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遗传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德绪,林伯年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6144·3002
  • 页数:407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目录 1

第一章遗传、变异和环境 9

第一节遗传和变异 9

第二节遗传和环境 11

第三节变异 16

第四节遗传、变异和选择 19

第一节细胞的构造 21

一、细胞膜 21

第二章细胞与遗传 21

二、细胞质 22

三、细胞核 23

第二节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 24

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24

二、染色体的结构 26

三、染色体的数目 28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繁殖 29

一、细胞的有丝分裂 29

二、细胞的无丝分裂 31

三、细胞的减数分裂 32

六、抑制作用 34

第四节植物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35

一、雌雄配子的形成 35

二、受精 37

三、直感现象 38

四、单性结实 39

五、无融合生殖 40

第五节园艺植物的生活周期 43

第三章分离规律 46

第一节分离现象 46

一、单位性状和相对性状 46

二、豌豆杂交试验 47

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48

四、分离现象 48

一、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 49

第二节分离现象的解释 49

二、基因型和表现型 51

第三节分离规律的验证及影响分离的条件 52

一、自交法 52

二、测交法 53

三、花粉鉴定法 54

第四节分离规律的应用 55

第四章独立分配规律 57

第一节独立分配现象 57

一、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 59

第二节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及其实质 59

二、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 61

第三节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63

一、自交法 63

二、测交法 63

第四节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64

第五节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的适合度检验 65

一、X2测定的方法 66

二、X2测定的实例 67

第六节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 68

第五章基因的效应和相互作用 71

第一节基因多效性和多基因效应 71

一、基因的多效性 71

二、多基因效应 74

一、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76

第二节等位基因的相对效应 77

二、等位基因的自主效应 78

第三节复等位基因的效应 79

第四节基因的相互作用 81

一、互补作用 81

五、隐性上位作用 81

二、积加作用 82

三、重叠作用 82

四、显性上位作用 83

一、基因的剂量效应 87

第五节基因作用的生化基础 87

二、基因的生化效应 88

三、基因互作的生化基础 89

四、基因作用与花色遗传 91

第六节性状表现与环境效应 93

一、外界环境条件与性状表现 93

第二节连锁遗传的解释和验证 93

二、植物内在生理条件与性状表现 95

第一节连锁遗传现象 96

第六章连锁遗传 96

一、连锁遗传的解释 98

二、连锁遗传的验证 98

第三节连锁和交换的细胞学验证 101

第四节交换值 103

第五节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106

一、两点测验法 106

二、三点测验法 107

三、干扰与符合 109

四、连锁遗传图 110

五、连锁群与染色体 112

第六节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113

第七章 植物性别的决定和花性分化 116

第一节植物性别和花性分化的现象 116

一、植物性别与花性分化现象 116

二、性别及花性分化研究的意义 118

三、性别及花性分化的理论和假说 120

一、植物的性染色体 121

第二节植物的性染色体与性别 121

二、植物的性比 122

三、性染色体与性别遗传 123

四、伴性遗传 124

第三节基因与性别 125

一、雌雄同花植物的花性分化 126

二、雌雄异花植物的花性分化 128

三、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与花性分化 130

一、植物雌雄花出现的规律 131

第四节环境与性别和花性分化 131

二、植物的性别与生理差异 132

三、环境条件与花性分化 133

第八章群体遗传理论 136

第一节群体的遗传组成 136

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37

二、遗传平衡群体 139

三、自花授粉植物群体的遗传组成 142

第二节影响群体遗传组成变化的因素 143

二、突变 144

一、迁移 144

三、选择 145

四、基因漂移 149

第三节群体平均数 150

一、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151

二、世代平均数的遗传组成 151

三、尺度测验 153

第九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155

第一节数量性状的特征 156

一、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 158

第二节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158

二、基因的相互作用假说 160

第三节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 163

一、平均数 164

二、标准差和方差 164

四、变异系数 165

五、协方差 165

三、平均数的标准误 165

六、相关系数 166

七、直线回归系数 166

第四节遗传力 167

一、遗传力的概念 167

二、广义遗传力的估算方法 169

三、狭义遗传力的估算方法 171

四、遗传力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177

一、近交的概念和类别 180

第十章近交与远交的遗传效应 180

第一节近交与授粉结实的关系 180

