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先秦时期 3
一 《周易》 3
1.卦象 3
上册 3
2.乾卦 4
3.泰卦 5
二 《国语》 7
1.伯阳父论地震(《周语》) 7
2.史伯论五材(《郑语》) 8
1.周叔兴论阴阳吉凶 11
三 《左传》 11
2.郑子产论天道 12
3.晋史墨论物生有两 13
四 孔丘 15
《论语》(选录) 15
五 孙武 34
《孙子兵法》 34
1.计篇(节录) 34
2.谋攻篇(节录) 35
3.势篇(节录) 37
4.虚实篇(节录) 38
5.用间篇(节录) 39
六 范? 41
《国语·越语》(节录) 41
七 墨翟 50
《墨子》 50
1.兼爱中(节录) 50
2.非命上(节录) 53
3.非命中(节录) 55
4.非命下(节选) 56
5.天志上(节选) 57
6.天志中(节录) 58
7.明鬼下(节录) 63
8.贵义(选录) 64
八 老子 65
《道德经》(选录) 65
九 孟轲 88
《孟子》(节录) 88
十 商鞅 109
《商君书·更法》 109
1.威德 113
十一 慎到 113
《慎子》 113
2.因循 116
3.民杂 117
4.君人 118
5.君臣 119
6.佚文(选录) 119
十二 《管子》 121
1.心术上 121
2.内业 128
3.任法(节录) 137
十三 庄周 142
《庄子》 142
1.逍遥游 145
2.齐物论 150
3.天下(节录) 166
十四 惠施 176
《庄子·天下》(节录) 176
《公孙龙子》 182
1.白马论 182
十五 公孙龙 182
2.坚白论 185
十六 后期墨家 189
《墨子》 189
1.经、经说(选录) 189
2.小取 198
十七 《易传》 203
1.系辞上(选录) 203
2.系辞下(节录) 209
1.天论 213
十八 荀况 213
《荀子》 213
2.解蔽(节录) 222
3.正名(节录) 229
4.性恶(节录) 237
5.王制(节录) 241
6.非十二子(节录) 243
十九 韩非 248
《韩非子》 248
1.五蠹 248
2.显学(节录) 262
3.解老(节录) 266
二十 《礼记》 274
1.中庸(选录) 274
2.大学(选录) 279
一 《淮南子》 285
1.原道训(节录) 285
第二编 两汉——隋唐时期 286
2.天文训(节录) 291
3.精神训(节录) 293
(1)王道通三 297
二 董仲舒 297
1.《春秋繁露》 297
(2)基义(节录) 300
(3)深察名号(节录) 302
(4)实性(节录) 304
2.举贤良对策(节录) 305
三 杨雄 310
1.《太玄》 310
(1)玄摛(节录) 310
(2)玄图(选录) 316
(3)玄莹(选录) 320
2.《法言·问道》(节选) 321
四 桓谭 324
《新论·形神》 324
五 《白虎通义》 329
1.天地 329
2.三纲六纪 331
六 王充 334
《论衡》 334
1.自然 334
2.物势(节录) 343
3.论死(节录) 347
4.实知(节录) 351
5.命义(节录) 358
七 王弼 363
1.老子注(选录) 363
2.老子指略 369
3.周易略例 380
(1)明彖 380
(2)明象 382
1.达庄论(节录) 385
八 阮籍 385
2.大人先生传(节录) 390
九 嵇康 393
1.声无哀乐论 393
2.太师箴(节录) 408
3.释私论(节录) 410
十 裴頠 412
崇有论 412
1.庄子注(选录) 423
十一 郭象 423
2.庄子序 447
十二 僧肇 450
《肇论》 450
1.不真空论 450
2.物不迁论(节录) 457
十三 慧远 463
1.沙门不敬王者论(节录) 463
2.三报论(节录) 467
3.明报应论(节选) 469
神灭论 471
十四 范缜 471
十五 法藏 480
金师子章 480
十六 慧能 487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节录) 487
十七 韩愈 496
原道 496
十八 李翱 501
复性书(选录) 501
上 501
中 506
十九 柳宗元 512
1.天说 512
2.非国语(选录) 514
3.天对(节选) 515
4.封建论 524
二十 刘禹锡 535
天论 535
上 535
中 538
下 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