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导论:民族经济学的构建 1
§1民族经济学构建的前提 1
1.1对人类文明性质的认识 1
1.2当今世界体系中的民族结构 3
1.3如何寻求民族发展进程的解释 5
§2民族经济学构建的历史使命 7
1.4经济发展中收益分配不平等的衡量 7
1.5全球民族结构中的发展与贫困 9
1.6民族经济学构建的历史选择 13
1.7民族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4
§3民族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与性质 14
1.8民族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构造 16
上篇 民族经济学的理论基质 21
第二章民族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21
§1对民族经济特点的最初理论关注 21
§2人类学向民族经济分析的游移 25
§3当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民族侧重 26
第三章经济人类学学派及其理论模式 29
§1经济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学派 29
3.1形式主义学派 29
3.2实体主义学派 30
3.3马克思主义学派 34
§2同化与认同的历史合力 35
6.4民族认同的历史性质 35
3.4形式模式 36
§2经济人类学的理论分析模式 36
3.5生态模式 36
3.6制度模式 37
6.5民族同化与认同的历史差异 37
§3经济人类学学派与模式的交汇 38
3.7经济人类学学派发展的特征 38
3.8经济人类学学派与模式的相互关系 39
第四章经济发展理论与民族经济的成长 41
§1经济学中发展理论的成长 41
4.1早期经济学说中的增长思想 41
4.2古典经济学关于增长极限的研究 42
4.3创新理论与经济发展思想的成长 45
§2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46
4.4发展经济学独立成长的历史要求 46
4.5发展经济学成长的阶段特征 48
§3发展经济学的体系结构 51
4.6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52
4.7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53
4.8激进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54
第五章区域经济与民族经济体 57
§1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要素 57
5.1民族经济学研究视野的扩展 57
5.2民族文化要素的发展导向作用 59
§2区域经济与民族经济体的异同 61
5.3区域经济活动中的民族差异 61
5.4民族经济体发展不同步的历史现象 62
5.5非一致性发展中的民族特殊性 65
第六章经济发展中的民族同化与认同 67
§1民族同化与经济发展 68
6.1对民族同化定义的理论反思 68
6.2民族同化的经济本质 78
6.3民族同化的社会功能 82
§3认同选择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 93
6.6认同选择的经济作用 93
6.7同化与认同中的民族经济成长 95
§1生产力流动的历史差异 103
7.1生产力流动的性质与基础 103
第七章生产力流动与技术变革 103
中篇 民族经济成长的要素分析 103
7.2原始共同体基础上的生产力流动 104
7.3个体生产力的地域性流动 106
7.4社会化生产力的流动性征 107
§2生产力流动与经济发展 109
7.5生产力流动的一般形式和作用 109
7.6生产力流动的作用条件 109
§3技术变革的功能与性质 112
7.7技术性质的理论分析 112
7.8技术变革的历史轨迹 113
7.9技术变革与生产要素的配置 117
第八章民族经济开发中的生产要素转换 120
§1物质资源的势能转换 121
8.1物质资源与民族经济的成长基础 121
8.2物质资源转换的条件与特点 122
§2人力资源的开发 125
8.3有关人力资源的理论探讨 125
8.4人力资源的概念及人力资本的形成 127
8.5教育与人力投资的扩展 129
§3投资形成的理论研究 132
8.6投资形成的源流分析 132
8.7投资形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36
9.1对农业经济地位的理论认识误区 138
第九章少数民族工业化变革中的农业经济 138
§1农业发展与工业化变革的理论研究 138
9.2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39
§2农业发展与民族经济结构的变革 142
9.3经济静态平衡分析中的农业地位 142
9.4经济非均衡发展中的农业变革 144
9.5农业发展在民族经济研究中的意义 147
§3工业化变革的历史比较 148
9.6先期工业化民族中的农业发展 148
9.7当代各民族工业化发展中的农业选择 150
§1生产组织与经济发展 156
10.1经济活动中的组织功能 156
第十章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组织要素变迁 156
10.2生产组织的历史演变 158
10.3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结构的基础变更 161
§2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 162
10.4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国家地位 162
10.5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 165
10.6国家经济参与的行为方式 166
§3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 172
10.7工业化历史进程中的国家力量 172
10.8对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两种理论模式的反思 175
11.1国家在民族经济开发中的目标设置 181
