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古文化源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元庆著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5981965
  • 页数:498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节 关于“三晋古文化”之称谓 1

第二节 晋国与魏、韩、赵国家历史和疆域沿革 4

一 晋国历史和疆域沿革 4

自序 5

二 魏国历史和疆域沿革 11

三 韩国历史和疆域沿革 15

四 赵国历史和疆域沿革 21

第三节 古代山西的地理环境 25

一 山西省地理方位和建制沿革 26

二 铸造农耕文化的自然条件 27

三 自古兵家必争的战略位置 30

第四节 关于三晋古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7

一 关于三晋古文化发展的三个历史层面及其两大基本特点 38

二 关于三晋古文化研究的三大理论层次 43

上编 三晋古文化的历史渊源 48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的山西文化 48

第一节 西侯度文化与匼河文化 50

一 西侯度文化与匼河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点 50

二 西侯度人与匼河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54

第二节 丁村文化与许家窑文化 57

一 丁村文化和丁村人 57

二 许家窑文化和许家窑人 62

第三节 峙峪文化与下川文化 66

一 峙峪文化与下川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点 67

二 峙峪人与下川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72

第四节 山西旧石器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和总特点 76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的山西文化 81

一 山西新石器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86

第一节 山西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的总体概貌 86

二 山西南部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直根” 91

第二节 陶寺类型文化的辉煌成就 96

一 原始农业高度发展 98

二 原始畜牧业勃勃兴起 100

三 原始手工业进一步繁荣 101

四 阶级和国家已经形成 106

第三节 东下冯类型文化的承前启后地位 114

一 东下冯文化对陶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15

二 东下冯文化向二里头文化的移植和传播 119

三 东下冯文化的“ 承前”与“启后”反映了夏文化的发展历程 124

第三章 古史传说时代的山西文化 129

第一节 晋南地区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文化政治中心 134

一、黄帝败炎帝、杀蚩尤的古战场是在晋南地区 135

二、尧、舜、禹的都城同在晋南地区 140

三 商族和周族的策源地同在晋南地区 143

第二节 古史传说时代的山西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民族特点 147

一 典型的农业文明道路 147

二 典型的宗法奴隶制道路 152

三 典型的亚细亚维新道路 156

中编 三晋古文化的发展历程 164

第四章 晋国文化 164

第一节 叔虞封唐与晋国文化的形成 164

一 叔虞封唐--屏藩周宝的军国重镇 164

二 “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晋国文化的发展格局 170

第二节 古代法治文化的摇篮 174

一 “礼法之争”与晋国文化 174

二 晋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法治思潮的勃勃高涨 185

第三节 古代多民族文化的熔炉 195

一 晋国“戎狄与之邻”的复杂民族环境 195

二 不同民族文化的全方位交流 212

第一节 叔向的哀叹 228

第五章 三家分晋与魏、韩、赵三个独立诸侯国的建立 228

第二节 季札和孙武的预言 232

第三节 范、中行氏的灭亡 236

第四节 智氏灭亡与三家分晋 240

第六章 魏国文化 248

第一节 “魏,天下之胸腹”的地理形势 248

第二节 魏文侯、李悝变法与魏国法治文化的高度发展 252

一 魏文侯、李悝变法及其实践成效 253

二 李悝著《法经》: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封建法典问世 262

第三节 魏文侯“好学”、“好古”与魏国儒法思想的荟萃交融 267

一 魏文侯拜儒家学者为师及其“好学”、“好古”的儒者风度 267

二 魏文侯的重法尊儒与其“治国之道”和“用兵之道” 276

第七章 韩国文化 282

第一节 “韩,天下之咽喉”的地理形势 282

一 韩昭侯、 申不害变法的背景 286

第二节 韩昭侯、申不害变法和重在以“术”治国的韩文化 286

二 申不害拨权弄术的“术治”思想和实践 288

第三节 韩非以法为本与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学说 302

一 韩非其人与韩国社会 302

二 韩非的新型法治学说 311

第八章 赵国文化 333

第一节 “赵,四战之国”的地理形势 333

第二节 公仲连改革与前期赵文化 336

第三节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成功实践与赵国历史和文化的繁荣昌盛(上) 339

一 胡服骑射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339

二 胡服骑射改革的全面实施 345

第四节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成功实践与赵国历史和文化的繁荣昌盛(下) 357

一 胡服骑射改革的光辉实践成就 357

二 民族文化融合的伟大历史丰碑 366

第九章 三晋思想文化 372

第一节 法家(兼及兵家)文化是三晋思想文化的主体构成 374

一 三晋法家思想的充分发展 376

二 三晋兵家思想及其实践 380

第二节 名家和纵横家思想是三晋思想文化的两大侧翼 384

一 三晋“名辩思潮”的高涨 385

二“三晋多权变之士” 394

下编 三晋古文化的遗风余 404

第十章 三晋法家与中国封建文化 404

第一节 三晋法家文化向秦文化的移植 405

一 商鞅是三晋法家文化向秦文化移植的第一位使者 405

二 商鞅之后,三晋法家文化在秦国的继续传播和实践 413

三 韩非完成了三晋法家文化向秦文化的移植 417

第二节 法家文化为历代封建王朝提供了政治统治方式 424

一 秦王朝的覆灭与汉初黄老之学的盛行和儒家文化的复兴 424

二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430

一 中国封建时代的两次大分裂与山西地区的多民族文化 437

第一节 民族文化交融进一步拓展 437

第十一章 三晋古文化对山西地区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437

二 魏孝文帝“全面汉化”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比较 443

第二节 商业文化勃勃中兴 449

一 晋与三晋国家商业文化的高度繁荣 450

二 明清时代山西商业文化的勃勃中兴 454

第三节 戏曲文化根深叶茂 460

一 山西古代的乐舞文化传统 461

二 宋、金、元时代中国北方戏曲文化的摇篮 465

第四节 宗教文化异彩纷呈 471

一 山西地区的佛教文化 471

二 山西地区的道教文化 478

第五节 学术文化领域思想融合的新趋势 483

一 理学酝酿时期的王通和柳宗元 485

二 理学由形成到走向衰落时期的孙复、司马光和薛瑄 491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现当代学者)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