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 1
第一章 和合文化的发生背景 5
第一节 南北殊异的地理背景 5
第二节 以农为本的经济背景 9
第三节 “家”、“国”同构的社会背景 14
第二章 和合文化的基本精神 20
第一节 西哲的“二律背反”与中哲的二元和合 20
第二节 《周易》的阴阳与“两仪相逢” 24
第三节 史墨的“物生有两”与名家的“操两可”说 28
第四节 道家的“反者道之动” 30
第五节 儒家的“执两用中” 34
第六节 公孙龙的“二无一”与墨家的“坚白相盈” 38
第七节 董仲舒的“凡物必有合” 40
第八节 和合文化精神的巨大价值 41
第三章 和合文化的中轴结构 45
第二节 宗教与政治的合一 52
第三节 天理与人事的合一 55
第四节 “天爵”与“人爵”的合一 63
第五节 天道与伦理的合一 68
第六节 天性与人性的合一 72
第七节 从“天人合一”到“天人三策” 77
第四章 和合文化的认知方式 80
第一节 格物致知:和合文化的认知方式 80
第二节 观物取象 84
第三节 万物交感 85
第四节 类比推理 87
第五节 静观玄览 95
第一节 二极对应与持守“中道” 102
第五章 和合文化的心理机制 102
第二节 道、儒的折中理论与学派的趋中和合 115
第三节 允执厥中的文化心理 119
第六章 和合文化的学术流派 123
第一节 道、儒学派的诞生 123
1.哲学的第一次“突破”与道儒学派的渊源 123
2.道家学派的特征 129
3.儒家学派的特征 136
4.道、儒学派的影响 139
第二节 道、儒学说的流衍 141
1.出之于儒学的墨家 141
2.深观道之阴阳消息的阴阳家 147
3.出之于道学的法家 151
1.黄老之学 155
第三节 道、儒学说的交融 155
2.《吕氏春秋》与杂家 160
3.《淮南鸿烈》与《春秋繁露》 164
第七章 和合文化的思想学说 168
第一节 神人一统的宗教观 168
第二节 天人相合的宇宙观 185
1.天文学的发生与宇宙观念 185
2.宇宙生成论 188
3.宇宙结构论 196
4.时间意识 198
第三节 道圣合一的价值观 200
第四节 群己一体的伦理观 222
第五节 王霸杂施的政治观 238
第六节 治乱交替的历史观 257
结束语:我们应该继承和合传统 265
后记 267