二、植物授粉结实特性的分类 181

三、自交和近交的不亲和性 182

第二节近交的遗传效应 186

一、自交的遗传效应 186

二、回交的遗传效应 189

第三节纯系学说 192

一、菜豆的选择试验 192

二、纯系学说 193

第四节远缘杂交 194

一、远缘杂交的概念 194

二、远缘植物的交配性 195

三、远缘杂种的遗传动态 196

四、远缘杂交的应用 198

第一节杂种优势的表现 200

一、杂种优势的意义和作用 200

第十一章杂种优势 200

二、杂种优势表现的性质和特点 202

三、杂种第二代的衰退现象 205

第二节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 207

一、显性假说 207

二、超显性假说 209

三、基因平衡和遗传平衡假说 211

一、配合力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212

第三节杂种优势与配合力 212

二、配合力测定的遗传交配设计 215

三、提高亲本配合力的选择方法 217

第四节杂种优势的利用 219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原则 219

二、杂种优势利用的环节 222

三、杂种优势的固定 223

第十二章无性繁殖及其遗传效应 225

第一节无性繁殖的概念 225

第二节园艺植物无性繁殖的方式 226

第三节无性繁殖应用的特点 231

第四节芽变 232

一、芽变的概念 232

二、芽变的产生和发现 233

三、芽变的遗传学基础 235

四、芽变的细胞学基础 237

五、嵌合体的性状表现 239

六、嫁接嵌合体及其表现 244

第十三章基因突变 248

第一节基因突变的概念 248

第二节基因突变的频率 249

一、基因突变的频率 249

二、易变基因与增变基因 250

三、植物生理生化状况与突变频率 252

第三节 性细胞突变和体细胞突变 253

一、突变的重演性 254

第四节基因突变的特征 254

二、突变的平行性 255

三、突变的可逆性 256

四、突变的多向性 256

五、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257

第五节基因突变的表现与测定 259

一、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表现 259

三、基因突变的测定 261

二、大突变和微突变的表现 261

四、生化突变及其测定 263

第六节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267

第十四章染色体结构变异 271

第一节缺失和重复 272

一、缺失 272

二、重复 275

第二节倒位和易位 277

一、倒位 277

二、易位 280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发生机理 284

第三节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诱发及应用 284

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人工诱发 285

三、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 288

第十五章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92

第一节染色体基数及倍数性 292

一、染色体基数 292

二、染色体的倍数性 293

第二节非整倍体 298

一、单体和缺体 299

二、三体 300

三、非整倍体的应用 304

第三节单倍体 306

一、单倍体的发生及其特点 306

二、单倍体的减数分裂方式 307

三、单倍体的培育及其应用 308

第四节同源多倍体 310

二、同源四倍体 312

一、同源三倍体 312

第五节异源多倍体 316

一、异源多倍体 316

二、节段异源多倍体 318

三、同源异源多倍体 319

第六节多倍体的人工诱导及应用 321

一、多倍体的人工诱导 322

二、多倍体的应用 326

第七节核型研究及其应用 329

第十六章细胞质遗传 332

第一节细胞质遗传的意义和特点 332

第二节叶绿体的遗传 334

一、紫茉莉叶绿体的遗传 334

二、天竺葵叶绿体的遗传 335

三、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关系 336

第三节远缘杂交中的细胞质遗传现象 338

一、柳叶菜属内种间杂种的细胞质遗传 338

二、月见草属内种间杂种的细胞质遗传 340

第四节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341

一、植物雄性不育的现象 344

第五节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别及其遗传效应 344

二、雄性不育的类别及其遗传特点 345

三、质核型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348

第十七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353

第一节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353

一、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354

二、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355

一、两种核酸及其分布 358

第二节核酸的分子结构与复制 358

二、DNA与RNA的分子结构 359

三、DNA与RNA的复制 362

第三节DNA与遗传密码 366

第四节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 367

一、DNA的功能 368

二、RNA的类型及其功能 369

三、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72

四、中心法则和它的发展 374

第五节基因的本质及其特性 376

一、基因概念的进展 376

二、基因的本质 378

三、基因的基本特性 379

第十八章基因调节及变异的机理 381

第一节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达 381

第二节基因在发育中的调节 383

一、原核生物中基因调节的操纵子模型 384

二、高等植物中基因活性的调节 386

三、激素对植物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390

第三节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391

一、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 392

二、诱变剂作用的分子机理 393

第四节基因重组的分子基础 397

第五节遗传工程 399

一、基因工程 400

二、细胞工程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