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农村规划方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牛凤瑞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504801062
  • 页数:425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为什么要编制县级农村规划 1

什么是县级农村规划 1

编制县级农村规划的必要性 2

县级农村规划在国民经济计划体系中的地位 4

县级农村规划的作用 5

管理和规划 6

第二节 县级农村规划的基本特点 7

农村经济的一般特征 7

县级农村经济的特点 8

县级农村规划的特点 9

第三节 编制县级农村规划的指导思想 11

科学性——规划的灵魂 11

系统论——编制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 12

经济、社会、科技三位一体一编制县级农村规划的重要原则 13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13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坚持全方位开放 14

以上级规划为指导 15

从自然资源约束条件出发 15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16

让农民得到较多的实惠 17

第四节 县级农村规划的编制方法 17

综合平衡法是县级农村规划的基本方法 17

县级农村规划中的物力平衡 19

县级农村规划中的财力平衡 20

定额法 20

固定比例法 21

动态趋势法 21

部门法 22

比较法 22

典型推算法 22

系统工程在农村规划中的应用 23

预测在县农村规划中的应用 24

数学模型方法在县级农村规划中的应用 26

第五节 县级农村规划的编制程序和规划的实施、检查与修订 29

县级农村规划的编制程序 29

编制县级农村规划的工作步骤 30

县级农村规划的执行 32

县级农村规划执行情况的检查 33

县级农村规划的修订 34

县级农村规划的续订 35

综合规划的任务 36

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的关系 36

第一节 县级农村综合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36

第二章 县级农村综合规划 36

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 37

第二节 县级农村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 38

确定县级农村发展目标的基本依据和原则 38

县级农村发展目标的内容 39

县级农村综合规划的指标体系 39

第三节 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 43

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 43

农村合作经济 44

农村个体经济 45

家庭经营、家庭经济和专业户 46

第四节 确定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48

确定县城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原则 48

县际之间的比较研究 49

经济条件的分析和评价 49

认清优势和发挥优势 50

比较成本原理的运用 51

县域经济与邻近中心城市关系的研究 52

建立和发展合理的县域分工 53

第五节 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设计 53

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 53

农村产业结构的几个层次 54

农村产业结构分析方法 55

影响县级农村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58

怎样确定县级农村产业结构规划目标 59

第六节 不同类型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60

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60

县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步骤 61

不同类型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62

沿海开放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63

城市邻近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63

平原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64

山地丘陵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65

草原牧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65

注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66

第七节 综合经济指标的确定 68

确定经济指标的基本原则 68

从确定产业部门合理规模入手确定综合经济指标 69

根据资源条件确定产业部门合理规模 69

根据产品需要量确定产业规模 70

运用相关因素法确定产业合理规模 70

农村社会产值总 71

农村社会净产值 74

农村经济总收入 75

农村经济纯收入 76

速度和比例 77

农村经济商品率 79

农村人均收入和劳动生产率 80

第三章 种植业规划 81

第一节 县级种植业规划的作用、原则和基本任务 81

种植业规划的作用 81

县级种植业规划的编制原则 82

影响种植业发展的因素 84

种植业规划的基本任务 85

第二节 主要规划指标的确定 86

县级种植业规划主要指标 86

规划期内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例关系 86

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复种指数 89

单产指标 90

农作物总产指标 96

种植业产植和净产值 98

第三节 种植业规划表和两种平衡表 100

种植业规划表 100

耕地利用平衡表 100

主要农产品产需平衡表 101

第四节 实现种植业规划的主要措施 103

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 104

正确处理种植业和其他农村产业之间的关系保护土地经营的积极性 105

不断加强和完善种植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06

发展种植业专业户 106

搞好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07

发展林业是整治国土、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大计 109

第四章 林业规划 109

第一节 林业的地位和影响林业发展的因素 109

发展林业是满足国民经济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110

发展林业有利于改善人民食物构成,增加农民收入 110

县级林业规划的任务 111

影响林业发展的因素 111

第二节 林种结构和布局 113

林种比例 113

林业生产布局 115

合理安排树种比例 116

第三节 林业规划指标的确定 116

规划期未有林地面积 116

林木复盖率 117

林产品产量 118

