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的跨越 邓小平特区理论与深圳改革开放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余其铨,董本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改革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0728412
  • 页数:24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邓小平特区思想的由来与发展 1

一、邓小平特区思想的时代背景 1

(一)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生存和发展 1

(二)改革开放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

(三)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内在必然性 3

(四)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 4

二、邓小平特区思想的理论渊源 5

(一)邓小平特区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新发展 6

(二)邓小平的开放思想是对我国近现代对外开放思想的科学总结和发展 7

(三)建立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 10

三、邓小平特区思想的内涵 11

(一)特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11

(二)特区建设的功能 15

(三)特区建设的目标 17

(四)特区建设的评价指标 17

四、邓小平特区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9

(一)邓小平特区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 19

(二)邓小平特区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 21

(三)邓小平特区思想的世界意义 22

第二章 深圳经济改革的伟大实践 25

一、深圳经济改革的历史探索 25

(一)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26

(二)加强外资管理,发展外向型经济 26

(三)外汇管理的改革 27

(四)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 29

(五)劳动人事管理的改革 32

(六)价格体制的改革 33

(七)金融体制的改革 34

(八)努力完善市场体系 36

二、深圳现象和经济奇迹 39

(一)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与规模 39

(二)深圳外向型工业格局逐步形成 41

(三)深圳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可喜成就 42

(四)深圳旅游业的发展 43

(五)深圳经济体制形成八大体系 45

三、跨世纪的挑战与机遇 46

(一)深圳面临的新挑战 47

(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50

第三章 深圳产业结构与企业制度改革 55

一、以市场为取向的产业结构调整 55

(一)现代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 56

(二)深圳产业结构调整的三个阶段 56

二、迈向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改革 63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及其问题 63

(二)深化企业改革的探索 65

(三)深圳强化企业改革的几点措施 74

第四章 深圳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展望 76

一、深圳经济发展的两个衔接及其战略地位 76

(一)深圳的两个衔接 76

(二)深圳经济的战略地位 80

二、深圳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 81

(一)优先发展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 81

(二)加快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82

(三)努力开创高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84

(四)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85

三、深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理论反思 87

(一)深圳综合经济实力有待增强 88

(二)深圳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尚待完善 90

(三)政府职能转变与宏观调控能力仍需加强 91

(四)城市快速发展与城市、社会管理滞后的矛盾 92

(五)城市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93

四、深圳经济发展的未来展望 95

(一)深圳未来发展战略目标 95

(二)再造辉煌的战略选择 97

第五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与深圳实践 99

一、邓小平的宏伟蓝图与深圳政治体制改革 99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系统 99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施蓝图 101

(三)深圳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03

二、深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09

(一)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9

(二)发展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11

(三)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14

(四)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廉政建设 116

(五)深圳民主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118

三、深圳行政体制改革 121

(一)深圳行政体制改革的成就 121

(二)深圳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24

(三)深圳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25

(四)深圳行政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 128

一、深圳街道基层政权建设 134

(一)发展街道经济是巩固和完善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 134

第六章 深圳基层政权建设 134

(二)街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136

(三)加强街道基层政权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手段 138

二、深圳乡镇基层政权建设 139

(一)深圳乡镇经济的高速发展 140

(二)乡镇民主政治建设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140

三、经验与启示 141

(一)建章 立制,勤政为民 142

(二)加强引导,重在教育 142

(三)基层政权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143

第七章 邓小平的党建理论和深圳党的建设 145

一、邓小平的党建理论 145

(一)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形成 145

(二)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主要内容 146

(三)邓小平党建理论的特色和意义 150

二、深圳党建的实践 153

(一)深圳环境的特殊性决定党建任务的艰巨性 153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党的思想和政治建设 155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156

(四)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狠抓党风和廉政建设 160

三、深圳党建的特点与面临的任务 161

(一)深圳党建工作的新特点 161

(二)深圳党建的问题和任务 163

第八章 深圳的社会发展 167

一、深圳社会发展及其目标 167

(一)深圳社会发展的性质与特征 167

(二)深圳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 169

(一)深圳人口的现状与特点 170

二、深圳人口发展的目标与对策 170

(二)深圳人口发展的基本目标与对策 172

三、深圳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76

(一)深圳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76

(二)深圳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 179

(三)深圳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对策 182

四、深圳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完善 184

(一)深圳社会治安问题及其表现 184

(二)解决深圳社会治安问题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187

(三)深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对策 188

五、深圳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 191

(一)深圳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191

(二)深圳环境资源保护事业发展目标与对策 194

第九章 深圳的文化教育 198

一、超常规发展的深圳文化事业 198

(一)特区文化事业发展的特征 199

(二)特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203

(三)深圳文化事业发展目标与前景 205

(一)教育是优先发展的基础产业 208

二、深圳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8

(二)适应时代要求,变传统英才教育为大众式素质教育 210

(三)改革教育方式,逐步变他控式教育为自控式教育 212

三、深圳教育面临的挑战 214

(一)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的挑战 214

(二)现代教育的历史责任的挑战 215

(三)现实的挑战 216

第十章 邓小平思想与“九七”深港衔接 218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深港衔接的基本原则 218

(一)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构想 219

(二)“一国两制”与深港衔接的基本原则 222

二、深港衔接中的深圳定位和策略选择 227

(一)深港衔接中的深圳定位 227

(二)深港衔接的策略选择 231

三、深港衔接的条件与对策 235

(一)深港衔接的紧迫性 235

(二)深港衔接的基础与条件 236

(三)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认真做好深港衔接工作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