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第三部门”的“创造”与“被创造”的“第三部门” 1
二、志愿与强制、私益与公益 5
三、共同体、社会、大共同体 10
四、从共同体本位到公民社会:传统民间公益与第三部门 17
五、第三部门与“前第三部门” 22
六、渊源、继承与发展 28
七、慎言“文化”:中西差异与文化决定论的批判 37
第二章 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西社会之比较 43
一、传统中国小共同体本位论质疑 44
二、“道德农民”与“理性农民”之外 51
三、法家传统与大共同体本位 60
四、“拜占庭现象”与“反宗法的非公民社会” 66
五、里—社—单合一:传统帝国乡村控制的一个制度性案例 72
六、近古宗族之谜 77
七、公民与小共同体的联盟? 84
八、小共同体与公民社会的前途 94
第三章 公益事业发展史的西方模式 100
一、古希腊罗马:公益基金与“近似原则”的出现 101
二、中世纪:教会慈善与小共同体公益之兴衰 114
三、从“共同体公益”到“国家+市场”公益 129
四、从“国家+市场”公益到第三部门:否定之否定? 143
五、两种“第三部门观”:从历史看未来 155
第四章 公益事业发展的中国模式 168
一、“编户齐民”与大共同体的虚拟福利 168
二、公益与“公害” 181
三、社邑:非族性民间公益组织 190
四、“广种福田”:寺院宗教类公益组织及公益活动 208
五、宗族公益:“逆逻辑发展”的背后 223
六、近代西方公益的东渐与“传统”共同体公益的兴起 229
七、“有公民意识的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中国第三部门与公民社会的走向 235
参考文献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