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性 1
王今觉点校注释 1
热性 11
温性 20
平性 28
用药发明(论例法则歌诀十六首) 38
明·严萃编[2] 38
明·熊宗立补遗[3] 38
王今觉点校注释 38
药性阴阳论[4] 38
标本论 39
用药法 41
药性升降浮沉补泻法 46
五脏所苦 47
五脏所欲 47
五臭凑五脏例 48
五行、五色、五味、五走、五脏主禁例 48
手足三阳表裹引经主治例 49
诸药泻诸经之火邪 50
诸药相反例 50
十八反歌 50
十九畏歌 51
六陈歌 52
五脏补泻主治例 53
用药凡例 54
卷二 58
主治指掌(逐段锦九十种) 58
王今觉点校注释 84
明·熊宗立补遗[6] 84
用药法象[7] 84
王今觉点校注释 84
明·严萃编[5] 84
用药须知(法象歌诀六首) 84
明·严萃编[2] 84
四时用药法 85
用药丸散 86
药本五味歌 87
炮制药歌 88
妊娠服药禁歌 90
卷三 92
明·熊宗立著[8] 92
王今觉点校注释 92
玉石部 92
草部上 104
草部中 111
草部下 121
卷四 130
明·熊宗立著[9] 130
王今觉点校注释 130
木部 130
人部 142
禽兽部 144
虫鱼部 148
果品部 155
米穀部 157
蔬菜部 159
索引 164
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递嬗关系与版本系统示意图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