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南威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030083792
  • 页数:55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地理专业课程作重大调整之后,为新设置的《自然地理学》而编写的最新教材。根据课程调整的要求,全书既注意保持自然地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又注意涵盖被取消的课程在地理专业中所需的内容,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资料丰富、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突出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强调环境意识,贯穿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全书共分11章,约83万字,包括第一章,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二章,行星地球;第三章,地壳及其运动;第四章,气候;第五章,水文;第六章,地貌;第七章,植物;第八章,动物;第九章,土壤;第十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第十一章,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本书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南成教授主编,由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共同编写。可供高等院校本科地理专业与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相关专业师生教学使用。

第一章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第一节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一、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1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 2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 2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4

五、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5

第三节 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5

第四节 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6

第二章 行星地球 7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7

一、从地球看宇宙 7

(一)恒星 7

(二)银河系 11

(三)总星系 12

(四)无限的宇宙 13

(五)宇宙的起源——大爆炸宇宙学简介 14

二、地球所属的太阳系 15

(一)太阳 15

(二)行星 20

(三)太阳系的小天体 23

(四)太阳系天体的运动规律——开普勒三定律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25

(五)太阳系的起源——新星云说简介 27

三、地球的天然卫星 28

(一)月球概况 28

(二)月球的运动 31

(三)日食和月食 34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37

一、地球的自转运动 37

(一)地球自转的证明 37

(二)地球自转的规律 39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效应 40

(一)天球坐标 44

二、 地球的公转运动 44

(二)地球公转的证明 47

(三)地球公转的规律 47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效应 49

三、时间与历法 53

(一)时间 53

(二)历法 56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58

第三节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58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 61