林业产值 119

木材产量 119

林业规划表 120

第四节 当前林业生产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122

认真执行党的林业政策,坚持以法治林 122

正确处理林业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123

大力推广林业常规技术 123

开展综合利用,提高术材利用率 123

协调各业关系,实现林业较快发展 124

第五章 畜牧业规划 125

第一节 县级畜牧业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125

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125

县级畜牧业规划的任务 126

县级畜牧业规划的内容 126

农区畜牧业和草原畜牧业 127

草食畜禽和料食畜禽的关系 128

畜群结构畜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129

第三节 畜产品需要量和饲料(草)可供量的预测 131

畜产品需要量的预测 131

饲草饲料可供量的预测 132

第四节 主要规划指标的确定 136

畜禽饲养量的存栏量、出栏率 136

第二节 畜牧业内部比例关系 137

畜产品产量 137

畜牧业产值 139

畜牧业规划表 140

饲料平衡表 141

第五节 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措施问题 142

大力发展饲料工业 143

要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逐步发展专业化生产 143

建立畜牧业服务体系 144

加强畜牧科技队伍的建设 145

第六章 渔业规划 146

第一节 渔业生产的地位和特点 146

渔业生产的地位 146

渔业生产的特点 147

第二节 县级渔业规划的编制 148

县级渔业规划的任务 148

渔业发展方向的确定 148

水产品的需要量 149

水产品产量指标 150

养殖面积 151

单位养殖面积产量 151

第三节 实现渔业规划的措施 152

渔业规划表 152

渔业产值 152

明确指导方针,落实党的渔业政策 153

保护水产资源,正确布署捕捞 154

充分利用水面,大力发展海淡水养殖 154

搞好加工保鲜,作好服务 155

广辟资金来源,加强对水产工作的支援 156

第七章 农村工业规划 157

第一节 农村工业的类型和特点 157

农村工业的概念 157

农村工业的类型 158

农村工业的特点 159

第二节 发展农村工业的战略意义 160

发展农村工业是我国农民勤劳致富的重要途径 160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有利于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160

农村工业是科学试验和推广应用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 161

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相互促进,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和工业合理布局 161

第三节 编制县级农村工业规划的原则 162

面向市场 162

发挥优势 162

加强横向联合 163

重在提高经济效益 163

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 164

正确处理农村工业和其他农村产业之间的关系 164

第四节 农村工业规划的编制 164

县级农村工业规划的任务 164

农村工业主要行业和项目规划 165

农村工业产品产量指标 166

工业总产值和净产值指标 168

加强指导,克服盲目性 171

农村工业规划表 171

第五节 发展农村工业当前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171

搞好农村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172

提高竞争力,迎接新挑战 173

加强支援,作好服务 173

解决污染,保护环境 175

第八章 流通规划 176

第一节 县级流通规划的任务 176

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176

县级流通规划的任务 177

第二节 农村购买力的测算 178

农村商品购买力的测算 178

农村商品购买力的构成 181

确定农村商品购买力构成的方法 181

生产资料需要量 182

第三节 主要商品需要量的测算 182

商品性生活资料需要量 184

主要商品县际调出(入)量 186

第四节 流通服务设施规模 186

仓储设施规模 187

购销网点设置 188

流通服务从业人数 188

第五节 搞好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 189

改革供销社体制 189

改革粮食经营体制 190

改革国营商业零售企业体制 190

改革物资管理体制 190

建立合理的农村商品流通结构 191

第一节 县级农村运输业规划的特点和任务 192

第九章 运输业规划 192

运输业的地位 193

县级农村运输业规划的特点 193

县级农村运输业规划的任务 194

县级农村运输业规划主要指标 195

第二节 生产指标的确定 195

货运量指标的确定 195

货物周转量指标的确定 197

客运量指标的确定 199

第三节 运输能力指标的确定 201

运输任务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分配 201

运输工具需要量的测算 203

农村交通运输业总产值 204

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 205

第一节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205

第十章 土地利用规划 205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206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207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207

土地的特点 207

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208

第三节 土地资源评价 209

土地资源的统计 209

土地资源分类 210

土地质量评价 210

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 214

影响土地利用方向的因素 214

规划期各业用地面积的测算 216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 219

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基本建设 222

第一节 县级农村基本建设的意义和原则 222

第十一章 基本建设规划 222

县级农村基本建设的内容农村 223

基本建设的意义 225

县级农村基本建设规划的原则 225

县级农村基本建设规划的任务 226

第二节 基本建设投资额确定 227

影响基本建设投资需要量的因素 227

基本建设投资需要量的计算 228

基本建设规模的可能性分析 230

第三节 基本建设投资比例和项目规划 232

部门基本建设投资比例 232

建设项目规划 233

项目投资效果评价 235

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基本建设 237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规划的编制 237

