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1
徐福渡日探实 1
目录 1
苏武完节归汉 6
张博望“凿空”丝路 11
首使月氏 11
西南探径 14
续使乌孙 14
班定远续通西域 16
泽被东西 16
甘英出使大秦始末 22
安敦王遣使通汉记 24
三宝太监七下西洋 28
晚清杰出的外交家薛福成 33
近人张德彝的西行奇遇 38
甘肃中部的汉代骊靬城 45
汉唐时代的中国和伊朗 50
略谈《大唐西域记》中的印度 56
占代大食人所知的中国 63
第二部分 71
宋代与亚非海国间的交往 71
古代籍载录的印度尼西亚史事 76
古汉籍载录的柬埔寨史事 83
元代中西间的通问 90
元代中国与非洲的往来 96
明代中日间的朝贡贸易 101
清代前期的中国和暹罗 107
清代中日间的信牌贸易 113
清代的中美贸易与文物交换 118
参与开发美国的华人先驱 125
蚕经丝路巧传西 130
棉花入华小志 136
烟草入华小志 140
中国纸的发明与外传 145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外传 149
中国制瓷术的发明与外传 155
第三部分 162
后秦佛学大师鸠摩罗什 162
西行求法的晋僧法显 166
天竺求经 166
锡兰游学 169
浮海南归 170
一生巨绩 171
少日虔依释氏门 172
唐僧玄奘西游天竺 172
缘求圣典独西征 173
周行佛国经研湛 174
译著归来众誉生 175
东渡日本的唐僧鉴真 177
马礼逊的对华传教活动 184
马礼逊生平大略 184
马礼逊开辟南洋传教区 186
马礼逊译经编典 187
弘扬唐法的弘法大师 189
入唐巡礼的日僧圆仁 193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考述 198
唐宋时代波斯在华的宗教 203
袄教 203
摩尼教 206
伊斯兰教东传中国 210
印度禅学与中国禅宗 217
观音形象的演化 223
中越方面 228
中国和东南亚诸国的佛教关系(上) 228
中柬方面 229
老挝方面 231
中国和东南亚诸国的佛教关系(下) 232
中缅方面 232
中泰方面 234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方面 236
东传日本的汉化佛教 238
唐代旅行家杜环的海外见闻 245
明末海外遗民朱舜水 250
魏源和《海国图志》 255
清人谢清高的南洋风习谈 260
近代最早访日的华人罗森 265
致力于西学东渐的容闳 271
黄遵宪的求新实践 278
一举使东瀛 278
星槎亚美欧 279
学艺日探新 280
在戊戌前后 283
林琴南的笔译生涯 284
近代中国启蒙大师严复 289
康有为倡行西法 295
梁启超和西方文化 301
中国黄檗禅宗与日本黄檗文化 307
发源于供佛的日本花道 314
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 318
日文字母与书道的渊源 324
中国古文献中的“日本观” 328
中国儒学在日本 333
东来中国的犹太人 339
唐宋时代在华的黑人 344
唐代外商的华化后裔 350
日人晁衡仕唐的一生 354
入元学者爱薛生平探略 359
中世纪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 363
——马可·波罗 363
清宫的西洋画师郎世宁 369
热心传播西学的傅兰雅 374
欧洲人看中国传统文化(上) 378
欧洲传进中国器物文明 379
欧洲传进中国艺术文明 380
西渡欧洲的中国学术文明 381
欧洲人看中国传统文化(中) 384
法国启蒙大师的中国文化观 384
法国重农学派的中国文化观 389
德国学者的中国文化观 390
欧洲人看中国传统文化(下) 390
英俄学者的中国文化观 395
早期传往美国的中国文化 396
杜甫诗篇对朝鲜文士的启迪 401
白居易诗在中古日本 408
袁中郎文论在近古日本 413
《赵氏孤儿》入欧记 419
元曲《灰阑记》西传产生的影响 425
《水浒传》在国外(上) 430
《水浒传》在国外(下) 438
《儒林外史》在国外 445
《红楼梦》在国外(一) 451
《红楼梦》在国外(二) 458
《红楼梦》在国外(三) 464
《红楼梦》在国外(四) 472
《红楼梦》在国外(五) 480
明代中日人士的诗歌酬作 484
清代中日人士的诗歌酬作 490
清代中朝人士的文字交谊 497
西传印度的《秦王破阵乐》 502
欧洲仿华的罗柯柯艺风 508
电影入华小志 512
唐代盛行的波罗球戏 518
清季兴起的西方近代体育 522
洋务运动与新军操练 523
维新运动与西式体育教育 524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安排 525
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活动 526
归国留学生的传播 528
徐光启与西方自然科学 529
利玛窦在中国 534
汤若望在中国 539
南怀仁在中国 545
南怀仁在中国 545
中国近代化学的奠基人——徐寿 550
西方近代化学东来述略 556
后记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