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史自学考试大纲》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307000113
  • 页数:120 页
图书介绍:

Ⅰ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1

Ⅱ课程内容和范围 3

第一章 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第一节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4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4

二、打开中国大门的鸦片战争 5

第二节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 6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演变 6

二、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 8

第三节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0

一、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10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2

第二章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酝酿 14

第一节 近代中国农民斗争的新高潮 14

一、农民站在反侵略斗争的前列 14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兴起和发展 16

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 17

一、近代中国的改良主义思潮 19

第二节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兴起 19

二、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20

第三章 辛亥革命 24

第一节 辛亥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 24

一、辛丑条约后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24

二、资产阶级革命基础的进一步扩大 26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成长 27

一、民主革命团体的涌现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27

二、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28

三、革命派在思想战线上的胜利 29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30

一、同盟会领导的历次武装起义和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30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 31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和经验教训 32

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 34

第一节 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斗争 34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革命党人的“二次革命” 34

二、袁世凯的复辟丑剧和全国的反袁斗争 36

一、军阀割据的形成和民族危亡的加剧 37

第二节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斗争 37

二、护法运动的开展与失败 38

第三节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新发展和革命力量的增长 40

一、中国近代工业的新发展 40

二、新的社会力量的增长 40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2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4

第一节 五四运动 44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44

二、五四运动的发展 45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46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48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8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49

第三节 军阀混战下的纷乱政局和新旧民主革命的交替 50

一、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军阀混战 50

二、五四后孙中山的奋起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结束 51

三、中国共产党的初期革命活动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提出 52

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54

第六章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54

第一节 国共合作的建立 54

二、国民党的改组和国共合作的形成 56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 57

一、广东革命局面的初步稳定 57

二、北京政变和国民会议运动 57

三、统一广东的战争和广东革命政府的改组 58

四、五卅运动和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59

五、反对资产阶级右翼的斗争 60

一、北伐前的南北形势 61

六、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 61

第三节 北伐战争 61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62

三、反帝斗争和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63

四、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发展 64

第四节 国民革命的失败 64

一、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 64

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革命的局部失败 64

三、革命紧急时期,陈独秀右倾 投降主义的危害 65

四、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的失败 66

第七章 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和土地革命的艰难历程 67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 68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及其内政外交 68

二、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和统治集团内部的派别斗争 69

三、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下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69

第二节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70

一、中国革命潮流的低落 70

二、红军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71

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的基本形成 72

四、中国革命的复兴 73

第三节 中国派别的主张和活动。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74

一、第三党的政治主张和活动 74

二、职教社和乡建派、平教派的主张与活动 75

三、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75

第四节 “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 76

一、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76

二、国民党统治区的文化“围剿”与反“围剿”斗争 77

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中国革命的危机 78

四、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79

第八章 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81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81

一、九一八事变 81

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82

三、一二八抗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低落 83

一、伪满洲国的建立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 84

二、日本向关内的扩张,长城抗战 84

第二节 日本向关内的扩张和抗日潮流的起伏 84

三、抗日潮流的起伏 85

四、日本独占中国的政策,国民党政府的媚日外交 86

第三节 华北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86

一、华北事变和国际国内关系的新变化 86

二、中国共产党抗日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定 87

三、一二九运动和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88

四、国共两党的初步接触 89

第四节 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90

一、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90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91

第九章 抗日民族战争 93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93

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93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94

三、全民族抗战高潮的兴起 95

第二节 相持阶段到来后抗日战争的政治军事形势 96

一、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调整 96

二、英美“东方慕尼黑”阴谋和国民党对日妥协谈判 97

三、中国战场的军事形势 98

四、统一战线内部磨擦和反磨擦的斗争 99

五、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00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 101

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日本帝国主义强化占领区 101

二、解放区克服严重困难的斗争 102

三、国统区的危机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102

四、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确立 103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03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中国战场的反攻 103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历史经验 104

二、抗战胜利前夕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决战 104

第十章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 107

第一节 战后初期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07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107

二、重庆谈判内外的斗争 108

三、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其成就 109

四、国民党的内战部署和中国共产党巩固解放区的措施 110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111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11

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112

三、国民党统治的经济、政治危机的发展 113

四、国统区人民运动的高涨 114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14

一、战略决战的胜利 114

二、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15

三、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切必要前提 116

Ⅲ必读书和参考书 118

Ⅳ本大纲使用说明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