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现代化 238

编制农业机械化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39

农业机械化规划指标 240

农业机械化规划表 242

第十二章 水利规划 243

第一节 县级水利规划的任务和工作步骤 243

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243

县级水利规划的任务 245

县级水利规划的内容 245

水利规划工作步骤 246

规划资料的收集 246

第二节 县级水利规划的原则 248

树立全局观念,综合开发永资源 248

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249

节约用水,防止污染 250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50

第三节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51

水资源总量 251

水资源可供量 252

需水量计算 252

城镇生活和农村人畜饮水用水量 253

工业用水预测 254

农业用水量的测算 256

水资源平衡表 258

水利工程类别 259

灌溉工程规划 259

第四节 水利工程规划 259

供水工程规划 260

排水工程规划 260

防洪工程规划 261

水土保持规划 262

水力发电规划 263

水利工程项目规划表 263

第一节 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迫切性和基本出发点 265

能源分类 265

第十三章 能源规划 265

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迫切性 266

编制县级农村能源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267

第二节 县级农村能源需要量和生产量的测算 268

影响农村能源需要量的主要因素 268

县级农村能源规划的任务 268

农村能源需要量的测算 270

当地能源生产量的测算 271

第三节 农村能源需要和供给的平衡 273

县级农村能源需要和供给的平衡 273

县级农村能源的开发 274

农村能源的节约 276

第一节 基础资料的调查 279

社会经济和公路运输发展状况的调查 279

第十四章 县级公路网规划 279

公路网现状调查 280

公路运输量的调查 280

公路网交通量的调查 286

公路网车流速度的调查 286

第二节 资料的分析 288

公路运量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288

公路运输量的分析 289

公路交通量的分析 292

公路网现状分析 293

统计递增率法 294

经济增长系数法 294

第三节 运输量的预测和公路网规划的编制 294

趋势外推法 295

公路网建设规划 296

公路网规划实施方案 296

第四节 公路网建设经济效果评价 297

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 297

县级公路网建设规划表 297

经济评价 299

静态法 300

动态法 301

公路网规划的评价 304

第十五章 县域村镇建设规划 306

第一节 村镇建设规划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306

编制村镇建设规划的意义 306

要特别重视小城镇建设 307

县域村镇建设规划的任务 309

县域村镇建设规划的内容 309

第二节 县域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 310

县域村镇体系总体布局 310

县域城镇化发展速度预测 313

县域村镇建设用地规模 313

第三节 小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 315

确定小城镇的性质 316

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 316

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317

小城镇建设规划用地 320

小城镇建设总体布局 321

专项工程规划 323

小城镇近期建设规划 324

村庄建设规划 324

第一节 人口规划的意义和任务 326

人口规划的意义 326

第十六章 人口和劳动力规划 326

人口规划的基本任务 327

第二节 人口资料的分析 328

人口资料分析 328

人口的年龄构成 329

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比例 329

影响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的因素 330

第三节 人口规划的编制 331

人口规划指标 331

人口预测 332

人口规划的编制 334

劳动力和劳动力规划 335

社会劳动力资源 335

第四节 劳动力规划 335

劳动生产率 337

科技项目规划 337

种植业劳动生产率 339

劳动力从业结构 340

劳动力资源平衡表 340

第十七章 消费规划 342

第一节 要重视人民生活消费问题 342

消费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342

县级农村消费规划的任务 343

消费水平指标 343

衡量消费水平合理性的标准 345

影响消费水平变动的因素 346

第二节 消费水平的预测 346

农村消费基金的来源 347

农村国民收入的测算 347

第三产业收入 348

积累和消费比例 348

人均消费水平 349

狠抓现有工程的配套和挖潜 349

第三节 消费结构 350

什么是消费结构 350

实现消费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意义 350

影响消费结构变动的因素 351

恩格尔定律 352

消费结构的预测 353

食物构成和主要农产品调出量的测算 353

第四节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355

什么是第三产业 355

第三产业的范围 356

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紧迫性 357

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重点 359

第三产业规划指标及其计算 360

第十八章 科学技术计划 362

第一节 县级农村科技规划的原则和任务 362

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362

编制县级农村科技规划的原则 363

第三节 发展农村科技事业的几个问题 363

县级农村科技规划的任务 365

县级农村科技组织建设重点 366

县级农村科技事业发展方针 366

第二节 县级农村科技规划的编制 366

搞好科技体制的改革 368

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369

抓好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 370

组织城市科学技术向农村扩散 370

第十九章 农村教育规划 372

第一节 县级农村教育规划的特点和任务 372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 372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意义 373

县级农村教育规划的特点 374

县级农村教育规划的任务 375

第二节 农村教育的影响因素和比例关系 376

影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 376

县级农村教育规划的内容和主要指标 376

县级农村教育内部的比例关系 377

第三节 县级农村教育规划的编制 379

婴幼儿教育规划 379

小学教育规划 379

普通中学教育规划 380

中等专业和职业技术教育规划 381

农村扫盲规划 384

当前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384

第二十章 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387

第一节 必须“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 387

什么是精神文明 387

农村建设精神文明的迫切性 387

正确处理“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 389

第二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390

思想建设 391

文化建设 391

道德风尚建设 393

环境卫生建设 395

公益事业建设 395

民主和法制建设 396

党的建设 397

第三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编制 399

县级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指标 399

文明村的标准 400

精神文明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04

附录: 407

一、1980年农产品不变价格(全国通用) 407

二、几种农产品加工常用定额 421

后记: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