 232
第十四章 国际货币的改革:1972—1974年的二十国委员会 239
第一节 组织及程序 239
第二节 货币改革的各种问题 242
第三节 调整 245
美国的建议 245
第四节 准备资产与通货可兑换性 248
对美国建议的反应 248
第五节 在浮动世界中的改革协议 251
第六节 从探索到磋商 254
第七节 意见的分歧与趋於一致 257
第八节 改革与石油危机 263
第九节 改革工作的最後几个阶段 267
第十节 货币改革後记 271
第十五章 在通货膨胀与衰退的世界中学习适应浮动汇率 273
第一节 1972—1974年出现的世界性通货膨胀 273
第二节 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原因 276
1973年汇率的变动 282
第三节 1973—1974年的浮动汇率 282
汇率的第二次循环 286
第四节 世界性经济衰退的发生 288
在衰退及复苏时期的浮动汇率 289
第五节 对浮动经验的评价 290
西德及瑞士 291
浮动汇率与世界贸易 292
第六节 浮动汇率与通货膨胀 293
第七节 浮动汇率与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294
第十六章 OPEC的影响 297
第一节 OPEC油价上涨的先决条件 298
第二节 对总需求的效果 299
第三节 对实质所得的效果 301
第四节 国际收支效果 302
第五节 「石油逆差」的融通 305
第六节 OPEC「准备」的本质 309
第十七章 国际货币制度的进一步演变 311
第一节 1974—1975年的国际货币问题 311
第二节 各种融资办法 313
第三节 IMF摊额的增加 315
第四节 汇率制度 316
第五节 黄金问题的处理 321
第六节 牙买加协定 327
第十八章 国际货币制度的现在与未来 331
第一节 1976年世界经济情势 331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332
第三节 汇率制度 333
循环变动 335
第四节 准备所扮演的角色 337
其他汇率的变动 337
可兑换性 338
准备的供给 340
准备的组成结构 341
第五节 美元所扮演的角色 341
第六节 黄金的地位 343
第七节 SDRs的地位 346
第八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一般展望 346
国际货币大事记 349
资料来源,附注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