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运动生理学研究技术概论 1
第二章 能量代谢及其能耗测定 6
一、代谢与能量 6
(一) 生物能力学 6
(二) 细胞能源 9
二、能源物质的分解代谢及其供能能力 11
(一) 无氧代谢 11
(二) 有氧代谢 13
三、人体能量代谢测定 19
(一) 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 19
(二) 安静时的能量代谢 23
(三) 运动时的能量代谢 23
(一) 最大吸氧量 27
第三章 人体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的测量与评价 27
一、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测量与评价 27
(二) 无氧阈 33
(三) 血乳酸与运动 37
二、人体无氧工作能力测量与评价 40
(一) 无氧功率的测量与评价 40
(二) 无氧能力的测量与评价 43
第四章 人体心脏功能测定技术 49
一、心阻抗血流图 49
(一) 原理和方法 49
(二) Kubicek公式 50
(一) 基本原理与方法 51
(二) 超声心动图的应用 51
二、超声心动图与多普勒技术心输出量测定 51
(三) 胸骨上多普勒法 53
(四) 经食管多普勒法 53
(五) 经气管多普勒法 53
三、二氧化碳无创性心输出量测定 54
(一) 平衡法(Collier 法) 54
(二) 指数法(Defars 法) 54
(三) 单次或多次法 54
四、心室收缩时间间期测定 55
(一) 意义 55
(二) 测算方法 55
(三) 应用 55
(一) 列杜诺夫联合功能试验 56
五、心功能运动试验 56
(二) 哈佛台阶试验 57
(三) 极限运动试验和极限下运动试验 58
第五章 呼吸功能检测 61
一、肺容量 61
(一) 肺容量指标 61
(二) 肺活量的测量方法 62
二、肺通气量 62
(一) 肺通气量指标 62
(二) 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因素 63
(三) 最大肺通气量测定在训练中的应用 64
三、气体代谢检测 64
(一) 吸氧量 64
(二) 氧吸收率、通气当量与氧脉搏 64
(四) 呼吸商 65
(三) 弥散功能测定 65
一、常规心电图导联及描记技术 67
(一) 肢体导联 67
第六章 心电图测量与分析技术 67
(二) 胸导联 68
(三) 心电图描记技术 68
二、运动员心电图特点 70
(一) 心脏冲动起源异常 70
(二) 心脏传导异常 72
(三) 心室复极异常 73
(一) 意义 74
(二) 生理基础 74
三、心率变异性 74
(四) QRS高电压 74
(三) 检测分析方法 76
(四) 应用与展望 77
第七章 肌电图测量与分析技术 79
一、EMG的测量 79
(一) 电极 79
(二) 肌电图的图形 79
二、sEMG信号分析方法 80
(一) 时域和频域分析 81
(二)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81
(三) 小波分析 84
三、肌电信号分析的应用研究 85
(一) 不同活动水平下肌肉力--电关系研究 85
(二) 疲劳发生、发展过程中的sEMG信号变化 86
(三) 肌电图疲劳阈 87
(四) 应用sEMG信号特征预测骨骼肌纤维类型 88
第八章 脑电图测量与分析技术 91
一、脑电的生理基础 92
(一) 神经元的形态及功能 92
(二) 兴奋的发生和传导 92
二、脑电信号的检测 93
(一) 脑电图 93
(二) 脑电地形图 96
(三) 脑诱发电位 97
(四) 事件相关电位 98
三、脑电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98
(一) 脑电图检查 99
(二) 脑诱发电位 100
第九章 脑成像技术 101
一、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 101
(一) CT工作原理 101
(二) CT检查的特点 102
(三) CT仪 102
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103
(一) PET工作原理 103
(二) PET的优势 103
(三) PET的应用 104
三、磁共振成像技术 105
(一) MRI工作原理 106
(二) MRI的特点 106
四、脑磁图 107
(三) 功能性MRI 107
第十章 肌肉力量测量与评价 109
一、决定和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因素 109
(一) 肌肉力量的年龄发育规律 109
(二) 性别 109
(三) 神经支配 110
(四) 肌纤维类型的作用 110
(五) 激素的作用 110
二、等长肌力 110
三、等张肌力 111
四、等速肌力 112
(一) 等速肌力测量的特点 113
(二) 慢速测试 113
(四) 其他等速向心肌力测试 114
(三) 快速测试 114
(五) 等速离心肌力测试 115
(六) 多角度等长测试 115
五、等速肌力测定的应用 115
第十一章 运动性疲劳及其测量 117
一、运动性疲劳的定义和分类 117
二、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 117