三、地球的表面结构 63

第三章 地壳及其运动 67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 67

一、地壳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67

(一)地壳的化学组成 67

(二)地壳结构与类型 68

二、矿物 68

(一)矿物的形态及物理性质 69

(二)矿物的化学性质 75

(三) 矿物分类和常见矿物 77

三、岩石 81

(一)岩浆岩 82

(二)沉积岩 87

(三)变质岩 91

四、矿床 95

(一)矿床的一些基本概念 95

(二)成矿作用和矿石的成因分类 96

五、 矿产资源 100

第二节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101

一、地壳运动概述 101

(一)地壳运动基本形式 101

(二) 确定地壳运动的方法 102

(三)火山和地震 104

(四)地壳运动的构造阶段划分 107

二、岩层的成层构造 107

(二)不同产状的岩层 108

(一)岩层的产状要素 108

三、褶皱构造 109

(一)褶皱的几何要素 109

(二)常见褶曲类型 110

四、断裂构造 112

(一)断层 112

(二)节理 114

(一)地槽 115

一、地槽-地台学说 115

第三节 地壳运动学说 115

(二)地台 116

二、地质力学学说 118

(一)概述 118

(二)构造体系 118

(三)地壳运动的起因和动力来源 121

三、板块构造学说 123

(一)大陆漂移说的由来和发展 123

(二)海底扩张说的提出 125

(三)板块构造学说 126

第四节 地壳的演化与发展简史 131

一、地质年代 131

(一)古生物和化石 131

(二)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 132

(三)地质年代表 132

二、地球上生物的演化与发展 134

(一)生命起源与过程 134

(二)生物的演化与发展历史 135

三、地壳构造轮廓与古地理面貌的演变历史 140

第四章 气候 146

第一节 大气的一般特性 146

一、概述 146

二、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146

(一)大气的组成 146

(二)大气的结构 148

三、大气水分及其相变 150

(一)空气湿度 151

(二)水相变化 152

第二节 气候形成的辐射和热力因素 159

一、气候形成的辐射因素 159

(一)太阳辐射 159

(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165

(三)地面有效辐射和辐射平衡 166

(四)地面热量平衡 167

(一)气候系统的能量种类 168

二、气候形成的热力因素 168

(二)海陆表面的增热和冷却 169

(三)空气的增热和冷却 170

(四)大气温度的时空变化 172

三、全球气温带 176

第三节 气候形成的环流因素 176

一、气压和大气流动 176

(一)气压和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 176

(二)气流的形成和性质 180

(一)全球气压分布和风带 182

二、大气环流和风系 182

(二)季风环流 186

(三)局地环流 187

三、气团与锋 189

(一)气团 189

(二)锋 190

四、大型空气涡旋 191

(一)温带气旋和反气旋 191

(二)热带气旋 194

(三)副热带高压 196

第四节 气候形成的下垫面因素 198

一、海陆分布与气候 198

(一)海洋的气候学特征 198

(二)海陆分布与气候 200

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 203

(一)概述 203

(二)海气相互作用的现象 204

(二)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207

三、地形与气候 207

(一)地形对辐射状况的影响 207

(三)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208

(四)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209

四、冰雪覆盖与气候 210

(一)冰盖类型和分布 210

(二)冰雪覆盖对气候的影响 210

五、局地地面特性与气候 211

第五节 气候类型 212

一、气候分类方法 212

(一)柯本气候分类法 212

(二)斯查勒气候分类法 214

二、世界气候类型 215

(一)低纬度气候 216

(二)中纬度气候 217

(三)高纬度气候 218

(四)高地气候 219

三、局地气候 220

(一)森林气候 220

(二)农田气候 221

(三)城市气候 221

第六节 气候变化 224

一、气候变化的史实 224

(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225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226

