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创:革命根据地税收的早期实践 2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税收思想 2
民国初年的财税状况 2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税收主张 6
二、土地革命的兴起和革命根据地初期的财政供给 12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2
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 17
根据地形成初期的财政供给 24
三、日渐成形的财政政策和土地税收 29
废除反动政府的苛捐杂税 29
财政负担主要放在剥削阶级身上 31
排除左倾思想干扰,注意筹款政策 32
全力保证革命战争的需要 33
发展公营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34
加强财经纪律,注意节约支出 35
建立税收制度,力争收入稳定 36
四、红色政权长期存在的经验总结 40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40
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的客观条件 41
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的主观条件 42
五、井冈山的税收尝试 44
农村经济处于破产状态 44
中共中央关于根据地税收的指示 45
井冈山根据地的税收 46
第二章 蹉跎: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税收一、“一苏大”方针和财政收入体系的建立 4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49
“一苏大”财税方针的提出 50
中央苏区财政收入体系的建立 52
二、反“围剿”中的财粮动员和农业税(土地税) 72
财粮动员面临的困难 72
财粮动员的措施 75
两次调整农业税政策 79
三次征集粮食运动 85
三、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发展与工商税收 87
苏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87
促进苏区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90
开展对敌斗争的税收政策 92
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税收管理 93
税收法制建设 94
税务机构与干部队伍建设 95
税收征收管理 100
五、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税收实践 105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105
川陕革命根据地 109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11
第三章 运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税收 113
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税收原则 113
先予后取 114
取己与取民相结合 116
增收不增税 119
普遍纳税 121
二、农业税制的改进与完善 122
田赋制度的恢复 123
救国公粮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124
“合理负担”制度的提出与推行 125
统一累进税制度的实施 128
三、工商税制的建立与完善 135
货物税 135
营业税 138
进出口税 141
临时贸易税 143
盐税 143
田房契约税 144
烟酒税 144
牲畜交易税 144
屠宰税 145
矿税 145
特别税 145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税收管理 146
抗日民主根据地税制建设 146
税收管理机构的建立 149
税收征管 153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税务缉私 156
五、抗日民主根据地税收收入及结构 161
农业税收入 162
工商税收收入 166
税收结构分析 179
六、抗日民主根据地税收的作用与意义 179
抗日民主根据地税收的作用 180
开启税收民主的先河 187
第四章 转折: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税收 193
一、土地改革运动与财政动员 193
从减租减息到实现耕者有其田 193
土地改革期间的税收政策 198
土地改革对解放战争的财政支持 201
二、新老解放区的财税政策 203
老解放区的财税政策 204
新解放区的财税政策 205
统一执行公平负担的财税政策 205
三、华北财经会议与财税政策的统一 206
华北财经会议的召开 207
华北财经政策的统一 210
四、解放区税收政策与制度演变 212
解放区的农业税收政策 213
解放区的工商税收政策 214
解放区税收的特点和意义 217
五、乡村财政整顿与农民负担 219
乡村财政整顿 219
农民的财粮负担和战勤负担 223
六、西北、华北、东北、华东、中原解放区的税收实践 226
西北解放区 226
华北解放区 233
东北解放区 237
华东解放区 244
中原解放区 248
第五章 升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税收一、城市税收制度和政策 256
中共七大以后的财税政策 256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城市接管指明方向 267
大城市的税收接管政策日趋完善 268
二、大中城市的接管和税收 271
北平市 272
天津市 275
江南城市 278
三、三大城市税收制度 281
北平市 281
天津市 284
上海市 289
四、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前后的税收 297
各解放区税制初步统一 297
中财委稳定经济的税收措施 302
五、解放区税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308
为革命战争胜利提供物质保障 308
为新中国税收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315
为全国统一税制奠定了基础 321
中国革命根据地税收大事记 323
参考文献 349
后记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