(一) 能量耗竭学说 117
(二) 代谢产物堆积学说 118
(三) 离子代谢紊乱 118
(四) 内环境稳态失调学说 119
(五) 结构损伤 120
(六) 氧自由基一脂质过氧化 120
(八) 中枢机制 121
(七) 内分泌调节机能下降 121
(十) 中医疲劳理论 123
(九) 突变理论 123
三、运动性疲劳的测量和评价方法 124
(一) 生化测量 124
(二) 生理测量 127
(三) 心理学测量 131
第十二章 体能及其测量与评价 134
一、美国人的体能测评 134
二、加拿大国民的体能测评 137
三、欧洲各国的体能测评 139
(一) 日本的体能测评 140
(二) 韩国的体能测评 140
四、亚洲各国的体能测评 140
(三) 泰国和老挝的体能测评 141
(四)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体能测评 141
(五) 中国的体质测试 142
第十三章 酸碱平衡检测与运动 144
一、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144
(一) 酸、碱与pH值 144
(二) 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 144
(三) 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 145
二、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145
(一) 缓冲体系与缓冲作用 145
(二) 血液缓冲体系及其调节作用 145
(三) 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146
(一) pH值 147
三、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 147
(四) 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147
(五) 酸碱平衡紊乱 147
(二) CO2总量和CO2结合力 148
(三) CO2分压 148
(四) 真实碳酸氢盐和标准碳酸氢盐 148
(五) 缓冲碱 148
(六) 碱过剩 149
四、运动时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149
(一) 运动时骨骼肌和血液pH值的变化规律 149
(二) 运动时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 149
(三) 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的缓冲作用 151
(四) 口服NaHCO3对体内酸碱平衡和运动成绩的作用 152
(一) 身体组成的模型 154
第十四章 身体组成与运动 154
一、身体组成及体型 154
(二) 身体组成的检测 155
(三) 影响身体组成的体内外因素 160
(四) 体型 160
二、身体组成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163
(一) 优秀运动员的身体组成 163
(二) 身体组成与运动的关系 163
第十五章 尿液的检测与应用 166
一、尿液检测的发展历史回顾 166
二、尿液检测的指标及应用 167
(二) 电泳的基本原理 171
(一) 电泳技术及其发展史 171
一、电泳概论 171
第十六章 蛋白质电泳技术 171
(三) 电泳的分类 173
二、蛋白质电泳 173
(一) 蛋白质的电泳行为 173
(二) 蛋白质电泳的支持介质 174
(三) 蛋白质电泳的仪器 176
(四) 蛋白质电泳的一般步骤 178
(五) 蛋白质电泳的常用方法 178
第十七章 骨骼肌纤维类型 186
一、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划分与分布规律 186
(一) 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划分方法 186
(二) 人类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分布 187
二、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 189
(一) 形态特征 189
(二) 代谢特征 190
(三) 生理特征 192
(四) 运动单位募集 193
三、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影响 194
(一) 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 194
(二) 对骨骼肌纤维类型百分构成的影响 194
(三) 对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数量的影响 196
(四) 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 196
四、肌球蛋白分子多型性与肌肉运动效应 197
(一) 肌球蛋白重链异形体的分布特点及其收缩特性 198
(二) 运动对肌球蛋白重链异形体的影响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