(三)近代气候变化 227

二、气候变化的原因 227

(一)太阳辐射的变化 228

(二)大气环流的变化 229

(三)下垫面性质的变化 229

(四)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30

(一)日照时数及日照百分率 231

(二)太阳辐射资源 231

第七节 气候资源 231

一、光能资源 231

二、热量资源 233

(一)农业界限温度 233

(二)积温 233

三、水分资源 234

(一)降水量、降水变率及保证率 234

(四)极端温度条件分析 234

(三)无霜期 234

(二) 蒸发力和干燥度 235

四、气候生产潜力 236

第五章 水文 237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 237

一、水分循环 237

(一)水分循环及其成因 237

(二)水分循环类型 237

(三)水分循环的地理意义 238

(二)流域水量平衡方程 239

二、水量平衡 239

(一)通用水量平衡方程 239

(三)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240

(四)研究水量平衡的重要性 240

第二节 河流 241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 241

(一)河流 241

(二)水系 242

(三)流域 243

(一)水位 244

二、河流的水情要素 244

(二)流速 245

(三)流量 246

(四)河流泥沙 247

(五)河水化学 247

(六)河水温度与冰情 248

三、 河流的补给 248

(一)雨水补给 248

(三)湖泊、沼泽水补给 249

(二)融水补给 249

(四)地下水补给 250

四、河川径流 250

(一)径流特征值 251

(二)河川径流的形成与变化 252

(三)洪水和枯水 257

五、河流的分类 258

七、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59

六、河流的利用和改造 259

第三节 湖泊和沼泽 260

一、湖泊 260

(一)湖泊概述 260

(二)湖泊的分类 261

(三)湖水温度和化学成分 262

(四)湖水运动与水量平衡 263

二、沼泽 265

(一)沼泽概述 265

(二)沼泽的形成与类型 266

(三)沼泽的水文特征 267

(四)沼泽的利用改造 267

第四节 地下水 268

一、地下水概述 268

(一)地下水的蓄水构造与岩石的水理性质 268

(二)地下水的来源 269

(三)地下水流系统 269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271

二、地下水的理化性质 271

(二)地下水的化学性质 272

三、地下水的运动 274

(一)饱水带重力水运动的形式 274

(二)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274

四、地下水的类型 275

(一)上层滞水 275

(二)潜水 275

(三)承压水 277

(一)几种特殊地下水 278

五、几种特殊地下水和泉 278

(二)泉和井 279

第五节 冰川 280

一、终年积雪和雪线 281

二、冰川的形成 281

三、冰川的运动 282

四、冰川的类型 282

(一)山岳冰川 282

(二)大陆冰川 283

五、冰川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83

第六节 海洋 284

一、海水的理化性质 284

(一)海水的化学性质 284

(二)海水的物理性质 286

二、海水的运动 288

(一)波浪 288

(二)潮汐和潮流 292

(三)洋流 296

(一)海洋资源 298

三、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298

(二)海洋环境保护 299

第七节 水资源 300

一、水资源的特性 300

二、水资源的评价、利用和管理 301

第一节 地貌的形成因素 302

一、营力因素 302

第六章 地貌 302

二、岩石因素 303

三、构造因素 303

四、时间因素 303

第二节 构造地貌 303

一、全球构造地貌 303

(一)大陆的特征 304

(二)大洋的特征 304

(三)大陆与大洋的成因 305

(一)大陆区 306

二、大地构造地貌 306

(二)大洋区 310

三、地质构造地貌 313

(一)水平构造地貌 313

(二)褶曲构造地貌 314

(三)单斜构造地貌 314

(四)穹窿构造地貌 315

(五)断层构造地貌 315

(六)火山与熔岩构造地貌 316

第三节 流水地貌 317

一、流水作用 317

(一)侵蚀作用 317

(二)搬运作用 318

(三)堆积作用 318

二、片流地貌 319

(一)片流(面流、散流、坡面流水)作用 319

(一)沟谷流水特点及其生成 320

(二)片流地貌 320

三、沟谷流水地貌 320

(二)沟谷流水地貌 321

四、河流地貌 322

(一)河谷地貌 322

(二)河床地貌 323

(三)河漫滩地貌 326

(四)河流阶地地貌 327

(五)三角洲与河口湾地貌 328

(六)河流袭夺及其地貌 331

五、流水地貌的发育 332

第四节 喀斯特地貌 333

一、喀斯特作用 334

二、地下水的分带与喀斯特作用 335

三、喀斯特地貌 336

(一)地表地貌 336

(二)地下地貌 339

四、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 341

第五节 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 342

一、风成地貌 342

(一)风力作用 342

(二)风成地貌 344

(三)荒漠及其地貌 347

二、黄土地貌 349

第六节 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 351

一、冰川地貌 351

(一)冰川作用 352

(二)冰川地貌 353

(三)冰川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55

二、冻土地貌 356

(一)冻土及其分布与成因 356

(二)融冻作用 357

(三)冻土地貌 358

一、海岸地貌发育的因素 360

第七节 海岸地貌 360

二、海岸侵蚀及其地貌 362

三、海岸泥沙运动及堆积地貌 363

四、海岸类型 366

(一)山地海岸 367

(二)平原海岸 368

(三)生物海岸 369

(一)山地 372

一、陆地地貌 372

第八节 地貌类型 372

(二)丘陵 373

(三)平原 373

(四)台地 375

(五)高原 375

二、 海底地貌 375

第九节 地貌灾害与防治 375

一、崩塌与塌陷 375

(二)崩塌的防治 376

二、滑坡 376

(一)崩塌形成的条件和地貌 376

(一)滑坡形成的主要条件 377

(二)滑坡地貌 377

(三)滑坡的防治 377

三、泥石流 378

(一)泥石流类型 378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378

四、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379

(四)泥石流的防治 379

(三)泥石流地貌 379

(一)水土流失的危害 380

(二)水土流失原因 380

(三)水土保持 382

五、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 382

(一)沙漠化的分级 382

(二)沙漠化的原因 383

(三)防治沙漠化的措施 384

一、概述 386

第七章 植物 386

第一节 植物与环境 386

二、气候对植物的影响 387

(一)光对植物的影响 387

(二)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389

(三)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390

(四)大气对植物的影响 392

三、土壤对植物的影响 393

(一)土壤的机械组成与植物 393

(二)土壤的物理性质与植物 394

(三)土壤酸碱度与植物 395

(四)喜钙植物、嫌钙植物和盐碱土植物 395

四、地形对植物的影响 396

五、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96

(一)动物对植物的影响 397

(二)植物相互间的影响 397

六、人类对植物的影响 398

一、概述 399

七、植物的指示现象 399

第二节 植物群落 399

二、植物群落的组成 400

(一)种类的组成 400

(二)群落数量特征 401

(三)物种的多样性 402