§1目标设置与政策协调 181
第十一章宏观政策体系与民族经济协调 181
. 11.2目标实现中的政策协调功能 183
§2政策体系的总体构建 186
11.3合理构建政策体系的决策规范 187
11.4政策体系的总体结构 189
11.5合理构建政策体系的基础条件 191
§3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 193
11.6经济政策的中介传导机制 193
11.7经济政策作用机制的完善 194
第十二章经济运行形式与民族经济的变革 197
§1商品经济形式的一般历史性质与发展差异 198
12.1商品经济一般性质的理论分析 198
12.2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差异性 199
§2商品经济形式的生存基础和社会作用 204
12.3商品经济形式的作用基础 204
12.4商品经济功能分析的理论错位 206
§3中国少数民族商品经济的形式与结构 210
12.5少数民族商品经济的历史发展 210
12.6少数民族商品经济的结构分析 214
下篇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实证与选择 219
第十三章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史略 219
§1多民族国民经济的多元一体化 219
13.1中华民族交错融合的历史源流 219
13.2封建文明体系中民族经济的发展 222
13.3多民族多层次结构的不完整状态 228
§2多层次民族经济结构的不完整状态 228
13.4同一民族内部多层次结构的不完整性 234
§3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历史特点及现实地位 237
13.5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连续跳跃性 237
13.6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现实地位 238
第十四章中国民族经济的开发模式与投资形成 241
§1少数民族区域开发与投资模式的演变 241
14.1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形成体系的变迁 241
14.2区域开发模式的转换与民族经济的发展 244
§2投资形成与开发模式对民族经济的影响 248
14.3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偏差 249
14.4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分割 251
14.5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脱节 253
§3经济开发中的民族特殊性 255
14.6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差异 256
14.7现代经济进入中的民族阻隔 259
第十五章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生产要素配置 263
§1少数民族资源开发中的障碍与对策 263
15.1投资形成匮乏与资源开发不足 263
15.2低技术结构与资源非合理性开发 268
15.3收益扭曲与资源潜在势能的转换 270
§2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开发困境与发展抉择 277
15.4少数民族的人口转变 277
15.5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开发困境 279
15.6完善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282
15.7少数民族经济中的技术结构状况 287
§3少数民族的技术现状与发展 287
15.8技术变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289
第十六章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的城市体系 292
§1古代城市体系与民族经济的发展 292
16.1远古市镇的发源 292
16.2中央帝制体系中的城市发育 296
§2当代少数民族经济中的城市体系 301
16.3少数民族城市体系的发展现状 301
16.4少数民族城镇类型划分及发展动力 304
§3少数民族城市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305
16.5少数民族城市体系的结构特征 305
16.6少数民族城市体系的经济功能 307
17.1少数民族边境贸易的历史演变 315
第十七章少数民族边境贸易与开放性经济体系的确立 315
§1边地少数民族边境贸易的发展 315
17.2少数民族边境贸易的现实概况 317
§2少数民族边境贸易的方式和类型 322
17.3少数民族边境贸易方式 322
17.4少数民族边贸区域的划分与发展 324
§3边境贸易同少数民族经济的开发与开放 326
1 7.5边境贸易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双向开发 326
17.6边境贸易与民族经济合作 329
第十八章少数民族生产组织结构的历史变革 333
§1少数民族生产组织的结构概况 333
18.1少数民族经济中家庭生产组织的演变 333
18.2少数民族经济中乡镇企业组织的发展 337
§2少数民族生产组织结构的特征与功能 341
18.3少数民族生产组织的经济自给性 341
18.4少数民族生产组织的市场参与能力 343
§3少数民族生产组织结构的创新 344
18.5生产组织结构创新的本质与前提 344
18.6少数民族生产组织创新中的企业推动 346
18.7股份合作制与少数民族生产组织创新 351
第十九章结语: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 355
§1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形成与反思 355
§2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366
§3民族经济开发中的政府行为选择 371
后 记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