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历史 理论 方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亚愚,詹一之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61401426
  • 页数:401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篇 导论 1

第一章 社会学学科 1

第一节社会学的起源和学科性质 1

一、对社会学起源的不同见解 1

二、从社会历史哲学到社会学 3

三、唯物史观与社会学 6

第二节社会学的对象 9

一、关于社会学对象和定义的不同见解 9

二、社会学学科体系及其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13

第三节社会学的社会作用 16

一、对社会学的社会作用的不同见解 16

二、社会学的基本作用 18

三、社会学和我国的四化建设与改革 22

第二章 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25

第一节初创时期的社会学 25

一、孔德 25

二、斯宾塞 28

三、凯特勒 31

四、布思 33

第二节形成时期的社会学 35

一、滕尼斯 36

二、齐美尔 37

三、维贝尔 40

四、迪尔凯姆 44

五、帕累托 48

第三节 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西方社会学 50

一、美国早期社会学和芝加哥学派 50

二、结构功能主义 52

三、冲突和变迁理论 54

四、符号交往论 55

五、交换理论 57

六、现象社会学与本土方法论 57

七、技术决定论 58

第四节在曲折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59

一、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毛泽东等的重要贡献 59

二、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学 61

三、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学的重大影响 63

第五节社会学在中国 65

第二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73

第三章 社会的本质和结构 73

第一节社会及其本质 73

一、资产阶级学者对社会概念的见解 73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科学概念 77

第二节社会形态的结构 80

一、社会结构概念 80

二、社会形态的构成 82

三、社会形态结构的一致性与多样性 88

第三节社会分层 93

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 93

二、社会分层与社会的阶级结构 96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层 103

第四节社会制度 108

一、社会制度的实质、特点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108

二、社会制度的种类及其同社会结构的关系 113

第五节社会结构与社会的理论模型 119

一、社会学分析中的社会理论模型 119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 121

第四章 个人和社会 125

第一节个人及其社会存在形式 125

一、社会学中的个人概念 125

二、个人与个性 128

三、个人的社会存在形式与角色概念 132

第二节个人与群体 136

一、群体及其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136

二、群体的类型 139

三、个人对群体的依赖及相互作用 144

第三节社会组织与社区 146

一、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146

二、社会组织的类别与组织体系 152

三、社区 155

第四节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社会化 158

一、社会化的含义 158

二、社会化的方向和阶段 160

三、社会化的机构与环境 163

第五章 社会运转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165

第一节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165

一、物质生产——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65

二、人类自身生产 169

三、文化的积累与传递 173

第二节社会功能和社会运转 175

一、社会功能 175

二、几种重要的社会因素的社会功能 180

三、社会运转 182

第三节社会关系再生产 184

一、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含义 184

二、社会关系再生产与社会运转的一致性 189

第四节社会运转的类型与模式 191

一、社会运转的态势及类型 191

二、社会运转模式 198

第五节社会效果和社会效应 202

一、社会效果 202

二、社会效应 206

第六章 社会生活及其方式 211

第一节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方式 211

一、社会生活概念的含义 211

二、生活方式 213

三、制约生活方式的诸社会因素 216

四、对社会生活及生活方式的度量 218

第二节生活方式的几种类型 221

一、生活方式分类 221

二、个人生活方式 223

三、城、乡生活方式及其差别 225

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229

第三节家庭和婚姻生活 230

一、家庭和婚姻的起源及历史演变 230

二、家庭结构 233

三、家庭和婚姻的社会功能 235

四、家庭生活方式与生活状况 238

第四节社会生活的时间结构 243

一、社会生活时间的一般结构 243

二、不同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的时间结构 245

三、建立合理的时间结构 247

第七章 社会秩序与社会管理 250

第一节管理与秩序 250

一、社会秩序概念 250

二、社会管理与社会秩序 252

三、社会秩序与社会管理的历史特性与阶级特性 257

第二节社会管理机构与管理手段 259

一、社会管理机构及其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59

二、社会管理常用的各种手段 264

三、社会管理机构的社会权威 267

第三节越轨与社会控制 268

一、越轨的社会学含义 268

二、越轨的社会作用及产生的原因 272

三、社会控制 275

第四节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 278

一、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定义 278

二、社会问题的成因、特点和处置 281

三、我国当前几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284

四、社会工作 286

第八章 社会变迁 289

第一节社会变迁的含义和内容 289

一、社会变迁的含义 289

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变迁 294

第二节社会变迁的根源和基本形式 296

一、社会变迁的根源 296

二、社会变迁的规律和基本形式 301

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社会变迁过程 304

一、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总过程 304

二、社会流动 308

三、城市化及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问题 313

第四节 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两大世界性潮流 318

一、现代化潮流 318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323

第三篇 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原则、方法与技术 329

第九章 经验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和基本任务 329

第一节经验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329

一、社会学经验研究方法的层次与方法论原则 329

二、经验研究方法论中几个理论与实际问题 332

第二节经验研究的基本任务和研究类型 336

第十章 经验研究的程序、方法和技术 340

第一节经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340

一、经验研究程序分段 340

二、研究流程图 342

第二节确定课题与设置假设的规则 344

一、课题的选择与确定 344

二、建立理论假设 345

三、研究概念的定义及操作化 347

第三节 抽样与问卷设计 349

一、抽样的种类及具体方法 349

二、样本数的确定 353

三、问卷的设计 355

第四节实地调查与文献的收集 357

一、实地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357

二、文献的收集 359

第五节实验设计与操作 361

第十一章 经验研究资料的统计整理 364

第一节测量尺度 364

一、尺度的意义及种类 364

二、定类尺度 365

三、定序尺度 365

四、定距和定比尺度 367

第二节 描述性单变量统计 368

一、集中趋势 368

二、离散趋势 369

三、频数分布 370

第三节双变量统计 372

一、双变量统计与变量的相关关系 372

二、交互分类表 373

三、相关系数的计算 374

四、线性回归方程 377

第四节统计分析与结论 379

一、统计分析手段 379

二、统计推论 381

三、资料的进一步分析 382

四、研究报告的撰写 384

第十二章 社会预测 387

第一节预测的根据和类型 387

一、预测的意义和根据 387

二、社会预测的类型 388

第二节社会预测的方法 389

一、预测的方法 389

二、预测误差及其缩减方法 396

附录:参考书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