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篇 1
孙中山:读书探索 寻求真理 1
林肯:按需而读 终奏奇效 3
陶行知:为实践而读 在实践中读 4
赵树理:联系生活读 寻找连接点 6
斯大林:定额阅读 终生不渝 8
顾炎武:行三万里路 读万余卷书 10
夏承焘:广师博学 善取所长 12
吴唅:勤读史书 考据解疑 14
刘海粟:博学强记 融汇贯通 16
达尔文:读通一书 引为指南 18
蔡尚思:坚持二三年 通读数万卷 20
林琴南:专读《汉书》《史记》锤炼语言功力 21
华蘅芳:啃下入门书 系统攻数学 23
戴震:打破砂锅 一问到底 25
居里夫人:潜心研读 全神贯注 27
列宁:利用图书馆 读书破万卷 29
贝多芬:俯读仰思 化为乐章 31
徐特立:十目一行 字字入心 33
张溥:“七录七焚”抄读不休 35
冯其庸:泛读中取精 比较里求真 36
苏步青:兼读百科 钟秀一枝 38
赵普:精读《论语》治理天下 40
邹韬奋:宝塔式选读 广博中求精 42
爱迪生:读后动手“读”“做”结合 43
钱梦龙:着迷唐诗 翻烂《辞源》 45
周恩来:团体共读 相互切磋 47
鲁迅:“随便翻翻”扩大视野 51
宋振庭:博览群书 杂学旁收 51
司马光:搜读众著终集大成 53
吕叔湘:泛读三部曲 55
富兰克林:以写助读 读写结合 56
郭沫若:多种角度 研读《诗经》 58
沈括:上下对照 理解原义 60
毛姆:兴趣阅读 愉快得益 62
邓拓:时时质疑 步步追踪 64
阎若璩:沿着“疑迹”刨根究底 65
毛泽东:看书必动笔摘、画、批、改、记 68
马克思:提要钩玄 取其精华 70
黑格尔:读书摘录 分类整理 72
雅各布 露斯·布迪先:卡片摘录储存资料 74
姚雪垠:阅读卡片 分类存放 75
茅盾:背点经典 加深素养 77
刘绍棠:诵读如痴 犹入其境 79
廖沫沙:耳读视读 以笔助读 81
华罗庚:根据标题 推测阅读 83
贾兰坡:周密计划 定时检查 85
王粲:棋盘练功 强记默识 86
丰子恺:层递式记读 速成学外语 88
苏轼:减字提炼 拟题抄读 90
郑板桥:读半剩半 精选精读 92
写作篇 95
周立波:深入生活 热爱生活 95
端木蕻良:长期酝酿 多年积累 97
曹雪芹:虚构也要有生活基础 99
托尔斯泰:从名著中广泛汲取养料 101
王安石:寻求杜甫成功的秘诀 105
高行健:万里游学 能者为师 106
孟伟哉:储存在日记里的写作素材 109
李存葆:捕捉闪光的生活细节 110
王梓坤:博览、精摘、勤思 113
凡尔纳 梅尧臣 陶宗仪:素材柜、素材袋、素材罐——“写作公司” 114
叶辛:写前读名著以开启思路 116
杰克·伦敦:吸取知识,掌握写作能力 118
廖沫沙:变读啥写啥为写啥读啥 120
宋宜昌:只须百分之一时间写作 121
老舍:笔闲心不空 123
张抗抗:勤于动脑每事问 125
刘富道:需要一双慧眼 127
汤吉夫:珍惜打动过自己的事情 129
柳青:事事留心皆学问 131
任弼时:忧怀天下事,立论自然高 133
梁启超:培养自己的记忆力 134
李贺:呕出心乃已 136
魏巍: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138
福楼拜:艰苦是通向成功的航道 139
绥拉菲摩维支:反映生活的主流 141
布拉果夫:正确标点是文学修养的一个要素 143
苏轼:字欲少而意欲多 144
杜牧:苦心为诗求高绝 145
郭沫若:一字之师 146
欧阳修:锻字炼句出妙笔 148
朱光潜:纲要领先,意到笔随 150
毛泽东:文章不厌百回改 152
梁斌:进入情景,体验角色 153
茅盾:吃透自己的人物 155
惠特曼:历尽磨难终不悔 156
谈迁:百折不挠的追求 158
苏东坡、施耐庵:绝知此事要躬行 160
江淹、高则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61
贾大山:此中甘苦有谁知 163
蒲松龄:“甜”、“酸”、“苦”、“辣”四字诀 165
李季:拾掇散珠成项链 166
辛弃疾:须向源头寻活水 168
方志敏:恨爱交织正气歌 170
契诃夫:妙手能将石化金 172
高尔基:文章最忌随人后 174
李清照:为情造文,真切感人 176
海明威:用一只脚站着写作的人 177
巴尔扎克:写作的沉醉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