三、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403

(一)植物群落的外貌 403

(二)植物群落的结构 404

四、植物群落的动态 406

(一)植物群落的波动 406

(二)植物群落的演替 406

(三)植物群落的演化 408

五、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408

第三节 植被类型 409

一、热带植被 409

(一)热带雨林 409

(二)季雨林 410

(四)红树林 411

(三)热带稀树草原 411

二、亚热带植被 412

(一)常绿阔叶林 412

(二)常绿硬叶林 412

(三)荒漠 412

三、温带植被 413

(一)夏绿阔叶林 413

(三)泰加林 414

(二)针阔叶混交林 414

(四)草原 415

四、寒带植被 416

五、隐域植被 416

(一)草甸 416

(二)沼泽植被 417

(三)水生植被 417

(二)植物分布区的形状 418

(一)植物分布区的概念 418

第四节 植物的分布与区系 418

一、植物分布区 418

(三)植物分布区的形成 419

(四)植物分布区的类型 420

(五)特有种、孑遗种和替代种 422

二、植物区系 423

(一)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 423

(二)世界植物区系分区 424

一、植被资源的特性 425

第五节 植被资源 425

二、森林植被资源 426

(一)概述 426

(二)利用和保护 427

三、草原植被资源 428

(一)概述 428

(二)合理利用 428

一、概述 429

第八章 动物 429

第一节 动物与环境 429

二、自然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430

(一)温度 430

(二)湿度 431

(三)光照 432

(四)气流和水流 432

(五)其他因素 433

三、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434

(一)食物 434

(二)竞争 435

(三)栖所 437

四、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437

第二节 动物的生态类群 438

一、动物的生活类型 438

(一)水生动物的生活类型 439

(二)陆生动物的生活类型 439

(一)动物群落原理 440

二、动物群落 440

(二)多样性梯度 441

三、陆地动物群落 442

(一)热带森林动物群落 442

(二)热带草原动物群落 443

(三)荒漠动物群落 444

(四)温带森林动物群落 444

(六)苔原动物群落 445

(五)温带草原动物群落 445

四、水域动物群落 446

(一)淡水动物群落 446

(二)海洋动物群落 446

第三节 动物的分布与区系 447

一、动物的分布 447

(一)分布区与栖息地 447

(二)动物的起源和扩散 448

(三)分布的阻限和途径 449

(四)动物分布区的类型 450

二、动物的区系 451

(一)动物区系的演化 451

(二)动物区系的划分 452

(三)动物分区概述 453

(四)世界动物分布规律 455

第四节 动物资源 456

一、动物资源的价值和特点 456

二、动物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457

三、动物资源的保护措施 458

第九章 土壤 460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460

一、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 460

二、土壤水分与空气 463

三、土壤养分与酸度 465

四、土壤颜色与温度 466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467

一、形成土壤的两个基本作用 467

二、土壤剖面及其变化 468

三、土壤发育的影响因素 471

四、土壤的主要成土过程 474

第三节 土壤的类型与分布 479

一、土壤的分类与分布规律 479

二、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481

(一)地带性土壤 481

(二)隐地带性土壤 482

(三)非地带性土壤 483

三、土壤系统分类及其土纲和分布 484

第四节 土壤资源 486

一、土壤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486

二、土壤资源的丧失与退化 488

三、土壤的改良与资源保护 490

第十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 492

第一节 整体性规律 492

一、概述 492

(一)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493

(二)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493

二、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493

(三)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 495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进化发展 498

第二节 时间演化规律 501

一、周期性节律 501

(一)昼夜节律 501

(二)季节节律 501

二、旋回性节律 502

(一)地质旋回 502

(二)气候旋回 503

三、阶段性节律 504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506

第三节 空间分异规律 508

一、基本规律 508

(一)地带性 508

(二)非地带性 508

二、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 509

(一)纬向地带性 509

(三)水平地带分布图式 510

(二)经向地带性 510

(四)陆地自然地带 512

(五)海洋自然带 514

三、垂直地带性 516

(一)垂直带性的概念 516

(二)垂直地带谱 516

(三)垂直地带的特征 518

四、地方性 519

五、空间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521

第四节 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规律的应用 522

一、土地类型 522

(一)土地的概念 522

(二)土地分级 523

(三)土地分类 526

(四)土地资源及其评价 527

(五)土地结构 530

(一)概述 532

(二)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 532

二、综合自然区划 532

(三)综合自然区划单位 533

(四)综合自然区划方法 535

第十一章 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537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537

一、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 537

二、人种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 538

三、人口分布和人口质量的自然地理因素 540

四、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 542

第二节 人类发展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543

一、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发展 544

二、人类活动的自然地理效应 544

三、人口增长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压力 546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548

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意义 548

二、自然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550

三、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555

主要参考文献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